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15 21:39:34 作者:

有关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按照皮亚杰学派的观点,对数的认识属于儿童逻辑—数理经验,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非物体本身,具体来说幼儿对于书概念的认识来源于计数活动。

  我们经常看到在平时幼儿能熟练地唱数,他们会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儿歌,但会唱数并不等于他们已经理解数量,如数到“5”,报出的总数常常会是“6”,其实这是幼儿不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是集合的总数,不理解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幼儿学习某些概念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依据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题,设计了“听声音数糖”的活动。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采用的默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活动中更添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多一”或“少一”,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开展。这也是此活动中的一个创新点。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知道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

  2、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感知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并能在游戏中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难点:对于孩子来说,第二个游戏是有难度的,因为要把默数的结果记在心里然后再去站板板是有一个过程的,老师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孩子错了,如果遇到有错误可以当场验证,帮助孩子理解站板板的意思。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经验准备:

  在此次活动前孩子们要知道什么是默数,并有过练习作为基础。

  四、活动过程

  玩法一: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我们要比比看哪组的孩子最棒。

  小朋友必须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才能大声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的是几颗糖,并要及时验证)

  五、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大声站起来回答

  【此游戏主要是让孩子熟悉游戏玩法和规则,学习默数,并在游戏中通过检验,反复感知和理解最后一个数词是代表一个集合的总数】

  玩法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的板板,上面有数字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

  (老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孩子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这次游戏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3、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就可以了。

  【默数是中班上期孩子不常用的数数方法,但因为其具有“神秘性”,所以幼儿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听完数字后不能马上报出答案,而是要捂住嘴巴等到命令后才能去踩相应数字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玩法三:

  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更加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扔了几颗糖,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要跑道比这个数字多一的板板上,站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她哦。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一”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细听声音。

  2、老师说“开始”,小朋友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第一则玩法让孩子熟悉了规则和玩法,第二则玩法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那是否可以在第三种玩法中让孩子尝试体验“多一”或“少一”的概念。整个活动贯穿着“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孩子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标志,感知“标志”会说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初步能根据常见标志的图案猜测含义,并尝试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现。

  3、激发了幼儿对标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标志图片、课件《各种各样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1、游戏:看运动标志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动作。

  2、 讨论分享常见的标志,并了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展示调查表《各种各样的标志》。

  “你认识哪些标志?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泛谈)

  (2)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标志?

  幼儿园、马路上、商场等等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标志,只要用亮眼睛去发现就一定会看到。

  (3)为什么这些地方都要有标志呢?

  3、看课件《逛商场》,进一步熟悉常见的标志。

  部分标志重点解读:卫生间标志、垃圾桶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

  集中讨论:这些标志没发出声音,怎么帮助大哥哥的?

  (小结:标志就像一个会说话的警察一样,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4、游戏:每个幼儿选一个标志,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做一做动作。

  四、活动延伸:

  以后你看到标志会怎么做?

  小百科:标志(logo,又写作标识,二者读音都是biāozhì),是生活中人们用来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明特征的记号。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让幼儿知道西瓜清凉、解渴、多吃西瓜好。

  活动准备

  1.大西瓜一个。(刀子、盘子)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神奇的口袋(口袋里放着西瓜)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藏着一个神秘的好朋友,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教师:现在老师就让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猜它是谁。

  (让幼儿摸一摸,说说摸上去的感觉,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观察西瓜现在老师就把它请出来。

  1.看!它是谁啊?它是什么形状的?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让幼儿搬一搬,试试沉不沉。

  三、讲故事:大西瓜和小老鼠

  1.图片:太阳高照,小老鼠在路上走。

  提问:看看,谁走在路上?

  2.图片:小老鼠在姥姥家大口大口吃西瓜。

  提问:小老鼠在做什么?

  3.吃完西瓜,小老鼠说了什么呀?

  4.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小老鼠又热又渴的时候吃了西瓜有什么感觉?

  四、品尝大西瓜

  1.切西瓜,观察西瓜里面的颜色。

  2.幼儿品尝西瓜的味道。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活动内容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 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3. 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评价 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非知道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开展了中秋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小百科: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喜欢不同的水果,喜欢吃水果。

  通过看、摸、闻感知不同的水果颜色、大小、味道不一样。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一个不同的水果、篮子、垫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6’

  兔子妈妈的果园里长满了果子,我们去帮助提妈妈收果子吧。

  (带领幼儿到果园收果子,要求找到一颗果子就来排好队)

  二、认知水果:5’

  你摘到的是什麽水果?看看你的是什莫水果是什莫颜色的?

