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1 14:54:17 作者: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汇编9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训练幼儿的跑、跳、攀登、平衡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游戏所用轮胎清洗,消毒后,用油漆漆成五颜六色的样子。

  三、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去参加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大家每人滚动一只轮胎入场。单、双手滚动或推动都可以,幼儿自由探索动作,过程中一直伴有轻松的音乐。

  2、游戏练习

  青蛙跳:将轮胎摆成两直排,大家从第一个轮胎圈里往第二个轮胎圈里跳。要求;半蹲、两腿弯曲,两手臂用力前后摆动,起身向前跳跃,落到前面的圈里。全部幼儿跳过所有的轮胎才算完成。

  步步高:要求幼儿爬上三层的小山,先爬上第一层,往下跳,再爬上第二层,往下跳,最后爬上第三层,往地面跳。跳的要求同上。

  风火轮:大家 爬过小山,坐上风火轮。就是两个轮胎扎在一起的大圆筒。两名幼儿做或趴在风火轮内,用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滚动风火轮,让其在地面上滚动起来。

  3、结束部分

  放《运动员进行曲》,大家进入了动物王国运动场,幼儿自由作动作。注意安全。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学念儿歌,使幼儿认识并记住目的字,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认字的兴趣。

  准备:水果图圈、录音机挂图

  重点:认识目的字

  难点:记住目的字

  过程:

一、观察图片

  1、 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 图上画了什么?

  3、 你用过录音机吗?在什么时候用的录音机?

  二、学习儿歌

  1、 今天我们要学一则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录音机。

  2、 老师念儿歌

  3、 我们今天学的儿歌叫什么名字啊?

  4、 有没有谁听清楚了,儿歌中录音机是怎么唱的?(写字、认字)

  5、 儿歌中的我家有台什么东西啊?(写字、认字)

  6、 录音机能干什么?(写字、认字)

  三、游戏:认字

  1、 老师这有许多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2、 现在啊这些水果要和字宝宝交朋友了,看看谁先跳出来了?

  3、 苹果一跳就跳到了这里,看看它和哪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先集体念再个别念)

  4、 生梨一跳就跳到了这里,一起告诉我它和哪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先集体念再个别念)

  5、 桃子、葡萄、菠萝同上

  6、 看看黑板上是不是有许多的水果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采水果的游戏,我要请坐得好得小朋友上来采水果,下面的小朋友看看他采的对不对。

四、分组活动

  我们每个组都有6个小朋友,现在请在自己组里找坐在你旁边的小朋友,和他成为好朋友。然后请你将黑板上的这些字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再请你的好朋友读给你听。

  五、学念儿歌

  1、 跟读儿歌,老师读一句,小朋友读一句,要求伸出手指跟着老师的棒子,边读边指。(2"3遍)

  2、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儿歌,要求边读边指。(2"3遍)

  3、 请个别幼儿读儿歌。

  4、 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将儿歌念给其他小朋友听,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中班教案 篇3

  课题:学习8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认识8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有8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8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小羊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8只不同的小动物,有8节车厢的火车或有8棵小树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8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8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3、游戏:坐火车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4、游戏:排队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8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是认识8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顺序性和方向性。设计过程有三个环节,环节设置及课程难易程度符合大部分幼儿的年龄特点。环节中幼儿操作部分居多,积极性及参与性颇高,幼儿基本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教具新颖,准备充分。在坐火车和住高楼的环节中,幼儿能理解序数的意义,即第几。但是,活动中发现,幼儿对于序数方向性的把握不够完善。左右、上下等空间概念还有待提高,出现方向模棱两可的教学反馈。有个别(2-3)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虽然积极举手,但上台操作后总是出现错误,归根结底还是方向的错误。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因首先明确方向,让幼儿开始时就对方向有清晰地认识,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概念。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体验诗歌内容的科学趣味性,感受诗歌的情趣。

  2、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了解诗歌句式特点,尝试用替换部分词的方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我看见……颜色的……"描述自己的发现。

  2、物质材料准备:绿色玻璃纸若干,彩色玻璃纸若干,画有天空、小猫、蛋糕、手套的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操作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认识玻璃纸,并拿着玻璃纸自由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问:绿色的玻璃纸真奇妙,看一看,你们看到了绿色的什么?

  (2)幼儿拿下玻璃纸,看一看,说说有什么变化。

  (3)幼儿想一想,为什么一会"到处都是绿绿绿",一会"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后半部分内容,体验诗歌的情趣。

  2、欣赏诗歌,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借助图片朗诵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诗歌里说了几种绿色的物体?分别是绿色的什么?你还听见诗歌里说了什么?

