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发布于:2020-11-17 09:08:19 作者: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导语: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作为一个老师要肩负起交给学生知识的责任,而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就行,好要教会他们做人,教会他们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一个班主任都想管好自己的班级,只有班级的纪律好了,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作为一个新班主任的我也一样,我认为这样管理班级才能把班级管理好。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一、明确班干部的职责,让每个人都有所担当(小小职位,权利大)

  良好的班集体要有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替老师来分担班级里的一些事情。我在上个学期重新选的班干部成员进一步细化,在原有班干部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几个新的小职位,目的就是为了让班级每一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严格要求其他同学基础上更加严格的以身作则。我会在班会上认真强调明确每一位班干部成员的职责。让班级的所有同学清楚的知道每位班干部在班级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班干部成员也不是固定,每一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同学们对这些小职位特别在乎,每个人都希望当个小组长,也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比如:桌椅小组长4名,每天课前、间操前都会提醒本组同学摆好桌椅,放学监督本组同学架好凳子。卫生小组长轮流制: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卫生小组长, 每天检查小组座位下有无废纸,提醒和保持。小小监督员轮流制:每天主要负责记录学生迟到早退的人,负责检查红领巾的佩戴。我会根据这一周学生的表现情况而定,比如说班级里每次忘带红领巾、迟到的总会是那几名同学,所以我就会选这几个人轮流当小小监督员,在他监督别人的同时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以几次下来,班级里迟到、忘带红领巾的人就有所减少。

  具体职责如下:

  班长:负责记录每天的未出勤人、迟到的人数、以及负责管理班级的全面工作。

  语数(各科)的组长:负责收发、检查本组同学的作业,做到快速,高效,确保没有遗漏。文艺委员、体育委员

  卫生组长:每天检查小组座位下有无废纸,提醒和保持;值日时合理分工,检查监督,确保当日卫生工作合格。

  纪律组长:每天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管理好本组的纪律,做到上课和集会时不乱说话,不乱动,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桌椅组长:每天课前提醒本组同学摆好桌椅,放学监督本组同学架好凳子。 图书管理员:每天把班级书架上的书摆放整齐。

  黑板清洁员:每天下课要及时擦黑板。

  卫生工具包管员:每天把教室后边的卫生工具要摆放整齐。

  小小监督员:每天负责记录学生迟到早退的人,负责检查红领巾的佩戴。

  二、充分放手,把班级还给学生(老师不在,我当家)

  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管理好一个班级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责,还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尽量放手把班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慢慢成长。

  因为我们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学生,也不能很清楚的了解到课上以外的事情,这时班委会成员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管学生,在心里上,他们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而且学生之间更易沟通。在班干部管理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会产生一些矛盾,当学生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我会及时出面处理解决。并告诉学生如果在遇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同学沟通会比较好,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相对减少了班里的一些小摩擦。

  三、适当的奖励(小小奖励,你我他)

  为了落实实效,我会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此激励每一位同学都能做的更好。我又设计了小组竞赛的形式,每天把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每周一汇总,评出先进组,每人发小张贴到自己的本子上,因为责任到人了,因此,哪一组哪一项完成得不好,很快就能找到负责人,将对他实行“提醒——批评——惩罚”,他也就有了这份责任心和积极性,一定会提醒和帮助组里的其他成员,努力干好工作的。久而久之,每个孩子的能力锻炼出来了,主人翁意识有了,小组的凝聚力强了,良好的班风树立起来了,班级工作也就好管理了。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1、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文化,体现主体性。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制定《班级公约》(如右表),作到心中有规范,从而导之与行。

  ·“每日常规”检查制度。每天有值日班长和值周班干部记录当天班内学生的表现,包括学习、卫生、劳动等多个方面。

  ·“每周目标”达标制度。每周根据学生的欠佳表现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约,设定1-2条班级奋斗目标,督促学生自主进步。

  ·班干部星级制。每周根据班干部的工作情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打出星级, 从而评选每周优秀检查员。

  ·“小主人”评选制。每周根据除班干部外的学生的表现,评选出主动关心班级、管理班级的“小主人”,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每周一总结。设立“综合表现记录本”,内容设有我的表现、我的努力方向(或做法)、教师评语、家长评语。要求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一周表现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及下周努力方向,并交教师、家长评价。

  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创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班级氛围。

  通过自我推荐、竞选班长、个性分工等方法给全班同学分工,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见《班务分工细目表》)

  各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登记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情况、卫生完成情况及本组成员获得老师表扬和批评情况等;班委做好指导工作。

  开展竞赛:各小组根据每个同学的各项表现,每天进行评分;班委对各小组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进行评分,周小结,月评比,对优胜组,奖励组长和组员德育分;每月评比15名班级文明之星,奖励德育分。

  通过自我推荐、竞选班长、个性分工等方法给全班同学分工,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见《班务分工细目表》)

  各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登记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情况、卫生完成情况及本组成员获得老师表扬和批评情况等;班委做好指导工作。

  开展竞赛:各小组根据每个同学的各项表现,每天进行评分;班委对各小组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进行评分,周小结,月评比,对优胜组,奖励组长和组员德育分;每月评比15名班级文明之星,奖励德育分。

  3、小岗位的多元评价,民主管理,建立快乐的育人环境

  为了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监督者。把千头万绪的班集体工作一一分解,从班里的“值日班长”到每个小组的“纪律、卫生、学习”组长,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公开进行“招聘“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聘任一项具体工作,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工作成效采用多元评价,促使各负其责,使班级健康发展。评价方式有:

  •正副班长分管制:落实“干部干部,服务第一”的思想。给负责小干部分别发了一张班级学生名单,让他们日日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重点发现同学小岗位工作的闪光点,同时以友善方式指出不足并作改进指导。

  •每周反馈:班长和副班长作好记录,到周五和老师一起作出综合评价与反馈。对集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促成部门成员之间的友好合作。

  •每月评优:每个月的月底,根据小干部的日常检查记录,通过全班同学的口头评议,评选出当月的“岗位小标兵”。

  通过“班干部星级制”、“小岗位负责制”、“小主人评选制”等自主管理机制,鼓舞学生的参与热情,端正学生的管理态度,督促学生的管理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到释放出每个人的能量。

  4、独立自主,培养优秀能干、乐于服务的队干部

  积极选拔培养队干部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工作中做到队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们的中队长,统管班级大小事务,积极配合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团结同学,并且坚持每天值日总结,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

  学习委员每天早晨带领同学晨读;

  劳动委员勤勤恳恳,组织同学打扫卫生,并检查好每个角落。

  文艺委员组织同学办好班会,特别在每次主题班会前,挑选主持人,组织内容。

  体育委员在体育课上完成常规带队、列队。

  生活委员负责就餐秩序,并在生活中关心同学。

  我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按自己想法去干,释放孩子天性的大舞台,让孩子们发挥“我的班级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感受到“心有多大,中队的舞台就有多大”的快乐。

  管理班级纪律的小妙招

  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呼呼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 。课堂规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并让学生参与到制定班级规则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的需要和愿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容易被老师接受和内化,从而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因此老师在一学年的开始的机会就要在班级会议上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课堂规则,当然老师要把握好度,所制定的规则要有利学生身心发展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则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和“导”的作用。

  三、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班训班规等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在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中心,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律。如果学生总是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学生的自律,教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任何有效的纪律都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对其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教师本身还要能起表率的作用,在学生心里最有威信的人通常都是老师,听从老师的言教,也接受老师的身教的影响。教师的品质,时时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