首页 > 资料 > 从梁启超教育孩子能看出哪些优秀的教育观念?

从梁启超教育孩子能看出哪些优秀的教育观念?

发布于:2020-11-20 22:31:12 作者:

从梁启超教育孩子能看出哪些优秀的教育观念?

  梁思成的九个孩子各个有所成,虽然继承了他学术和政治活动家身份的子女寥寥,但却在个人选择的领域里都有所成,而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一门三院士,在国内家庭也实属罕见。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从梁启超教育孩子能看出哪些优秀的教育观念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从梁启超教育孩子能看出哪些优秀的教育观念?

  子女偶有成才,或许是个人天赋,但满门俊秀,其中一定倾注了父母的心血。

  梁启超教子的一些观念:

  1、和孩子做朋友

  从梁启超写给孩子的家书中,根本看不到一个严肃的文学家和政治活动家的影子,而是一个亲切有趣的大家长。书信中,梁启超称呼女儿思顺为"大宝贝思顺",戏称女儿思懿为"司马懿",最小的儿子思礼称其为"老Baby"(也称老白鼻)。

  书信中都不忘炫耀他老小孩的功绩:"我和思庄说,明年姐姐回来,我带着你们姊妹去逛地方,不带男孩子了。庄、懿都拍掌说,哥哥们太便宜了,让他们关在家里哭一回。思达说他要加入女孩子团体,思庄已经答应他了。"幽默也是在信中随处体现,"老白鼻(小儿子思礼)天天说要到美国去,你们谁领他,我便贴四分邮票寄去"

  询问儿子是否晕船,信中说"没出息的小庄庄。到底还晕船没有?";向孩子们报告自己最近做了诗,说"我忽然高兴做了一首五十五言的长古,极其得意,过两天抄给你们看";跟女儿炫耀自己给她选择了好的丈夫,说"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孩子劝他生病要注意卫生,他回信写"忠忠劝我卫生的那封六张纸的长信,半月前收到了。好啰嗦的孩子,管爷管娘的,比先生管学生还严,讨厌讨厌。"……

  梁启超和孩子们没有距离,既可以对孩子们撒娇也可以偶尔幽默一把,从威严的家长位置上走下来,家庭始终处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会叛逆?怎么会学坏?

  2、尊重孩子兴趣

  女儿思庄在加拿大读大学时,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梁启超去信说家中没有人学习自然科学,而且生物学在国内仍属空白,建议她选择生物学。思庄尊重父亲意愿选择生物学,但发现兴趣不够,学得很痛苦。

  梁启超于是赶紧写信给她"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但是新学期若已经选定生物学,当然也不好再变,只得勉强努力而已,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针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后来,思庄在父亲鼓励下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虽然是学识渊博的大家,但却不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一旦建议错了,就急急阻止,让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和自己是两个个体,想法和兴趣都千差万别,非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才会导致那么多孩子生活在家长的'高压下!

  3、关照人格,道德为先

  梁启超的家信中事无巨细,小到按人数告知寄的压岁钱该如何分配,大到政治局面、国家前途,无论是国内的情况还是国外读书的子女们的情况,都要一并告知,和子女们商量,随时了解。

  而其中,梁启超对孩子们的人格教导和学业敦促的文字,也在信中不时流露。

  他在给女儿思庄的信中说"我说你别要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义,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

  劝勉长子梁思成要在学业上好好用功,又说"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儿子思忠想参加军队,历练自己,梁启超给他的信中写到"你们谅来都知道,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能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你说照这样舒服几年下去,会把人格断送掉。这是没出息的话!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

  梁启超爱孩子,但有原则,他在大事上为孩子提供意见,让他们自己选择。而他最看重的,是性格的养成。优秀的人格可以让你在任何时候都学会做选择。

  梁启超不仅在信中教导子女,也常常和子女分享探讨自己的近作,也经常通过书信探讨国内外时局,正是这种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给他的孩子们以耳濡目染,才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逆天家族的养成绝非偶然,看看梁启超在书信中给孩子们多少谆谆教导就知道。今天的我们也许没有梁启超那么多的孩子,也没有面临那么多的国家社会的问题,但是梁公的教子理念,却是在今天都可以让家长们受用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