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发布于:2021-02-14 20:02:19 作者: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导语: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由于他们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其自我中心意识往往更易膨胀,因而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的习惯。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1 设定班级奋斗目标,激发学生集体意识

  班级的奋斗目标,犹如一盏明灯,给黑夜里的航船指引的方向!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试想,如果没有大家共同的目标,人们就会不知所措,班级没有目标,很难使大家的劲往一处使,影响班级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团结,巩固和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

  每学期初,班主任要召开集体奋斗目标设定的主题班会,结合学校学期目标设定班级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而做些什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思考并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期目标。

  学期中间,班主任还要及时总结工作,重申集体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士气。

  除学期目标设定外,结合学校的每一项活动和班级活动,还需要设定一些单项目标,以统一全班思想,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努力而实现它们。只要宣传工作到位,这样对于实现班集体的学期目标是大有好处的。

  这一举措主要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也就增强了。

  2 建立和完善班干部制度,形成集体领导核心

  2.1 正确看待班干部:

  学生以学习为主,班干部也是如此。班干部虽然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做很多的事情,但在对待班干部的时候,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该热情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培养教育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

  不能持只管使用,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一味苛求,过分的责备,更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要帮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明白做班干部是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好班级工作,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班集体的好坏与班干部工作的关系,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挤时间把工作做好。但毕竟是学生,工作能力有限。

  因此,在班级活动中既要靠他们,又要具体指导他们,要在扶持、培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好。

  2.2 大力支持班干部工作:

  班主任要经常鼓励、支持班干部大胆开展班级工作。工作过程中既要细心体察他们的心理和困难,注意加强指导,又要防止过多干涉。对于能独立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要给予肯定;

  对于虽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而积极工作的要给予鼓励,主动承担责任,不断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用信任、表扬的姿态对待班干部的工作,使他们心情愉悦,信心倍增。有必要时,要对那些有创意、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做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的话,班干部愿意干,并且会认真、负责的干,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班级声誉荣誉感,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搞好班级工作的核心之一。有了集体的荣誉感,才能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正确的荣辱观。

  班级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因此在活动中以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制订整体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在竞选班干部中是对手,在班级管理与学习活动中是朋友。他们既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又有相互合作的胸怀。特别经过班干部轮换后,有好多学生已有当班干部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与他人,并和新任班干部一起搞好班级工作。最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分你我,始终把班级这个大集体放在第一位。

  因为大家有这样一个信念:集体的荣誉是最高荣誉,也是每个人必须维护的。所以,班级声誉荣誉是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催化剂。

  4 正确处理班集体内部矛盾,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社会竞争在班集体内部的反映就是集体竞争,它有积极竞争和消极竞争两种。从培养班集体凝聚力的角度看,班委会要加强对班集体竞争的关注与引导,力争使竞争对班集体的瓦解作用降至最小。这就要求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正确处理集体内部矛盾,做好后进生转化。

  消极竞争激化和突现后就表现为集体内部矛盾。班主任在处理集体内部矛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集体大局出发,培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识,促使学生问题以和解方式解决。

  同时,班主任要多指导班干部参与学生问题的调解处理,既能使学生之间增进了解与友善,又能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减少班主任直接处理学生问题时给班集体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   消极竞争的隐蔽状态就是集体内部的人员涣散与割据。对此,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干部要密切配合,通过适时召开相关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长期不懈、耐心细致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树立后进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为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后进生转化要求班主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客观评价后进生,二、转变教育观念,三、加强教师责任意识。我校在后进生转化方面要求班主任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同培养一名优生同样光荣”的意识,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档案内记录学生特点、转化过程、转化效果等,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八年级(2)班学生王宁在班主任刘玉老师的努力下,期中获得“年级进步最大奖”,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给班主任的信中该生写道:“回想往日,我天天跟着那些‘地痞’们打架、泡网吧,没个人样还自以为潇洒,是谁挽救了我?不就是你吗?以前上课总是心不在焉,考试永远是二三十分,是谁转化了我?不还是你吗?……”一个乃至几个后进生的转变,为这个班其他工作的起色奠定了基础,该班在期末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

  后进生是一个普遍现象,后进生转化牵涉到班级稳定和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爱心、恒心、信心和平常心。班主任要将其融入平常工作之中,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均成教育,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 用爱和信任来融合每一颗心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教师要真心爱护着班里的每位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平时经常表扬那些能关爱、帮助别人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加深,班级凝聚力增强。

  有时候班主任一次细微的关心、一声轻声的问候都会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激起情感的浪花,令他们终生难忘。只要班主任爱字当头,诚心对待学生,爱和信任就一定能融合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当中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这种力量就是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只要在工作中注意融合凝聚力、构筑凝聚力、引导凝聚力、激励凝聚力、维持凝聚力,就一定能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