  (2)借助图片,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诗歌。讨论:这首诗歌要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很有趣?

  (3)隐退部分图片,幼儿完整朗诵诗歌。

  (4)隐退所有图片,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诗歌。

  3、经验迁移,学习仿编诗歌。

  (1)师幼一起分析诗歌句式特点,个别幼儿仿编诗歌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集体朗诵。

  (2)幼儿玩各种彩色的玻璃纸,尝试替换颜色、物体仿编诗歌。

  (3)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附录:多彩的世界(诗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玻璃纸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朗诵诗歌,并尝试用“瓢虫停在**上,变成**”的句式创编诗歌。

  2、体验创编诗歌的乐趣,产生爱瓢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瓢虫指偶人手一个。

  2、儿歌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今天有一位昆虫朋友来到了我们班做客,它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谜语就知道了:身体圆圆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

  2、教师出示指偶:你们猜对了,就是小瓢虫。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有关瓢虫的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听。

  二、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㈠学习诗歌第一段

  1、出示背景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沿着玫瑰小路,不知要去哪里?来来来,停在我的手指上,一动也不动,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吧!

  2、你听到刚才小瓢虫停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⒊那瓢虫的脚步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沿着什么小路来的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⒋教师再次朗诵诗歌第一段。

  ⒌根据诗歌内容提问:瓢虫的脚步是什么样的?匆匆是什么意思?沿着什么小路?(老师根据幼儿回答,用诗歌内容总结)

  ⒍现在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把这段诗歌说一说。

  ㈡学习诗歌第二段

  ⒈教师出示第二段图谱:看,这次瓢虫又来到了哪里?谁能用和第一段诗歌里的句子说一说。

  2、那瓢虫这次停在了哪里呢?看看老师的表演你们就知道了。

  ⒊师表演第二段诗歌后半部分内容。

  ⒋谁看懂了老师的表演,用诗歌一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⒌现在我们一起来把第二段诗歌来说一说。

  三、有感情的完整朗诵诗歌

  ⒈刚才我们说的这首是诗歌就叫《瓢虫》,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戴上指偶,完整的朗诵一遍吧。

  ⒉你们喜欢这首描写“瓢虫”的诗歌吗?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歌呢?我们再来试一试。

  ⒊幼儿再次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尝试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⒈瓢虫停在了我的手指上,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瓢虫停在了我的胸前,变成了一颗漂亮的纽扣,小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呢?变成什么?

  ⒉那我们把刚才创编的诗歌一起来看图念一遍。

  ⒊你还能想到小瓢虫停在哪里呢?会变成什么呢?现在戴上指偶,你和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对方听。

  ⒋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变成了什么?请你把它放进诗歌里,谁来试一试?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

  2、初步学习儿歌并认读字宝宝:陌生,理。

  3、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字宝宝,难点学习儿歌《我不认识你》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大范例,字卡,故事中人物,包裹,火车票,音乐《火车》及小鸟叫声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小动物走路》进场

  出示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红帽与小朋友打招呼。

  2、 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来我们小朋友玩,小朋友们猜猜是谁?我们向小客人问声好。

  3、 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红帽去看望住在……

  教师小结:小红帽有没有要陌生人的东西,有没有跟陌生人走,有没有轻信陌生人?

  教师:如果是你们遇到陌生人给你们东西要带你们走,你们怎么办?

  4,、儿歌教学

  教师:小红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欣赏儿歌1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不出声。

  跟读儿歌2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嘴巴轻声跟读。

  5.、字宝宝教学

  教师;今天小红帽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教师出示包裹)打开包裹拿出字宝宝教师教读后让幼儿认读。

  6、字宝宝找好朋友

  教师;现在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找找这首儿歌里面有没有我们字宝宝的好朋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字宝宝的好朋友了吗?它叫什么名字啊?

  幼儿:陌生 理

  7.、游戏;开火车

  教师:小红帽觉得觉得我们班小朋友很乖都没有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于是她想请小朋友玩坐火车的游戏。在玩游戏的前提要求拿到车票的'小朋友要读出车票上的字宝宝才可以坐上火车哦。

  8、活动结束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坐了小火车开心吗?还想不想坐火车啊?

  教师;好!那现在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去到更远的地方去。

  9、活动延伸;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绘画火车,玩具火车,积木拼搭火车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小木偶剧场,送包裹及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字宝宝,提高幼儿识字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述故事中能合理利用小鸟叫声的背景音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在开火车环节教师能提高自我的感染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2.能够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3.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

  PPT、教学资源光盘。

  活动过程

  1.谈话式导入

  通过播放PPT,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提问:

  图片上的小区怎么了?

