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4-06 12:54:15 作者:

【精华】小班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教案锦集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易皱、易湿、易坏。

  2、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活动准备

  图书角、每人一本图书、故事录音、纸、每人一张、水盆每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故事:《小图书的哭声》,听第一段。

  听完后提问:小图书为什么哭?图书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

  二、小实验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将纸握在手里,幼儿发现纸用力握会皱稍用力纸会撕破。

  2、幼儿操作

  每人一张纸,每组一只盆,幼儿将纸放在水里发现:纸会浸湿,湿的纸更容易破。

  三、练习看图书

  1、老师示范

  轻轻地到图书袋拿图书,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看完后轻轻地放回原处。

  3、幼儿练习(个别)

  4、全班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四、放录音故事

  活动延伸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修补图书。

  2、开展爱护图书的竞赛,幼儿轮流当图书管理员,督促同伴认真看书,爱护图书,看完后放回原处。

  故事《小图书笑了》,听第二段。结束课题。

  活动结束:附

  故事《小图书笑了》:

  幼儿园小班的图书袋里的图书可多了,小朋友都喜欢看。有一天,老师走进教室听见“呜呜呜”的哭声,是谁在哭呀?老师找呀找,发现是一本小图书在哭,老师问:“小图书你怎么啦?”小图书说:“呜呜我好痛”老师又问:“怎么会痛的呢?”小图书说:“刚才是小朋友看我时把我弄疼的。”毛毛在旁边说:“是点点抢的”小图书说:“对,小朋友都喜欢我,可不知道怎样爱护我,这不,点点把我的胳膊拉断了。呜呜呜,好疼啊!”老师说:“对不起,我来给你治病吧。”“谢谢”“哈哈哈,哈哈哈”,“诶,是谁这么开心呀?”老师问:“是我小图书,我现在不哭了,因为小朋友都会爱护我,会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着看,我好高兴呀!”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水果歌

  设计意图: 《水果歌》这首儿歌以幼儿都熟悉的水果为题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并根据苹果、西瓜、葡萄和梨子这四种水果的颜色,创编一个句子,让幼儿了解问答式儿歌的节奏,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根据《纲要》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之一:“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幼儿对于这首简短的儿歌,比较容易掌握,并能将学到的知识“××水果红红的”××水果紫紫的”“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歌曲。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

  活动重点:学习创编儿歌。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颜色,反面有涂颜色)、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都吃过哪些水果?(幼儿回答)

  2、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位水果客人,我们赶快来看看它们是谁吧。

  二、编儿歌《水果歌》 1、(出示没有涂颜色的苹果图片)

  2、师:这是谁?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幼:红色)

  3、师:你们都同意苹果是红红的吗?那我们赶快来看看那吧。(教师将苹果翻过来)

  哇,苹果真的是红红的啊!苹果苹果红红的。

  4、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幼儿说出苹果苹果红红的)

  5、(教师出示没有颜色的葡萄)同上进行创编

  6、(教师出示没有颜色的西瓜)同上进行创编

  7、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自己看着图片进行创编了哦。那我来个更厉害的,比比哪个小朋友的小脑袋动的最快。

  8、师:什么水果黄黄的?(请幼儿举手进行回答)并引导幼儿用xxxx黄黄的句式回答

  9、师、今天老师请来了黄黄的梨子。

  10、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会看着这些图片创编一首这么好听的儿歌。老师啊给这首好听的儿歌取了个名字,叫《水果歌》。接下来我们一边拍手一边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三、游戏:水果歌 1、师:刚刚我们念的这首《水果歌》还可以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2、师:这个好玩的《水果歌》游戏是给聪明、能干、会听口令的小朋友玩的。你们是这样的小朋友吗?

