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发布于:2022-06-26 01:06:17 作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22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幼儿数学课程的最基本原则。认识人民币并学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的活动,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本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着直观性、参与性的原则,从动手操作、情感需要和快乐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以"智力闯关"引入,以"买玩具"为活动情境主线,让幼儿从一开始就进入活动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感知10元以内货币的换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游戏中,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10元以内的货币换算。

  2.能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

  人民币样板每人一套、钱包每人一个、点钞劵若干,贴有价签的玩具若干。

  幼儿原有水平: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及种类,有过与父母共同购物或独自购物的经验。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感知10元以内货币的换算。

  活动难点:能够将换算关系运用到游戏当中。

  活动过程:

  一、智力闯关师:今天我们要玩开"玩具商店"的游戏,首先我要招聘收银员,收银员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并能正确点数人民币。孩子们,你们敢挑战吗?

  第一关:给人民币排序(引导幼儿把仿真人民币按面值大小排序。)

  第二关:"点钞大赛"。

  收银员还要学会清点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纸币。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点钞劵,最快最准确完成的点钞的两位幼儿可以赢得收银员的角色。)

  第三关:我是计算小能手(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出问题,进行10以内人民币的换算。如:5元里面有几张1元?10元里面有几个1元?10元钱可以用哪两张人们币来表示?6元可以用几张人民币表示?……)分析: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招聘收银员进行闯关活动,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敢于尝试参与闯关活动,从而认识人民币,并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10元以内的货币换算。

  二、角色游戏"买玩具"

  师:我们买玩具怎样能知道各种玩具的价格?怎样知道自己的钱够不够买这种玩具?

  (引导幼儿说出出"看价格标签,可以问服务员等。)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价格标签。

  (引导幼儿认识各个玩具的价格标签。)

  师:请小朋友拿上你的人民币去买你喜欢的玩具吧。

  请2名幼儿做收银员,其他幼儿当顾客。"顾客"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到收银台缴费,收银员询问价格,顾客报价格付钱,收银员找零钱,进行买卖活动,可以调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分析: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

  三、延伸活动

  在区角设计小商店,满足孩子购物活动的需求。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2、指导生活中的叠放物品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3、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合作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五种颜色的积木、餐具若干,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引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老师带来了很多积木,我们今天来玩堆积木游戏,你们想玩吗?

  2、通过游戏,初步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是老师堆的积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过关大考验才能玩游戏哦!教师出示不同颜色或形状搭成的4层积木塔。

  第一关:引导幼儿分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数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体?如第一层是红色立方体形状的。

  第二关:这一层积木的上面一块和下面一块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指着中间的一块问)

  第三关:请仔细观察这个积木高塔,记住每一块积木的叠放顺序。然后教师用布把积木塔盖住,让幼儿四人一组回忆积木塔叠放顺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样的积木塔。

  3、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看一看与老师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描述某一块积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的积木。

  4、通过实际操作引发幼儿发现叠放物品的好处。

  ——四组变两组,两组的积木合在一起,想办法把这些积木搭起来,思考怎样搭最高。

  ——活动快结束了,咱们把积木都放回篮子里吧,(教师随意放,结果积木放不下)积木放不下,有什么办法让积木放得下呢?启发孩子叠放整齐。

  5、发散孩子思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叠放的。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把物品一个一个地叠放在一起就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但叠放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叠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会把碗打破。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都很感兴趣。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看,孩子对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都很明确,能清楚地分辨从上往下数与从下往上数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我还注重一点就是根据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较差这一点,所以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大多数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如在第二个环节的闯关游戏,从4人到8人一组,在第一次游戏时有个别喜欢表现的孩子(钟镇阳、陈朗)不理同组的同伴,自己拿了积木就搭,结果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完成的,于是我与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为什么?引导孩子商量着怎样合作完成任务。在后面的两个闯关游戏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务,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务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叠放的物品时,孩子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也发现了叠放的好处,如占用的空间少,又美观等。

