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婴儿的早期教育

婴儿的早期教育

发布于:2020-12-05 06:46:47 作者:

有关婴儿的早期教育

  向婴儿学习,能更好的帮助他自主发展

有关婴儿的早期教育

  婴儿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胎儿期起步,婴儿期特别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

  人类个体的生命过程中有两个胚胎期:

  1、从受孕到离开母体,这是胎儿期;

  2、从出生到三岁是精神胚胎期,是心理发育的基础阶段。

  胎儿期是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在心理的发育上受到母亲的社会性的影响,这是素质教育从胎儿开始的理由。婴儿与其它动物幼仔相比特别稚嫩,很长时间离不开成人的保护抚养。由于婴儿出生时机体很不成熟,特别是大脑,这些都需要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发育。此时,成人的抚育观念和方式会对婴儿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婴儿期的教育实际上是指母亲的育儿观念和方式方法。

  俗话说,三岁决定一生,怎样理解这句话?出生正是人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婴儿生活的环境对他身体和他心理功能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婴儿出生时虽然已经具备脑部的基本结构,但大多数脑细胞尚未开始工作,它们是分散的,需要受到外界的刺激产生相互牵连、相互缠绕,形成神经网络才能发挥脑的功能。若是环境的刺激合适就能引发脑力活动,脑细胞在活动中逐渐地相互缠结处理外来的信息。环境中的信息丰富,激发脑力活动,脑细胞活跃,相互缠结的质量高、速度快,脑部发育发展良好。环境中信息贫乏或刺激的质量低劣,脑的发育就迟缓或出现偏差。脑部细胞的整个缠结过程70%至80%在三岁前完成。三岁以前发育的是脑后部的细胞组织,形成最基本而重要的信息处理结构。三岁的后脑的前头部分得到发展,将前阶段接受的信息形成的脑力活动进行高层次的操作,脑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三岁以前脑力活动的基本功能若未得到应有的发育,后来的训练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婴儿期良好教育对终生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一系列本能,这些是他的身体继续发展和心理功能发育的基础。新生儿表面看来很软弱,他的本能中却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促使他自主地发展,创造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精神生命(个性)。长期以来人们在抚育婴儿时对他的软弱普遍地重视,因而给予种种保护;对他自主发展的潜能却认识不足,往往在无意中伤害或抑制这种自主性,妨碍了婴儿获得应有的发展。因此婴儿期的教育关键在处理好给予必要保护和尊重自主发展之间的矛盾,把握好成人影响的质和量的适宜程度。更新育儿观念就是要明确婴儿是发展的主体,抚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婴儿自主发展;消除婴儿是不懂事可让成人随意塑造的想法。

  谁来帮助婴儿自主发展

  母亲是教育婴儿的最好的老师,母亲是帮助婴儿自主发展的主角,其他抚育者应积极配合,共同为婴儿创造一个有利于促进其自主发展的家庭环境。一般家庭在迎接婴儿出生时都很重视物质环境,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创设心理环境。家庭成员的性格、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心理氛围,尤其是对待婴儿的态度,抚育方式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对婴儿的影响特别重要,不可认为婴儿不懂事没关系。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对婴儿心理发育、个性形成的伤害往往不易觉察,但可能种下祸根。因为这时脑功能正在迅速发育,对外界的信息具有惊人的吸收力,不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会进入脑部的神经网络成为心理的一部分,伴随终生。由此可见,有利的影响会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害的影响会造成个性中的缺陷。

  为婴儿创造自主发展的环境

  母亲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了解婴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宝宝发展的具体情况。一般成人对婴儿身体发展状况都很重视,细心观察他吸奶、睡眠、排便等,及时调整抚养措施;但对婴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注意还不够。由于每个婴儿心理发展的差异比生理发展的差异更大,而且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母亲要在护理宝宝生理需要的过程中观察他心理发展的需要,给予满足,促进其自主发展。

  母亲通过观察发现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并结合育儿科普读物中关于婴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就可以考虑一个适宜宝宝发展的“育儿方案”,并与其他成人相互配合共同实施。

