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怎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怎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发布于:2020-08-23 01:03:08 作者:

怎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语:当前,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也较为淡薄。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故事教学法是最频繁的教育方法之一,作为幼儿教师,有必要思考如何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怎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怎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一、教师必须要明确故事教学的目标,把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传统意义上幼儿园故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较为完整形象地描述故事内容,以此来达到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同时,幼儿故事教学也是为了丰富幼儿的词语和语言知识,帮助幼儿积累语言,并通过故事教学达到启发和教育幼儿的目的。而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故事教学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方面独特的作用,要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作为故事教学的一个目标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

  时,要善于选择和添加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的故事内容。

  比如故事《飞呀飞》教学时,可以通过小动物从羡慕小鸟会飞,到想办法飞上天的内容,让幼儿明白梦想是靠自己创造的,以小动物的创新精神来鼓励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进行创造发明,对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意义。比如在故事《聪明的冠鸟》教学时,可以通过渴极了的冠鸟为了喝水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找到向瓶里投石子让水溢出来喝到水的办法,让幼儿明白积极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师要善于创造和故事遥相呼应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与故事相呼应的情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在生动化、形象化的情境中感受故事情节,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保证周围不要堆放与故事内容无关的多余物品,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还必须安排好幼儿的座位,一般情况下教师坐着讲故事,幼儿围坐半圆。这样有利于所有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言行举止,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再次,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与故事内容遥相呼应的教学情境。比如要讲天空和白云的故事,如果教师用图片教学,让幼儿观察发现了什么?那么幼儿发现的可能只是图片上静态的内容,而如果教师用视频或音乐辅助教学,幼儿不但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发言热情,还会发现一些动态的内容。也就是说动态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创造性的思考问题。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视听一体的优势,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幼儿故事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口述或一些图片、实物等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会限制幼儿的想象空间,而且长时间采用这种静态的教学方式,会减弱学生听故事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倡导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故事教学进入录像、视频等动态模式。

  这样一来不但给故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会让故事变得精彩起来。能让幼儿在声、像、形等不同的演绎方式中感受故事,会让他们耳目一新。教师在选择好故事内容后,可以采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生成动画效果,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创新编排,让幼儿发挥创造性编出新故事

  幼儿园故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听故事、讲故事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故事教学任务往往是随着幼儿能够较为完整的复述故事结束。这种教学模式下,幼儿的思维会被限制,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将会仅限于对故事内容的把握上,这会让他们形成固化的思维,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求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他们创造性地编故事。

  比如在《聪明的冠鸟》教学时,在幼儿讲述完冠鸟用向瓶子里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帮助冠鸟想办法,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冠鸟喝到水,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幼儿会积极思考帮助冠鸟想办法,而幼儿讲办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编排故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能力等都会被激发,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创新的过程。

  五、教师要善于用有效的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采用多角度提问方式。很多幼儿园教师都习惯采用单一性的问题方式进行提问,对于故事问题的描述往往比较单一局限,这会让幼儿的问题回答方式也变得单一,为了让幼儿开放性地回答问题,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提问方式,比如在看图读故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会问“故事中有谁”,可以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所看、所观。此外,教师要允许幼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回答问题。

  比如故事中小猫在蹦,当教师问“小猫在干什么?”时,有的幼儿会说“它在跳舞”,有的幼儿会说“它在蹦”,还有的幼儿会用一个蹦的动作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对于不同的回答方式,只要回答出了问题内容教师就要给予幼儿积极肯定的回答。通过鼓励幼儿多样化的回答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考。

  (二)教师要善于用启发式问题启发幼儿思维。幼儿的思维是需要启发的,教师递进式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对幼儿思维的启发可以采取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式,对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先从简单地判断是非性问题入手,让幼儿作出是或否的回答,然后逐步要向假设性问题过渡,比如问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督促学生去思考,去创造性的想问题,最后要试着问幼儿一些创造性问题,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创造性问题不要设置固定的答案,要让幼儿摆脱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为幼儿提供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结语: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抓住故事教学这个载体,改变传统的故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