  从这个活动的效果看,孩子对空间位置都比较熟悉,叠放的物品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点放在实践学习如何利用空间位置上,如让孩子摆放积木,让孩子思考怎样摆放可以装得最多,把各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放进柜子的那一层最合适等,对我班的孩子挑战性会更大一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3个),小熊送给小熊1个香蕉,送给小猫2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3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2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2个香蕉合起来是3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教师出示3个塑料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3个球放在2个盘子里,并且每个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2和1合起来就是3。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点子房子图。

  第三、四组,涂颜色。

  第五、六、七组,填空缺。

  3、活动评价。

  让幼儿根据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纸进行讨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4

  目标:

  1、学习4的组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

  2、学习用实物和数字表示这个过程

  准备:

  圆点图片卡1、2、3、4及分合号;数学练习册

  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2、3的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学习4的组成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4的组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看一看:教师逐一在黑板上画出四只桃子,引导幼儿把四只桃子分别放在下面两个盘子里(用笔画)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不会画桃子的幼儿可以用圆来代替)

  教师:“我们请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两只盘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看看他有没有分对?”

  (3)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情况,一起学用完整地话讲述分解的图。

  教师:“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分的苹果对不对?谁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师出示带有四个小圆片的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分解四个小圆片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苹果了,老师现在把苹果换成了小圆片,有谁会分?”

  (5)请个别幼儿来做数学4的分解,其他幼儿一起验证是否正确。

  二、个别操作

  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知道分桃子时下面要画桃子而不能用数字来代替,下面有几条线就是有几种方法。分解数字时下面就要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第25页,完成4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法”

  教师:“做加减法时,题目的要求是:右边每个盘里原来有4个桃子。小动物们分别拿走了几个?还剩几个?听清楚题目,想好了再做。”

  三、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1、对上课认真听讲并独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予以表扬。

  2、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再进行重点指导,直到弄明白为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6

  目标:

  1、在讲讲贴贴中,知道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

  果树,篮子若干(贴有7以内的数与点),数字与点子若干,盒子若干,泡沫板,小熊图片与头饰

  过程:

  1、引出:

  我家有许多果树,看看有哪些果树?有几棵?

  这些果树上的果子都熟了吗?为什么说它熟了?

  2、采果子:(篮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果子都熟了,我想把它采下来,可是我一个人来也来不急,怎么办呀?

  幼儿采果子,师指导。

  交流:你的篮子里装了几个水果?为什么这么装?

  小结:幼儿说的办法。

  3、装水果:(盒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我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把你们采的水果装到盒子里,怎么装呢?

  检验:你们是怎么装的?

  小结:幼儿装的的办法。

  4、结束:

  幼儿品尝水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2√34√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雪花片数量变化的过程,尝试根据雪花片数量结果,推导出雪花片数量与游戏输赢结果以及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

  2.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准备:

  雪花片三筐(数量多于幼儿人手6片),磁性黑板一块,磁铁块12~15个,粘纸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数倍)。

  过程:

  一、回忆熟悉的游戏,了解新的游戏规则

  1.回忆熟悉的游戏。

  (1)回忆游戏“石头剪刀布”的玩法和规则。

  提问:“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规则?

  (说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玩法”,强调“规则”,比如,要同时出手势,一旦出了手势就不能更换,如果出了同样的手势要重新来一次,等等。)

  (2)介绍新的游戏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要把原来的两人游戏变为集体游戏。每个小朋友边念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边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个朋友和他面对面,一起念“石头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时出手势,比出胜负。每一对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戏、比出一次输赢,然后更换一个朋友再游戏。

  2.试玩新的集体游戏。

  (1)请幼儿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两两找朋友轮流玩游戏,引导幼儿一起念儿歌、一起说“石头剪刀布”的指令。

  (2)提问:谁赢了?谁输了?出了一样的手势该怎么办?比出一次输赢后就要怎么样了?