  摸摸它感觉怎样?(粗糙和光滑)

  闻闻你的水果有什莫味道?

  三、分类:4’

  老师拿起一个橙子就吃,引发幼儿问题:要拨皮吃的。

  你的水果怎麽吃?(带皮的和洗干净直接可以吃的。)

  将拨皮吃的和可以直接吃的放入两个不同篮内。

  水果有很多的维生素营养,我们要多吃水果。

  四、探索:3’

  把一只苹果、和一只香蕉从中间切开,比较有什麽不同。

  有核的和没有核的水果。

  五、引伸:2’

  我把各种水果的图片放在区角活动中,请你帮助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我们正在进行的一级主题为“我自己”,结合秋天到了瓜果丰收,这一季节的丰富资源,进行了“多吃水果”这一二级主题的开展。通过这一主题帮助幼儿解决:什麽是秋天、秋天有什莫、为什莫要多吃水果等问题。这节课主要从感知体验入手,让幼儿初步的了解水果喜欢水果。为今后的探索作铺垫。

幼儿园教案 篇6

  目标:

  1.利用敲、拍、打、划等动作使纸盒发出不同的音响,模仿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音响节奏,并运用于故事配音中。

  2.幼儿能较准确地利用纸盒为动画片配上音响效果。

  3.幼儿在创作中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满足。

  准备:

  1.故事磁带《十个好朋友》《冬冬和亮亮》

  2.日常生活声音磁带

  3.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4.纸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感知纸盒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特点

  1.出示纸盒:提问:这是什么?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你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个别幼儿回答并演示

  (动词:拍、敲、打、划像声词:咚、哗、嗒、彭等)

  二、模仿故事中及日常生活中的音响

  1.这个纸盒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2.听故事磁带,教师现场配音

  3.提问:①老师,用纸盒在故事里模仿了哪些声音?②蹦蹦跳跳的声音节奏怎样?老师怎么模仿的?我们学一学。扫地呢?走路呢?抹桌子呢?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

  ①小朋友真能干,一下都学会了,你们会模仿别的'声音吗?听,这是什么声音?

  ②模仿各种声音

  提问:a.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b.我们怎么模仿呢?试试看

  (依次模仿:敲门、闹钟、马蹄、关门、跑步、走路、炒菜、拍球、拍灰)

  5.学习给故事配音

  1.小朋友真了不起,会模仿这么多声音了?你们想给故事配音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听可以给哪些声音?

  2.听故事。

  3.讨论可以配些什么声音。

  提问:①冬冬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给他配上声音呢?

  ②亮亮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配上声音呢?

  4.放故事磁带,师生共同配音。

  三、为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

  1.它们是谁?你们想给这些动画明星配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干了些什么?

  2.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教师提示人物的动作。

  3.讨论配音内容及方法:

  ①杰瑞做了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撞墙、被摔)

  ②汤姆做了些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洒水、被砸)

  4.练习幼儿快速反应,做游戏、听口令、快速给鼠与猫跑步的音响及其它音响。

  5.配音

  ①一半为杰瑞配音,一半为汤姆配音。

  ②交换配音。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都为动画明星配音了,成了“小小配音师”,你们想不想为其他的动画明星配音呢?我们下次再为其他明星配音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咪咪患红眼病的原因,知道红眼病会传染。

  2、学习处理眼睛异物的简单方法

  3、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有良好的用眼习惯。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白兔、小花猫的头饰、故事红眼咪咪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红眼秘密》激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小小白兔、小花猫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眼睛。

  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猫眼睛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倾听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问题去听故事,更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听故事的目的性)

  二、红眼病的原因及病症。

  师:咪咪的眼睛为什么红?妈妈的眼睛怎么也红了?

  小结:灰沙进了眼,不该用手揉,用脏手帕擦,这样会把细菌带进眼睛,使眼睛发炎,眼睛充血变红而且会传染。

  三、了解怎样避免红眼病。

  1)师:得了红眼病会怎样?该怎么办?

