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布于:2020-08-22 01:39:22 作者: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导语:读书不仅可以使幼儿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还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但由于幼儿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阅读活动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幼儿教师,该怎样正确引导其看图书,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呢?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学前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20%到17岁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早期的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在不断突飞猛进的新时代,阅读表述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五岁之前开始阅读的。

  幼儿在学前期非常的善于模仿并加以学习。通过阅读,幼儿会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对读到的内容知识不断地探索、模仿,以致每时每刻都接受着各种新奇的刺激,这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并印在脑中,使脑细胞形成致密复杂的网络,改变脑的微观结构和提高整个大脑的功能,使得神经细胞突起又不断地繁生延展分枝。为幼儿的智慧、潜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幼儿在学前期吸收知识的能力也非常快,在这个时期增加幼儿的阅读量,能够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大脑,使之思维更加的活跃,渐渐的锻炼幼儿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幼儿在阅读知识时,会从所阅读的内容中学习到很多到积极向上的内容,从而引导幼儿有一个正确的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幼儿身心得到发展。

  二、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1.给幼儿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明确地将幼儿早期阅读纳入目标体系。所以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必须给幼儿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一个明亮、舒适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就会非常舒畅,愿意去阅读。如:在幼儿园中专门设制出一个“阅读角”,为幼儿提供充分的阅读素材,由于幼儿的感官非常的丰富,在这个“书角”,要注意桌椅的摆列,图书的放置层序技巧,色彩的分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幼儿的阅读欲望。

  2.因“班”而议,设定适合的阅读素材

  幼儿园大都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小班的孩子只有三四岁,大班的孩子大都是6岁左右。由于幼儿的年龄段不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都会有差异,性格特点方面也会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小班的幼儿以大图片或者图片为主、文字少的图书,幼儿教师把图书中故事要绘声绘色的讲述出来,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大脑中会浮现出老师所讲故事的情节,从而达到丰富幼儿情感的作用,使幼儿从中体会到故事的神奇与幽默,从而激发幼儿想要阅读的欲望。中大班的幼儿已经认识少量文字,可以要幼儿看一些文字多些的图书,对于幼儿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知识,教师要对幼儿阅读进行解答和引导,并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在幼儿陪伴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学会观察和理解。这样孩子就不会漫无目的地看书了。同时还可以添设一些小玩偶等道具,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加其趣味性。

  仅仅只是阅读是不够的,通过阅读,要幼儿学会进行语言表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把自己看到的故事和从中学到的知识和大家分享,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可以锻炼其胆量,使之不在畏惧在众多人面前进行讲话,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三、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教师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增进沟通、锻炼语言能力的良好工具,将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色彩鲜明、文字简单的图画书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辨识物品、动物、颜色、数字、文字的书籍能让孩子获得基本的知识概念;翻翻书、立体书那样的玩具书,可以让孩子与故事互动起来。根据幼儿的喜好、性格特点,分享给幼儿不同类型的书籍,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在幼儿看书过程中,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翻阅书籍,告诉幼儿要爱护图书,不能再图书上乱写乱画,破坏,看完书要把书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放置整齐。通过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等。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培养好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早期的阅读方法,丰富幼儿的情感思想,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