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发布于:2021-02-14 22:06:44 作者: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导语: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由于他们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其自我中心意识往往更易膨胀,因而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的习惯。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一、班主任要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这个“火车头”想要顺利地把这辆“火车”开动,首先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变空洞的说教为朋友式的谈心,变批评为引导。

  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鲜活的、各有特点的学习主体。对待学生,要以公正为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厚薄之分,只有“火车头”带好了,起到榜样作用,其本人的管理教育才会起成效。

  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班子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好的班干部就是老师的左膀右臂,能为老师解决很多问题,让班主任既省心又能分心处理其它事务。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心培养好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工作,去锻炼,并适当给他们压担子,一方面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民主、肯吃苦的作风。

  这样,他们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他们的影响,班级同学的各方面积极性显著提高,认识的一致性不断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越来越大。

  此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班级是个大家庭,学生生活在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中,才会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应该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吸引学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从活动中受到教育。

  1.教育性活动

  以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传统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品德修养和社会公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次班会中,我请同学不留名写纸条夸夸身边的同学,然后在班里念。同学们看到了别人的优点,都能找到班里同学的闪光点。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自信多了,同学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2.知识性活动

  以培养对基础学科的兴趣、扩展并运用学科知识、加强技能和智能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知识竞赛等各项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孩子们能更多地了解课外的知识。

  3.娱乐性活动

  通过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同时还有趣味性的男女生扎辫子比赛、缝纽扣比赛、同桌绑腿比赛,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

  4.评选活动

  每周各小队进行红旗评比,表现好的画红旗,违规则是白旗,周冠军小队会得到奖励。学期末除了常规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我还评选优秀家长,以鼓励和感谢家长与老师的配合。还评选最佳拍档(同桌),鼓励同桌男女生相互帮助,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

  5.抓住细节

  常说教育无小事,在管理学生时不能只在班队会上集中说教,在日常生活时发现问题应及时教育。如有学生逃课去网吧、偷拿家里钱等,发现问题应当即在班里进行讨论。在日常班级管活动中也要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必然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的面越广,活动的频率越高,他们就会更加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重要,班集体的凝聚力就会逐渐形成。

  随着不同时期,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班主任也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挑战,正如广告词所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班主任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