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初中语文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初中语文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2021-02-13 21:11:54 作者:

初中语文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导语: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对知识的关切,没有对知识的关切,就会对所学知识漠然置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初中语文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初中语文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

  1.执教者缺乏倾听耐心

  在课堂进行教学提问环节时,教师不仅要适时地提问,以便学生及时地展开思维活动。但是在提问后,更应该倾听学生的回答,准确地掌握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实际上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一种尊重,一种肯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来。但是,我们的一部分教师,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或者学生回答问题偏离自己的答案,往往过早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挫伤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提问进一步的展开。

  2.所提问题不科学

  执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过多的包办。在问题设计中,一味地关注问题的结果,而对问题的过程常常淡忘。采用问的方式总是“对不对”“是不是”,这无疑是在做简单的选择题,学生的思维基本没有打开,而是教师将答案直接告诉了学生,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再者,在问题的设计中,没有把握准教材目标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问题过于艰深,导致课堂提问,学生始终是启而不发;再者,教师的问题本身就偏离了教学的主题,师生无法进行对话和交流。

  3.问题的随意性

  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问题设计中,问题尽管是有其层次性的.,但在实际操作教学中,生怕学生回答不了问题,就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增设一些问题性,这些随意性的问题往往又与预设的问题产生部分的重复,显然不利于教学。它极大地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不利于教学。

  4.提问过多,抑制了学生思考

  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笃信“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一味地提问,导致问题过滥。课堂教学的时间本身就是有限的,为了问而问,势必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的时间,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不到位,不全面。故而整个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对于问题触及不到一定的深度,显得空乏。自然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适度的问题,才会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

  二、课堂提问环节的策略

  1.设计的问题具备研究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量避免问题的重复性和琐碎性,这促进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反而只能加重学生思考的负担。在问题设计时,尽量精简,使每一道问题都具备探索研究性,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例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恰当地提出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为了表现济南的冬天特点,语言大师老舍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的?”紧接着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阅读文本,边读边思考问题,最后引出写作的主题。学生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触发学习的探究活动,最终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强化问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中,教师提出每一个问题都应是有目的的,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教师应该做到所提出的问题目的明确,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例如,再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在学生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济南是一个宝地?教师经过引导思考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济南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课文中又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呢?写水又是从什么角度展开写的呢?”通过这有目的启发性的提问,学生自然就会全力地进行思维活动,真正做到问题的有效性。

  3.多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思考

  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体验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初中语文提问中,多设置情境性的问题,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中,设置问题情境的手段,可以引进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强大的影音功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探讨的热情。

  提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切的思考源于问题,教师在充分的把握文本的同时,就把握住了对文本的思考的经脉。真正起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学习不至于偏离方向;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思考后,有了所思,必然会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必然会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就在这课堂上的一问一答之间,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在一点,进行有目标的探究活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