  婴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敏感期”,这时婴儿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省略,对环境中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会以惊人的激情吸收各种信息,轻松愉快地学会很多事情。然而这种内心活力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引发出来,创造丰富的环境就是提供适宜的刺激。由于婴儿心理发展中各个方面的敏感期不同,各个婴儿的敏感期也有差异,成人可根据婴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创设环境来诱发宝宝内心的活力的自主表现,细心观察这种自主表现的迹象,并用恰当的方法给予支持促进其发展。由此可见母亲可以在帮助婴儿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把自己培养成研究型的教育者。

  不要看轻了婴儿的能力。在抚育的过程中,让我们向婴儿学习,帮助他自主发展,让他的精神和身体都蓬勃地生长。

  法国的婴儿早期教育

  一、尊重人格

  在中国,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刚过1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亲子教育。法国很善于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然后主动地去做。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因为他们明白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意味着他们把孩子当作是一个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

  二、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立能力

  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国的孩子都会回到自己的房间,他们清楚地知道那是自己的空间,在自己的空间里自己是自由的。他们怎么装饰自己的房间,怎么玩,都是自己说了算。这就培养他们的自由和个性。法国的父母们认为,让孩子们明白自我独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人性的基础。

  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过对文化艺术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生活。遇到困难的情况,他们不是无条件地为孩子排除困难,而是让孩子们自己面对困难,想办法自己解决,从而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和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孩子明确自己的想法,父母们不惜辛苦给他们创造条件,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独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三、有创意性的感性

  法国被称作是热爱艺术的国家,他们的婴儿早期教育都是围绕着感性教育来进行的,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进行美术指导上。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艺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课程都和艺术有关。不仅如此,在一般人的家庭里,比起其他的玩具,更多的是手工制作用的材料;为了使孩子们随手就可以画画,墙上贴有很多可以绘画的纸张,或者是在家里到处都是绘画用的工具。因而,他们看见一幅画,就能谈到其配色、素材、明暗、构图等等,而且能够说出对画的感想。

  心理医生指出,法国的幼儿园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意性,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鼓励孩子们把感觉到的和看到过的表现出来,同时也尽可能地使孩子们通过联想找到感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父母在这其中作用是,比孩子先走一步,在前面拉一把,再站在孩子的后面推一把。

  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一 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牛奶。”你在外面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回到家,妈妈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

  二 周末带宝宝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三 宝宝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宝宝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出现儿童心理问题。

  四 宝宝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性格,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也非常大,相信父母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因性格问题而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注重教育的同时,父母们不妨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住最好的时机,塑造最好性格从小开始,让宝宝每一天都能够快乐、自由、健康的成长。

  如何开发宝宝的想象力

  在婴儿教育中,开发、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很重要。宝宝天生就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作为父母,要善于合理引导宝宝的好奇心,从而挖掘宝宝的潜能。宝宝的想象能力对宝宝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宝宝的想象力越发达,宝宝就越容易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去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物品替代

  在生活中,当一种东西缺少时,引导宝宝去思考有没有别的东西来替代它。找到的.替代物越多,越能表明宝宝思维的流畅性。可以和宝宝玩假装游戏——当护士。在准备“演出”道具时,妈妈突然故意说:“哎呀,没有针筒怎么办?”宝宝自然会去找用来当针筒的东西,如筷子,圆珠笔。又比如,妈妈假装要炒菜,对宝宝说,如果锅铲坏了,用什么炒?让宝宝为你想出替代的工具。在游戏当中,只要宝宝能找到替代物,都要适当地加以肯定、表扬。

  2、反其道而行

  父母可以提出一些反常规的问题让宝宝回答,让他张开想像的翅膀,开动思考的机器。比如,妈妈说,如果天空下的不是雪,而是白糖,会怎么样?宝宝肯定会说,太好了,有糖吃了;妈妈又说,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白天只有黑夜(或没有黑夜只有白天)会怎么样?如果汽车像鸟儿在天上飞会怎么样?如果车轮子是方的会怎么样……“如果”后面的“怎么样”,就交给宝宝的想像力去天马行空地驰骋啦。

  3、列举

  用一些常见的家庭用品来开发宝宝的想象力,让宝宝举一反三,想出物品的其他用途和功能。比如,用毛巾给宝宝洗脸时,妈妈问:“毛巾可以用来洗脸,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宝宝答:“用来洗澡,擦脚丫。”“还有呢?”“当抹布擦桌子,当围巾围脖子,当枕巾睡觉,当绳子拉,当玩具扔,当棉被给布娃娃盖……”宝宝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像范围就越广阔,越能体现思维的新颖和灵活性。

