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冬季健康小常识小技巧

冬季健康小常识小技巧

发布于:2021-09-07 04:48:09 作者:

冬季健康小常识小技巧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冬天怎么养生保健呢?冬季的养生知识,主要是从食物、精神、起居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运动五个方面来讲。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季健康小常识小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季健康小常识小技巧

  一、冬季健康知识

  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二、冬季饮食健康小知识有哪些呢

  养生营养餐1、虫草汤——滋补暖身 补肾壮阳

  冬季正是喝汤的季节,适量喝汤可以增加身体热量,抵御外界寒冷,还能达到滋补润肺,去火润燥的功效。这道汤水的秘密在于其中加入了虫草和海马。是一款冬季很适宜的养生汤品。

  中医解析:冬虫夏草和人参、鹿茸并列为我国传统中药中的三大滋补强壮品。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可以益肺、补肾,补虚损、壮阳补体。

  养生营养餐2、糖醋小排——缓解干燥 滋阴补血

  这道菜相信是很多人的最爱,不仅美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养生保健价值。可以帮助在缓解冬季干燥,增加体内热量抗寒冷,还能达到滋阴补血的功效。

  中医解析:猪排骨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养生营养餐3、香烧羊肉——祛寒保暖 温补气血

  可以说羊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肉类,而“烧羊肉”更是北方人最爱吃的一道冬季传统美味佳肴,《都门杂咏》中说———“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冬季本来身体免疫力就差,这个时候一定要食用符合一些身体的食物,才可以对身体有很好的功效,尤其是我们平时常吃的虫草,海马是两种不错的滋补食材,冬虫夏草和人参的功效也很好,包一款适合自己的汤,在这个冬季暖暖身体吧。

  三、冬季养生用“八多八少”获健康

  多嚼少食:

  充分咀嚼能促进消化,老年人脾胃功能衰弱,更要重视多咀嚼,这样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少食即少吃多餐,特别是晚餐不宜过饱。

  多菜少肉:

  古代医学主张饮食以清淡为主,特别是老年人,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既可供给人体营养,又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减少肉类食物,避免摄入过多脂肪,能减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

  多醋少盐:

  《黄帝内经》说咸伤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高血压的发病与过量摄入盐有关,因此,淡食多补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醋味酸、性温,能促进消化,多吃些醋对身体有益。

  多果少糖:

  糖性黏腻,助湿生痰,而痰为百病之源,老年人少吃糖为佳。而水果中不仅含有糖分,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大有裨益。

  多施少欲:

  多施是指多帮助别人,若能为他人分忧解难,自己亦分享其乐,精神愉快,胜似补药。少欲是指人要少些欲望,做到随遇而安、淡泊名利。

  多眠少烦:

  老年人气血相对较弱,精力不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体力、精力得以恢复。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须知忧愁烦恼最易导致气机郁结,因此老年人遇事不要烦恼,要胸怀宽广,泰然处之。

  多容少衣:

  多容是指姿态要端正,做到坐如钟、站如松、睡如弓。少衣并不是说要少穿衣服,而是说要按季节变化增减衣物。

  多步少车:

  老年人要少坐车、多走路,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长期坚持以步代车,对延年益寿大有帮助。

  四、冬季健康养生别忘了吃“四冬”

  冬笋

  冬笋就是立秋之后的竹子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为没有冒出土地,笋的茎部很是鲜嫩。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冬笋不但可与肉、禽、海鲜等荤料一起烹调,也可辅以食用菌、绿叶类素菜同炒,还可以单独成菜,但因冬笋含草酸较多,结石和痛风患者应少吃,并在食用前将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推荐食方:枸杞冬笋丝 原料:冬笋150克,枸杞子12克,调料适量。

  做法:冬笋洗净、切丝;锅中放入油烧热后,下笋丝滑散;烹入料酒,加白糖、食盐、味精炒匀;再下枸杞子,翻炒数次,淋入芝麻油,炒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可佐餐,也可单独食用。功效: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阴清热,适用于虚劳精亏、肢体乏力、腰膝酸痛、内热消渴、视力下降等。

  冬菇

  又名香菇,是人们冬天常吃的食用菌。香菇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经常食用香菇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香菇无论干鲜,与其他荤素食品搭配,为主、为辅,都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它适合各类人群,尤其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

  推荐食方:香菇蒸鲤鱼 原料:鲤鱼1条(重约750克),水发香菇50克,生姜、冬笋各100克,冬瓜皮、火腿肉各SO克。

  做法: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冬笋、火腿切薄片,香菇切丁;姜、冬瓜皮切细丝;上料一起放人鱼腹中,并加调料品,蒸熟食用。用法:每日1剂,可佐餐,也可单独食用。

  功效:可消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肿、体弱倦怠等病症。

  冬瓜

  冬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清香、食药兼备,是深受我国居民喜爱的.蔬菜之一,为常食素菜之上品。冬瓜不含脂肪而含有葫芦巴碱和丙醇二酸,前者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独特作用,后者能能抑制糖转化为脂肪,防止人体内脂肪的堆积,有减肥降脂的功效。

  冬瓜富含维生素B1和B2、B族维生素,能改变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使其不转化为脂肪,故能轻身。冬瓜含钠量低而含钾量高,并含维生素C,所以能利水消肿、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是肾炎浮肿、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对于冠心病、水肿腹胀等病症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冬瓜宜与鸭肉、火腿、口蘑、海带等食物一起烹调,其食疗效果更好。

  推荐食方:冬瓜银耳羹 原料:冬瓜25O克,银耳30克。做法:先将冬瓜去皮、瓤,切成片状;银耳水泡发,洗净;锅放火上加油烧热,把冬瓜倒人煸炒片刻,加汤、盐,烧至冬瓜将熟时,加入银耳、味精、黄酒调匀即成。

  用法:每日1剂,可单独食用。

  功效:可清热生津、利尿消肿,适宜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水肿等患者服食。

  冬枣

  又名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黄骅冬枣、庙上冬枣、沾化冬枣,是无刺枣树的晚熟鲜食优良品系,是目前261个鲜食枣品中被公认品质最佳的。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冬枣营养极丰富,有“活维生素丸”、“百果王”之美誉。

  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的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冬枣中还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故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防治有很大帮助。腹部胀气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胃炎、胃溃疡患者吃生枣时应去皮。

  推荐食方:冬枣赤豆 原料:冬枣10~15枚,赤小豆30克,红豇豆30克。做法:将以上3味洗净,放入锅中煮热即可。

  用法:每日l剂,早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服1次。

  功效:可清热解毒、补血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