  如果小朋友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

  简单总结:垃圾可以污染水源,破坏土壤,危害我们的健康中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

  2.继续播放PPT,欣赏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逐步引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认识图片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3.通过图片的引入,简单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带领幼儿认识其标志。

  教师总结:能被人们重复利用的,叫做可回收垃圾

  不能被人们重复利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4.请幼儿做“小小清洁员”,尝试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进行分类中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学习总结。(注意:废旧电池应该单独处理)

  5.活动延伸。

  (1)教育幼儿做一名小小清洁员,保护环境。

  (2)让幼儿感受整洁环境带来的美好感受。?

  小小清洁员活动反思

  有的地方卫生条件比较差,环境越脏人就越容易随便扔垃圾。有的幼儿吃完零食以后,乱扔食品袋的,有的随地吐痰的,有的拧鼻涕乱擦的等等这些毛病都是常见的现象,要保护环境卫生,就应该从娃娃做起,让幼儿从小就形成环保意识。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每天要接触的事情,也是他们比较有兴趣的,也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开心,乐于接受。在活动中,我先在教室里给小朋友讲解周围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并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小朋友感受周围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来爱护环境。然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小朋友们手带手套、用抹布抹自己的桌椅,提着水桶到校园里捡白色的垃圾、烟头、树叶、纸屑等,用自己的小手为周围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朋友们每个人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并且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都很感兴趣,都觉得自己能用自己的一双小手为大家做事,创造了一个干净的环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劳动是件光荣的事!

  这节课觉得做得不够的地方就是,没能给小朋友们一个一个的说出自己劳动后的心里感想的,给他们发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他们的记忆会更深,以后就不会那么轻易的乱丢垃圾了。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今后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监督检查,使幼儿懂得并自觉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延伸活动:1依班级幼儿能力表现,设置相关作业投置益智区,供幼儿练习;

  2家园配合:利用生活,游戏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8

中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幼儿能通过表格的形式做简单记录。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关心爱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1,不同的动物图片若干(外表特征主要为:羽毛、鳞片、毛发、壳)

  2,一张全体幼儿观察记录表。(以图呈现)

  3,故事《大头儿和小头爸爸-------小鸽子》书或碟。

  活动流程

  引起动机——歌曲的引入,集体教学----- 动物图片,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表格,小结-------故事教学-----故事《大头儿和小头爸爸-------小鸽子》书或碟。------活动结束-----延伸活动

  活动内容

  一引起动机:以上节课的《大自然的朋友》的歌曲引入,“小朋友我们除了人类是我们的朋友,在自然中动物和植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介绍几个可爱的动物朋友?

  二.主要活动

  1.拿出动物的图片,介绍它们是自己的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人类的外表一样吗?展示四种不同特征的小动物,请幼儿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名字,并说出它们和我们人类的外表一样吗?它们

  的外表各是什么样子?并找出它们外表不一样的地方。(毛、鳞片、毛发、壳)你有哪些动物好朋友?它们的外表有什么不同?

  2。在请幼儿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和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如:(孔雀有羽毛,老虎有皮毛,蛇有鳞片,蜗牛有壳等)

  3.教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动物图片,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手中小动物的外表是什么样子?

  4.仔细观察过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观察记录,将你的动物好朋友的外表是什么样的?记录在名字与图交叉的表格上,在对应的格子中打√。

  5.小结: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填写表格。(告诉

  幼儿如果你对这种动物不熟悉,请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多看看有关这个动物的书或资料,将正确答案转告老师)。

  6。今天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么多小动物,那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小动物啊?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如何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

  7.故事教学:《大头儿和小头爸爸-------小鸽子》大头儿子要在养鸽子的叔叔哪领养一只受伤的小鸽子,如果你是大头儿子你会怎样照顾小鸽子呢?小鸽子病好了,大头儿子不愿让小鸽子走,大头儿子这样做对吗?小鸽子会真正成为大头儿子的朋友吗?剩下的时间老师就将这个故事

  放给小朋友看,请小朋友看过之后,回家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爸爸妈妈大头儿子

  是如何关心爱护小鸽子的?小朋友听过这个故事,以后要怎样关心爱护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8.活动结束。

  9.延伸活动:说一说,面对人类伤害小动物的事情,(如:有的餐馆把小动物端上餐桌,打小鸟等)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