  3、师:等下老师会发给你们每人一个水果图片挂在脖子上。游戏开始后,老师会提问。如果老师说:“什么水果红红的?”那脖子上挂苹果的小朋友就要马上站起来拍手说“苹果苹果红红的”。脖子上不是挂苹果的小朋友要不要站起来?(幼:不要)

  4、游戏进行数遍。

  四、延伸活动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也可以把它编进这首好听的《水果歌》里。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编,玩一玩。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激发幼儿的生活已有经验,为下面的创编做好铺垫

  用开放式的提问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帮助幼儿巩固、加深对儿歌结构的整体印象

  以趣味性的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结构的整体印象,并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让幼儿了解更多水果的颜色,引导幼儿学会举一反三。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感受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最后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2. 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初步了解物体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形状特征。

  活动准备:

  草地背景图、老公公、老婆婆、桌子、凳子、南瓜、房子、杯子、被子等贴图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当中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吗?

  还有哪些东西是方形的呢?

  师:生活当中有好多圆形的东西也还有好多方形的东西。今天,徐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和圆形方形有关系的。

  二、 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好,就这么定了,那分就分吧!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分家是什么意思吗?

  师:分家就是老公公和老婆婆要分开来住了,他们用的东西也要分开来了呢

  师:你知道老公公要分什么形状的东西?老婆婆要分什么形状的东西呢?

  幼儿:老公公要分方的东西,老婆婆要分圆的东西。

  2. 讲述故事,一边出示图片

  师:那请小朋友再来听听看刚才的故事,你们要听清楚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了哪些东西呢? 故事名字就叫《方脸和圆脸》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出示老公公老婆婆)

  师:你们看老公公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老婆婆的脸是什么形状的?

  3. 讲述故事,一边出示图片

  师:老公公个子高高的,挺瘦——那分就分吧!(黑板分开)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要分家了,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来帮帮忙,一起来给他们分家吧!

  4. 幼儿操作分家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说一边将东西分给老公公老婆婆。

  5.讲述故事

  师:老公公站在院子里说,凳子是方的归我。老婆婆说:钉子是圆的,我得把凳子里面的钉子都给取出来。

  (出示破凳子图片)

  师:哎呀,凳子都坏了。

  教师一边出示被子一边说故事:

  师:被子是方的,但是被面上的花纹是圆的。你们说该怎么分呢?

  师:好好的一条被子破了,好可惜啊!

  师:你们看,房子是方的,但是窗户是圆的。你们想:老公公老婆婆还要继续分家吗?(幼儿回答)

  师:如果房子分了以后,房子还能住吗?

  6.讲述故事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再相互一看,他们会发现什么呢?

  师:你们看,老公公的脸是方的,但是他的眼珠子是圆的。老婆婆的脸是圆的,但是她的两颗门牙是方的。这还要分吗?

  师:哈哈,老公公笑了

  呵呵,老婆婆也乐了!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不分了,不分了,我们不分家了!(把房子合拢了)

  师:看到老公公和老婆婆不分家了,老公公老婆婆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高兴吗?

  师小结:原来故事里面有的`东西是圆的,有的东西是方的。他们是不能分开的,就像老公公和老婆婆不能分开一样。

  三、 完整欣赏故事

  师:我们再来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方脸和圆脸》

  教师讲述故事

  四、经验延伸

  师:除了故事里面,有的东西既有圆的又有方的,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东西呢!

  师:徐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既有圆又有方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比如:火车,它的车厢是方形的,它的轮子师圆形的。如果没有了方形的车厢,火车就不能开,如果没有了圆形的轮子,火车也不能开了。

  比如:电脑,它的屏幕是方形的,它的底座是圆形的。音响是方形的,按钮是圆形的。

  比如:洗衣机是方形的,它的门是圆形的。

  小结: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就像好朋友一样紧紧地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呢!

  请你们回去以后再在找一找有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吧!