  (3)待游戏比出输赢后,请幼儿回座位坐下。

  (4)帮助幼儿理解新规则:一轮游戏中,每个人要换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头剪刀布”。

  (说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念儿歌、说指令以及提问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游戏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幼儿能否理解和遵守新的游戏规则,是否已做到一对朋友在一次游戏中只有一次输赢,从而为幼儿在之后的推理中思考输赢关系做好铺垫。)

  3.了解增加雪花片后的新玩法。

  (1)讲解新的玩法和规则:游戏前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一次输的小朋友要给赢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戏中每人要想办法保管好自己的雪花片,不要掉落和丢失。

  (2)在活动室中间空地上放三筐雪花片,请每位幼儿上来拿取3片雪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与旁边的同伴互相验证有否拿对。

  二、第一轮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进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3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1)请幼儿进行第一次游戏。游戏中教师提问:现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两(一)片雪花片了,他还能玩几次游戏?

  (2)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3)请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说明:一轮游戏进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会有幼儿输完3片雪花片。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即每次输赢后能否正确拿出一片雪花片,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关注自己手上雪花片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输赢结果之间的关系。)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说明:游戏有输赢是正常的,幼儿将自己手里的雪花片都输完时,可能会有挫败感,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及时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心态。)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提问:大家来猜猜,他的3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呢?如果是因为他输了,那么他一共输了几次?为什么是输了3次?

  (说明:对于“3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的推理,基本上所有幼儿都会说“因为他输了”,而后的教师追问“那么他一共输了几次”,目的是帮助幼儿思考输赢结果与雪花片数量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再追问“为什么是输了3次”,以帮助幼儿在雪花片数量与“每次输赢1片”的游戏规则之间建立起联系。)

  (3)提问:谁认为自己手上的雪花片最多?有几片?

  (4)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6片的过程。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会变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赢了,那他们每人赢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对于“每人赢了几次”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自己原先就有3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而后者只记得自己每次赢了会得到1片,忘记了自己原先手上就有3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赢了6次”时,幼儿可能会用“3+3=6”来作答,教师可以视情况再深入追问幼儿:“这里有两个3,这两个3有区别吗?”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原先手上的3片雪花片加上游戏中赢得的3片雪花片才是6片雪花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幼儿作出推理后,教师呈现磁性黑板,请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先向幼儿A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然后让幼儿A在磁性黑板上正确摆放出磁铁块加以表征。随后,幼儿A每描述自己赢了一次,就让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B在3块磁铁块的后面加上1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全体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变化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要重点关注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以了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同思维水平。)

  三、第二轮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并进行推理

  1.尝试游戏,体验6片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1)调整规则:游戏玩法不变,每人改为拿6片雪花片游戏,共玩3次,每次输的人给赢的人2片雪花片。

  (2)请幼儿游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赢了吗?你现在手上有几片雪花片了?‘你输了吗?你现在手上剩几片雪花片了?

  2.游戏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过程。

  (1)请输完雪花片的幼儿上来,肯定其能“遵守规则”。

  (2)请大家一起来尝试推理。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6片雪花片怎么会一片都没有了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输了,那么他们每人输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输了3次”和“输了6次”。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2+2+2=6”来作答,即每次都输掉2片雪花片,输了3次2片,就输完了6片;有幼儿则可能忘记了游戏规则,会说因为输了6片雪花片,所以输了6次。)

  (3)请输完了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可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A上来,根据输完6片雪花片的幼儿B的描述,来摆放磁铁块。教师可先向幼儿B提问:“你原先手上有几片雪花片?”并让幼儿B在磁性黑板上正确摆放出6块磁铁块加以表征;幼儿B每描述自己输了一次,幼儿A就去掉磁性黑板上的2块磁铁块……这个摆放过程既是验证的过程,又是操作的过程,可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由磁铁块所表征的雪花片的变化过程。)

  (4)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上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来推论他们的雪花片变为12片的过程。

  提问:大家来猜猜,这几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会变成12片的呢?如果是因为他们赢了,那么他们每人赢了几次?为什么?

