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2-03-24 03:29:38 作者: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玩具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活动反思:

  《我会放玩具》是一个数学活动,此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其一,玩具是幼儿熟悉和喜爱,对于自己的玩具幼儿是非常熟悉的,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可说。包括玩具名称、玩法、玩具的由来等等。活动材料是他们平时最喜欢接触的东西,应该活动起来没什么难度。其二,在生活中,幼儿有摆放玩具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玩具归类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