  以上这些内容对开发宝宝的想象力,促进宝宝潜能的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对家长们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潜能有所帮助。

  打呼噜的宝宝不可爱

  在婴儿教育阶段,如果看到你的小孩子睡觉打呼噜,并且呼吸的时候还张着嘴巴,淌鼻涕等症状,不要以为这是孩子可爱的行为,而是要注意一下,因为这很可能是你的宝宝生病了。这些都是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表现,短期影响不大,但长期不予治疗会产生小儿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凸出、唇厚及缺乏表情等后果。

  陈先生的女儿两岁半了,每天晚上都不能安心的睡觉,最多睡两三个小时,睡觉的时候还张着嘴巴呼气,口中还“噗、噗”有声,不时翻动身体。孩子发育的也不好,母亲的睡眠也跟着大受牵连。来医院检查后,发现其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做了手术后,孩子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而今年准备上小学的小雨,经常鼻子不通气、流鼻涕,被小朋友们笑称为“鼻涕虫”。奶奶带着去医院看了好几次都说是鼻炎,吃了一大堆药也没见好。经医生诊断后确定,小雨的病也是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因为它们会阻塞鼻腔后端的出口,造成分泌物在鼻腔大量的堆积,不易完全擤出,而残留的分泌物长期堆积会刺激周围的黏膜,造成分泌物增多,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患儿极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且每次呼吸道急性炎症发作都会使鼻部症状加重。

  小儿经常打呼噜易致颌骨变长

  心理咨询中心专家介绍,小儿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淌鼻涕、耳朵发炎、总清嗓,这些症状往往易被家长忽视,可是这些看似不严重的症状都是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表现,短期影响不大,但长期不予治疗会产生小儿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凸出、唇厚及缺乏表情等后果,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医。

  耳朵反复发炎 腺样体肥大是罪魁祸首

  有些儿童,“感冒”后易出现耳朵疼、听力时好时坏甚至耳朵流脓的情况,反复针对耳朵用药,仍每年发病。专家大家,正常耳部引流通畅时是不会出现此类情况的。大部分患儿都是因为肥大的腺样体阻塞了耳部和咽部相连处的咽鼓管口,或者妨碍了咽鼓管口的软骨活动,影响其通气及引流,造成中耳炎反复发作。这种情况,解决病因才是关键。

  儿童常清嗓也要警惕扁桃体肥大

  部分患儿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会造成鼻阻塞,分泌物增多,此类患儿常有咽部异物感,经常清嗓企图清除咽喉分泌物,或常有“百日咳”样呛咳,说话时也因缺乏鼻及鼻咽腔共鸣,声音死板而无音调,呈鼻塞性鼻音。这种情况,也都要考虑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家长要带儿童去医院及时治疗。

  3岁看到老,教你3岁前的婴幼儿交际能力!

  一出生

  发展特征

  宝宝想听、想看、对照顾者的的表示如逗他(她)、抱他(她)、微笑做出点头、摇晃的回应。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并报以微笑,同时以蹬腿和摆手表达快乐。

  照顾者的对策

  要与宝宝建立“对话”联系,这样会激励他(她)的“问话”。比如,你要多和宝宝的皮肤接触,多看着他(她)并对视而笑,多和他(她)说说话。在宝宝对世界的第一印象??喂奶中,通过奶瓶和妈妈的乳房来让他(她)享受快乐,同进体验这最初的社交接触。

  16~24周

  发展特征

  宝宝要与外界沟通的兴趣更大,不甘寂寞,如一个人独处或玩玩具他(她)就会哭,还常常发出么么、叭叭、达达等各种声音,或以假咳嗽和咂舌声来吸引人,他(她)会摸着妈妈的脸表示问好,而且总是粘着妈妈或让妈妈抱紧他(她),见到熟悉的人也报以微笑。但见到陌生人就转过脸表示害羞,甚至害怕地大哭起来。