  (说明: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也可能会给出两种答案,即“赢了3次”和“赢了6次”,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记住了每人原先手上就有6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而后者只记得每次赢了会得到2片雪花片,忘记了每人原先手上有6片雪花片,或者是把游戏规则记成了每赢一次得到1片。当教师追问幼儿为什么有这样的答案时,有幼儿可能会用“6+6=12”来作答,即原先手里有的6片雪花片加上赢得的6片雪花片就是12片雪花片,所以赢了6次。有幼儿则可能会用“6+2+2+2=12”来作答,他的解释是,因为除了原先有的6片雪花片,后来每赢一次得到2片,一共赢了3次,得到6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5)请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儿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过程,请没有推理出结果或推理出错的幼儿上来根据同伴的描述,在磁陛黑板上摆放磁铁块,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

  (说明:教师的具体引导方法同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关注幼儿对雪花片变化过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结果的差异,重点引导幼儿思考游戏前的雪花片数量、游戏输赢规则、游戏后的雪花片数量这三方面的关系。)

  (6)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开展以下环节的活动。

  提问:谁的雪花片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他到底有几片?

  为什么只剩下了这几片?你在游戏中的输赢情况如何?

  你能不能用磁铁块摆放出你的雪花片输赢过程?

  如果两个小朋友手里剩下的雪花片数量是一样的,他们的输赢过程也会是一样的吗?

  (说明:以上问题是针对个别幼儿的,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推理水平,选择性地开展该环节活动,目的是引导他们尝试回忆或推论自己雪花片的输赢过程,并用语言加以表述,同时尝试用磁铁块加以表征。最后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幼儿基于摆放磁铁块的过程,尝试思考和理解“输赢的不同顺序”与“相同答案”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

  (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2、新授10的加法。(PPT)

  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

  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2.喜欢数数游戏,愿意感受并学习同伴的数数方法。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经常听到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和他一样多的举手。老师说一个数字,接着往下数4个数。

  二、数数游戏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我知道你们能数很大的数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数正确,能数正确吗?把桌子上的操作纸拿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接下来会有一幅图片,让你们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把答案记在下面的空格里。

  2.现在开始对答案

  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你在哪里找到了6只兔子?前面的山里有六只兔子。蘑菇房的后面有两只兔子,第七只兔子在哪里?在蘑菇房的中间。

  你用什么办法将兔子找出来的?从上往下。

  要把东西数正确,其实有方法的,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一定能把东西数好。

  看看花有几多?这么多花这么能数的快呢?三个三个数。对了,三个正好是一簇一簇的。

  上面得花有几多?6朵,下面的花有几多?6多,六朵加六朵一共是十二朵。

  3.看看第二张纸上写了什么?条是什么意思?一条一条,对,数一数带鱼有几条。第二个格子里写的什么?数一数蛋有几只?什么是种明白吗?数数饼干有几种。把你看到的答案记录在下面的空格里。

  4.告诉我带鱼是几条?有不同答案吗?还有第三种答案吗?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数出是十一条的?为什么你要数带鱼的头呢?头比身体看的更清楚。你们也都是数头的吗?为什么要数眼睛?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有的数带鱼的头,有的数带鱼的眼睛,有的数带鱼的身体,那个最明显?眼睛,我们一起来数数带鱼的眼睛。

  小结:数一堆东西的时候,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迁移:用这种方法我们来数数这些香蕉有几只?你数了香蕉的哪里?

  5.蛋有几只?有六有八?你在哪里数到六只蛋的?他把所有看得见的蛋都数出来了,还有两只蛋在哪里?在纸的后面也可能有蛋。你怎么知道后面有两只蛋呢?他用了对应的方法,看到下面有多少蛋,来估算上面有多少蛋。

  小结:这一盒蛋在放的整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用估算推理的方法,看第一排有几个,算算推推后一排有几个。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是个既熟悉又神秘的世界。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计登月球的游戏,将数的组成结合到游戏的各环节让孩子在虚拟的游戏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更让幼儿就懂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让数学活动更游戏化、趣味化,深受幼儿的欢迎。

