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便出血的病因和症状

大便出血的病因和症状

发布于:2020-09-04 05:44:16 作者:

大便出血的病因和症状

  大便出血是指人们在便后发现淌血或出血的情况。通常来说不同病因的大便出血症状也是不同,那么不同病因的大便出血症状都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大便出血的病因

  1.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

  2.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

  3.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大便出血的临床症状

  1.鲜血便

  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脓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黑便

  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4.隐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5.伴随症状

  (1)肛门及肛周病变: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根据出血的原发病不同,伴随症状表现不一。

  大便出血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无肉眼血便但不能除外隐血便可以查粪便隐血试验。根据原发病不同,可以进行粪便细菌培养、 寄生虫检测,生化学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2.病因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I、PET-CT、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等以明确消化道病变的部位、性质等。

  (2)骨髓穿刺检查,除外血液系统疾病。

  (3)肛门指诊有助于发现直肠肿瘤。

  大便出血的诊断

  1.注意便血的特点

  (1)了解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 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多考虑上消化道病变,若为紫红色、暗红色或有血块,或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混有黏液并有臭味,应想到有直肠恶变的可能。

  2.注意便血的伴发症状

  如直肠炎、直肠息肉(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甚至休克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健康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