  照顾者的对策

  尽可能地陪宝宝,和他(她)一起唱歌,做有节奏的游戏及玩玩具。模仿宝宝发出的各种声音,如果宝宝只是听反应不热烈,请你制造出一些奇特的声音:在婴儿床上挂风铃让他(她)听清脆的金属声,摇小铃铛和搓纸张,也可以放些轻音乐,以此鼓励和激发他(她)学发声的兴趣。

  经常把陌生人介绍给宝宝,让他(她)有时间习惯他们。

  28~36周

  发展特征

  宝宝很想表达自己,经常以哭闹、叫喊、咳嗽及嘴里吹泡泡等方式来引人注意。如果有另一个宝宝和他(她)在一起,他(她)会看着人家并伸手去摸,36周大时抓对方的衣服或抢人家的玩具,很想和别人做游戏。

  照顾者的对策

  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相互触摸,多玩碰触游戏。

  对于宝宝伊呀学语发出的呢喃声,你要尽可能去模仿,这样发出的声音作答,会使宝宝很兴奋,就像拿到了一个新玩具,为了得到应答,宝宝会更积极地学发声。同时你还要发出别的声音等宝宝的回应,以此让他(她)认识声音与人的沟通作用。

  37周~1岁

  发展特征

  宝宝已经有了一点幽默感,他喜欢让别人笑,而且能记得一些社交礼仪,比如“再见”,并且知道和妈妈分别时要亲吻。这时你如果拿走他(她)的玩具他们会很生气。

  照顾者的对策

  经常笑出声来赞许宝宝的行为。游戏时多欢笑,讲故事多讲笑话,以此来发展他在社交中的幽默感。

  让他(她)多和别的宝宝或者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有意地演示社交礼仪,比如与别人分别时,要让宝宝与之挥手道别,你要离开宝宝时,一定记住亲吻他(她),回来时要向他(她)问好。

  12~15个月

  发展特征

  宝宝很喜欢参加社交聚会,他(她)会倾听别人的谈话,同时自己也能说一两个有意义的词。比如“不要”等。在各种活动中他(她)试着对别人有所帮助。当听到“不”后能停止自己做的事。

  照顾者对策

  尽量让宝宝参加各种社交聚会,而且要让他(她)感觉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比如聚餐时把宝宝的高脚椅摆放在餐桌边,而不坐在大人怀里,各种场合要给宝宝一个看得清的好位置。让他(她)习惯和别人在一起,开始教他(她)说“谢谢”。

  15~18个月

  发展特征

  宝宝对家里人、宠物、洋娃娃表现自己的爱,喜欢注视大人们的行为并模仿,喜欢社会集会,在大人做家务时或是穿脱衣服时能帮上点小忙。

  照顾者的对策

  让宝宝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培养他(她)助人为乐的本能,尽可能将别的孩子介绍给他,当宝宝对别的孩子、亲戚、宠物及洋娃娃表现出爱和关注时要及时表扬他。

  18个月~2岁

  发展特征

  为了让你注意他(她),宝宝常会做出这些举动如抓你的手臂、撞你、故意做出格的事和不服从你,但他(她)和别的宝宝一起玩时却能改变自私行为,与之和谐并很少争吵。

  照顾者的对策

  在宝宝寻求你的关注时,及时给予爱的回应,当他(她)拒绝服从时,可采取让他(她)分心的方式避免不愉快发生。

  多给宝宝提供与别的孩子交流的游戏(如团体游戏)机会及各种有助于一起玩的玩具,及时表扬他(她)与别人和谐相处和分享玩具的行为。

  2岁~2岁半

  发展特征

  宝宝想要独立,很想和别人分享玩具或其他东西,一起玩时经常充满敌意,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照顾者的对策

  开始教宝宝社交的基本礼仪,如要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和别的孩子有矛盾要用温和方式解决,及时表扬他(她)为此做出的努力。

  多玩一些要把东西给别人的游戏,从中学会与别人共享。

  3岁

  发展特征

  宝宝变得更独立了,但也更能容纳别人了,当别人痛苦时,他(她)有同情心,能和别的宝宝及大人建立起友谊。

  照顾者的对策

  尽可能赞赏他(她)对别人不自私、大方,有爱心的表现,鼓励宝宝和多个小朋友做朋友,继续强化与人分享的行为,由此引发他(她)慷慨的品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母婴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