  活动第一环节给星星打电话。简单的引出部分很快就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顺利地开展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到月球上去,先要和星星打电话。(出示五颗星星)每颗星星上面都有一个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是几号星星。要求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其中一颗星星上的数字一样大,就算拨通这颗星星的电话。这一环节中,我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目的在于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参与性是十分强烈的,也许是孩子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多数孩子都选择了拨通10号星星,不难发现他们对10的分合掌握的还是不错的,能把已获得的数学经验运用于虚拟的游戏中去。第二环节解密上月球。(出示登月球轨道图)要上月球需要经过一个轨道,要进入轨道必须先解开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10,而且密码不能重复。幼儿在小图上的方框内写出10的各种组合数字。由于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解密码的兴趣还是很强的,由于操作之前我让孩子已经找出10的分成的互补规律,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顺序顺利的写出10的九种分成方法,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个别幼儿也出现了遗漏和重复的情况。第三环节领取“通行证”。给操作正确的幼儿发放“通行证”,为了让每位幼儿都得到愉悦的体验,我邀请听课老师帮助发放,“通行证”的发放使得幼儿的操作结果被得到认可,虽然有个别孩子做错或者重复了,但老师给予的订正机会让他们从失落中走了出来重新焕发求知欲望,使每位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是一堂教研组行为跟进研讨课,课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第一环节孩子们打通最多的是是10号星星,还有几个星星没人打,应该把没有拨打的星星以集体形式练习,如几和几打通的是几号星星。

  2.幼儿在操作环节,我让先操作完的孩子找听课老师检查是否正确,而后又让听课老师帮助发放“通行证”,两次检查显得多余,其实只要发“通行证”这一次就够了。

  3.最后环节应该创设一个登月球的情景让先领取通行证的孩子等候在起飞地点等待全体幼儿一起上月球。我将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重新修改教案,进行第二次执教,我想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2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习辨认整点。

  2、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感受时钟的用途,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时钟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亲子活动“自制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大钟模型一个、大灰狼头饰等

  重点难点:

  学习辨认整点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师:有一对好兄弟,总爱围着桌子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个不留心,它就会悄悄溜走了。请你猜猜它是谁?(时钟)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你见过时钟吗?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作用吗?幼儿相互交流,并积极发言。

  3、师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角——时钟,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下时钟的用途,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观察并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什么?(刻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钟面上有什么数字?(1~1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一看,钟面上两根针一样长吗?(长短、粗细不一样。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

  (重点介绍分针和时针,帮助幼儿加强记忆,更好开展下面的活动)

  三、“时针分针来赛跑”游戏,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今天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猜谁跑得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将时针拨到12点上,并为幼儿介绍这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教师操作钟面,让时钟走一小时,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

  提问:

  1、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2、它们朝哪个方向跑?跑了多远?(朝一个方向,从数字1走到数字12)

  3、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师小结: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完一圈,时针走完一格,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小时。(丰富词汇:顺时针方向)

  (该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指针来比赛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操作钟面,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时。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赛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帮助幼儿加深认识。)

  四、学习辨认整点。

  1、重复上面的游戏“时针分针来赛跑”,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谁,就表示几点整。

  师:现在时针指在数字1上,分针指在数字12上,现在就是一点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点钟了。(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整点概念)

  2、通过“放炮仗”游戏,进一步学习辨认整点。

  (1)师来拨动时钟,请一名幼儿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如果回答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励,并大声说出来这是几点了;如果回答不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嘶~嘶~”的声音来提醒,并请别的幼儿尝试回答。

  (2)请若干幼儿上台来拨动时钟,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做炮仗玩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整点的认识。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其中,体现出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结合幼儿自制时钟进行练习,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1、师:小朋友们,快拿出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时钟,给大家欣赏一下吧!