小班教案 篇4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ri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都愿意当司机。所以我设计了一节游戏动《汽车开来了》,、通过乐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初步学会按角色表演游戏,懂得简单的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初步学会按角色表演游戏,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及已录好《汽车开来了》的音乐,供音乐游戏时用。

  2、 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自制的人行横道线、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出示红绿灯标志,引出谈话主题: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怎样做才能不会发生危险?(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小结: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穿马路时要看清红绿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斑马线是行人过马路的交通标志。引导幼儿说说在生活中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

  2. 欣赏歌曲《汽车开来了》,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组织幼儿讨论歌曲内容:歌曲里唱了什么?有哪些交通规则?(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

  3. 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编配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游戏“开汽车”

  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请幼儿跟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2、分组游戏

  教师当交通警察,出示红绿灯,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拍手伴奏。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然后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生活中轮子无处不在,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幼儿的玩具车、滑板车、轮滑鞋,幼儿园的餐车、家里的行李箱等上面都有轮子。轮子既带便利,也带乐趣。小班幼儿很喜欢玩带轮子的玩具,但对轮子的特点和作用不甚了解。为此,我组织了这一活动,具体环节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感知、探索轮子的多样性及其会滚动的特点。考虑到如果给幼儿投放带轮子的玩具,幼儿可能会关注玩具本身而不是轮子,因此,我直接投放了材质、大小、花纹不同的轮子,以利于幼儿直接感知轮子的多样性及其特点。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轮子的作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是“玩中学”。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玩“推箱子”的游戏,亲身体验推不同的箱子有不同的感受,从中发现省力的原因是轮子在起作用,从而在玩乐中达成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迁移经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贴近生活经验的探究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幼儿容易理解和学习的。因此,我组织了寻找带轮子的物品和观看其他带轮子的物品的课件的活动,以期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讨论,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感知轮子的作用。活动结束,我还引导幼儿巧用带轮子的箱子收拾材料,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目标:

  1.感受轮子的多样性,探索发现轮子是圆的、会滚动的。

  2.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3.喜欢玩轮子和带轮子的物品,对轮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带轮子的玩具。

  2.材料准备和场地布置:

  (1)各种材质、大小、花纹不同的轮子分散放在活动场地中间。

  (2)六个大小相同的箱子,其中三个是有轮子的蓝箱子、三个是没有轮子的绿箱子,把它们摆放成一排,对面8米处画有终点线。

  (3)各种带轮子的物品。

  过程:

  一、自主玩轮子,感受轮子的多样性,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1.自主选择轮子玩。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轮子,你们先选两个自己喜欢的轮子找个空地玩一玩吧。

  (教师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并说一说轮子的外形特征。)

  师:你的轮子和其他小伙伴的轮子一样吗?和小伙伴交换轮子玩一下,比一比、看一看它们哪里不一样。

  2.交流感知轮子的多样性和特点。

  (幼儿将轮子一字排开摆放在教师面前,然后呈半圆形坐在轮子周围。)

  师:这里都有些什么样的轮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本领?

  师():轮子的样式有很多,材质、大小、花纹也会不同,但都是圆圆的,可以滚动。

  二、游戏“推箱子”,探究轮子省力的原因

  1.使用有轮子的和没轮子的箱进行游戏。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坐到箱子里,一名幼儿推箱子,看看哪些组快、哪些组慢,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游戏后幼儿交流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知轮子的作用。)

  师:刚才哪几组小朋友先到达终点?哪几组小朋友后到达终点的?

  师:你推箱子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快?为什么会慢?哪种箱子更加省力?为什么会省力?

  (引导幼儿自己寻找答案,发现更省力的箱子的秘密。)

  师():原来带轮子的箱子推起来又快又省力。

  2.交换玩“推箱子”的游戏,再次体验带轮子的箱子省力的感觉。

  (教师可引导先到达终点的幼儿不一样的感觉。)

  三、找一找生活中带轮子的物品,知道轮子的广泛用途

  1.寻找并操作活动室里带轮子的物品,进一步讨论轮子的用途。

  师: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哪些物品带有轮子?轮子有什么用处?

  2.观看生活中其他带轮子的物品的课件,体验轮子的广泛运用。

  师:你还见过哪些带轮子的物品?让我们来看看视频。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有很多物品都会用到轮子,带轮子的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种种方便和乐趣。

  四、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将没有轮子的箱子和各种轮子放到带轮子的箱子里推出活动室,进一步体验轮子带来的方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