  (幼儿相互交流,促进彼此友谊,并体验到亲子活动——“自制时钟”的成就感。)

  2、师帮助幼儿回忆一日生活,并请幼儿根据时间拨动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六点钟,我起床了!”、“九点钟,我在上课!”、“十一点钟,要吃饭了!”、“下午两点,我们在睡觉!”、“下午五点钟,放学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六、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1、“小羊小羊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小羊小羊几点钟?”请小羊说出时间,“X点钟。”等到规定的几点钟时,老狼就开始抓小羊。

  2、“老狼老狼几点钟”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最后的游戏活动是本次活动的xx部分,游戏有两种方式,在活动时间允许的基础上,可以自行选择自由游戏。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尽量避免跌倒事件。)

  活动延伸:

  收集孩子们制作精美的时钟,放入区角中。待区角开放时,让孩子们继续玩“小羊小羊几点钟”或者“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办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

  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

  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

  师: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的只是是不是一样长,张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测量工具,谁来测量?

  d、教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

  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长度没有改变。

  4、进步巩固阶段:增加粗细干扰因素,幼儿自主探索。

  活动反思: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7

  目标:

  1、在讲讲贴贴中,知道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果树,篮子若干(贴有7以内的数与点),

  数字与点子若干,盒子若干,泡沫板,小熊图片与头饰

  过程:

  1、引出:

  我家有许多果树,看看有哪些果树?有几棵?

  这些果树上的果子都熟了吗?为什么说它熟了?

  2、采果子:(篮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果子都熟了,我想把它采下来,可是我一个人来也来不急,怎么办呀?

  幼儿采果子,师指导。

  交流:你的篮子里装了几个水果?为什么这么装?

  小结:幼儿说的办法。

  3、装水果:(盒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我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把你们采的水果装到盒子里,怎么装呢?

  检验:你们是怎么装的?

  小结:幼儿装的的办法。

  4、结束:

  幼儿品尝水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8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在本学期的前一阶段,幼儿已经学习了7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前一阶段幼儿的学习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数的组成和分解方法,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8的组成》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

  1、小河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

  2、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碰球",复习7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的数字做朋友。

  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儿个别或集体玩此游戏,可重复进行!

  二、幼儿操作:探索8的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围除了一条小河其他什么也没有,每到春天风大的时候大风总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让屋子里满是灰尘,沙子总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泪,红红的、肿肿的,小熊想了很久,决定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种上一些小树,朋友们听说后都给小熊送来了树,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蘑菇钉和小钉板,请你把小钉当成小树种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看看,可以怎么种,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在纸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

  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看看黑板,说说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像爬楼梯。)

  小结:8一共有7种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

  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熊一共要种的树?(8棵)。

  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小河的左边1棵,种在小河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引导幼儿说说8还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都是1和7,只是数与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合起来的总数没有变,都是8。

  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7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

  四、结束

  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火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

  现在我们就坐上小火车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

  六、活动延伸:

  结合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5、大班社会活动欢欢喜喜去种树教案反思

  目标:

  1、指导树木对环境的益处。

  2、尝试与父母一同进行种植活动,了解粗浅的种植知识。

  3、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准备:

  1、与本地区的公园、绿化部门联系,确定种植地点、种植内容。

  2、与园林部门的专业人员联系,请他们在种植过程中指导幼儿及家长。

  3、幼儿设计好种植树牌(参照幼儿用书)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及家长来到种树地点。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种树活动和注意事项。

  幼儿交流、讨论。

  2、幼儿与家长共同进行种树的准备。

  引导幼儿集体念一首关于种树的诗歌。

  家长和幼儿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种植知识和注意事项。

  幼儿与家长一同领取树苗、工具。

  3、幼儿与家长一起种树。

  幼儿与家长互相配合种树:摆放树苗-填土-浇水。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植树牌在小树上。

  幼儿和家长与小树合影留念。

  幼儿相互参观同伴种植的小树。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就是考虑小班孩子对小动物会非常感兴趣,仿变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孩子们感兴趣、爱说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尽量形式多样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这点我想做到了。课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把:“欢欢喜喜”临时给改成了“乐呵呵”,更易于孩子接受,让我知道了其实没必要非让老师的来,叫声如果改成孩子们喜欢的三次,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课:

  优点:

  1,形式多样化,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图片准备充分,吸引幼儿。

  2,层次性不错,由易到难。结尾运用歌曲孩子们喜欢,而且新颖结束自然。

  缺点:

  1,孩子们说的过少,应让孩子们仿编的时间应多一些,多给他们说的机会。

  2,仿编时形式单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歌曲录下来边唱边学习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过程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三、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1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了罗山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一、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王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经验师:老板看到刚刚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给我们新的任务啦,你们看这次老板给了我们一张糖果的卡片订单,要求我们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数出来。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数数方法装糖果更快。

  师:除了按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的方法装糖果,还可以怎么装更快呢?

  2、介绍记录方法师:老师已经把糖果都画在纸上了,请你把你数数的方法用笔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两个两个数的办法,就用笔把两个两个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写出总共圈了几次,并看看,哪种数数的办法最快。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记录表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记录表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教学反思:

  能将物体以2、5、10单位进行按群数数。让幼儿当糖果厂的小工人,在数糖果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数数的含义,本次活动我以设计糖果厂的场景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提供的让幼儿操作的糖果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探索的时候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让幼儿操作环节前提的要求不够详细,常规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没有说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齐放框框里,个别幼儿就开始玩,虽然是大班但是我发现常规的要求还是要求,有时就因为小小的环节,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常规又慢慢的松散掉,本节课还存在着一点不足是:我没有把握整个环节的重点,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数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接下去我会观摩平行班的数学活动,思考我设计的合理吗,考虑周全了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2

  一、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并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

  二、活动准备:

  1.4个小货架、商品若干(如文具类:水彩笔、铅笔、写字板、胶泥;餐具:杯子、盘子、碗、勺子;食品类:糖果、面包、乐百氏奶、牛奶;水果类:苹果、梨、香蕉、柚子;数量在10以内,分装于篮子里)。

  2.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棒、三角片、圆片一篮(数量分别在10以内)、水彩笔、白纸1张、统计表1、统计表2人手一张张、夹板一张、统计员标志牌一块。

  3.磁性黑板1张,大统计表1张;新年小舞台场景布置(中国结1个、灯笼8个、娃娃2个、腰鼓4个);新年老人1名,礼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探索统计的方法

  设置悬念,以神秘客人让老师考考小朋友引题。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纸上记下自己篮子里的游戏棒、三角片和圆片的数量,尝试统计的方法。

  师:(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一位你们非常非常喜欢的客人要来和你们玩,想不想知道是谁呀?我先不告诉你们,不过,他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将篮子里的各种物品的数量点数清楚并用又整齐有清楚的好办法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他就会来和我们玩的,想不想见到他呀?那我们就赶快行动吧。

  (二)、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1)、交流与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有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教师适当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最后展示表格记录,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整齐、明确、容易比较多少)

  (三)、游戏:小小统计员

  (1)、请幼儿分组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货物并在画有物品简图的统计表上(见统计表1)记录货架上各种货物的数量。

  师: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位神秘的客人的任务,我们一起数1,2,3,他就会来的。他是谁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们很能干,真会想办法。我正准备开一个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刚进购了这么多的货,你们能帮帮我吗?帮我整理并统计一下这些货物吧。

  师:小朋友们愿不愿呀?那我们分组行动吧。我们一定要帮新年老人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记录的清清除楚的。

  (2)、幼儿分组检查记录的结果。

  (3)、每组派一名幼儿向新年老人汇报记录的结果。

  (4)、教师小结。新年老人给幼儿颁发“小小统计员”的标志。

  (四)、情景游戏:统计新年小舞台的物品

  (1)、请幼儿数一数,记一记舞台上各种物品的数量,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设计物品标记并用表格统计出来。向新年老人汇报记录结果。

  师:新年老人邀请请小朋友参观新年小舞台,走,我们看看去,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们要记录可以怎么画?我们干脆把它统计下来。

  (2)、幼儿在空白统计表(见统计表2)内自由统计舞台布景的种类与数量。

  (五)、新年老人分发礼物。活动结束。

  活动自评:在引导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打破孩子们意识中“教师是知识的来源”、“教师是真理的化身”,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统计的乐趣和意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