  小结:会流眼泪,怕光,还会疼,会传染给别人。要在家休息,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不用红眼病人用过的手帕,毛巾。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认识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懂得怎样保护眼睛,使幼儿能负责任的、有爱心的对待生活)

  2)师:灰沙吹进眼睛怎么班?(请大人帮忙,让泪水慢慢与灰沙一起淌下)

  四、内化迁移。

  师:你有什么保护眼睛的好办法?幼儿相互讨论。

  反思: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生活更加熟悉了,生活经验也更加丰富了,同时也很愿意将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

  在活动中,幼儿自由表达,相互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大家对红眼病的缘由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从而使幼儿更明了怎样去保护眼睛,这就是“生活教育不仅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更为幼儿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基。”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环境。

  2、动物及其食品小图片、房子图、笔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为小动物买礼物”理解序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1、自由探索:

  (1)引导幼儿以“到动物食品超市为小动物买礼物”的游戏形式到“超市”购物。(要求记住在什么颜色的货架上买到货物的)

  (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

 2、交流讨论:

  (1)师:为什么买同样的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师引导幼儿发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3)幼儿分组交流:讲讲自己是从哪个方向数第几格中买的东西。

  (二)游戏“给小动物送礼物”,巩固认识序数。

  1、以“将超市买到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引题。

  2、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3、师请一幼儿说说你买的东西(动物食品)是给谁吃的?它住在房子的哪一层,哪一个房间?并认识房间号如第一层第五间用“1-5”表示。

  4、幼儿分组操作:将食品礼物送给小动物

  (1)要求将小动物的房间号写在礼物卡上,然后送到房间。

  (2)引导幼儿互相检查纠正操作结果,教师巡视

幼儿园教案 篇9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铃儿响叮当》教学反思。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表现了孩子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因为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后来逐渐演变成圣诞节等节日歌曲,深受人们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教学反思《《 铃儿响叮当》教学反思》。

  现在这首歌曲在我国广泛传唱,尤其在圣诞节的时候,在一些商店和西餐厅经常播放这首歌曲。因此当我播放这首歌曲时,有部分学生能跟着音乐哼唱,而且表情很快乐。所以说有部分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课的开头,我还用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圣诞节属于西方节日,和我国的春节一样隆重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的后段呼应开头,同样用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在圣诞节,人们除了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圣诞大餐、装扮圣诞树、互赠圣诞礼物外,还唱好听的歌儿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让孩子们从中明白,中国的春节也好,西方的圣诞节也好,共同之处都是家人朋友团聚、增进感情的节日。在我讲了这首歌曲的简介之后,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唱兴趣。学唱歌曲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学唱前半部分旋律,在这一部分旋律中,前三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有一个附点音符和两个后十六分音符,而且每个乐句结尾音高呈上升趋势,学生初步学唱时掌握不好节奏,在反复指导后才唱好。然后第二部分的旋律大部分学生都听过,跟着音乐就能学唱下来,效果较好。这首歌曲的总体学唱效果很好,学生都能以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整节课要学习完成的内容很多,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音乐情感的体验都比较丰富。这节大容量的课也使我获益良多,有了新的突破。

幼儿园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菊花,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

  2、学习用交叉、粘贴、折、卷、撕、剪等技能创作菊花。

  3、愿意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活动,体验表现美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菊花盆景若干,制作菊花的图示。

  2、KT板制作成的背景图一张,上面粘贴了三种范例菊花。

  3、事先布置三组操作台:彩纸、彩带、纸杯等材料;剪刀、双面胶带、油画棒、记号笔等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菊花,感受秋天的美丽。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呀?(菊花)

  师:这儿有许多美丽的菊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引导幼儿从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来讲述菊花,充分感受菊花的美丽。

  (二)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制作菊花的材料,并以提问的方式介绍每一组的操作材料。

  2、出示图示,引导幼儿讲述制作菊花的过程。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重点讲述彩纸菊花的制作:将长条形手工纸对折打开有一条印痕,每条手工纸交叉贴在印痕处,花瓣就做出来了,再剪个圆圆的花心贴在中间,最后用记号笔卷卷花瓣就行了;彩带做菊花和用手工纸做法一样,只是最后花瓣是撕出来的。(难点是对折后交叉粘贴成菊花的花瓣。)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1、提出操作的常规要求:(卫生、安全等)

  2、重点指导彩纸、彩带制作菊花,提醒幼儿可以边看图示边制作。

  3、提醒幼儿用卷、撕等动作技能使菊花的花瓣弯曲,使菊花更好看。

  (四)讲评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欣赏、评价。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体验创作活动表现美的乐趣。

  师:菊花展上的菊花开满了,大家快来看呀!你最喜欢那一朵呢?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做了几种材料的菊花,其实还有许多材料也可以做菊花,比如橘子皮(出示橘子皮做的菊花),那么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做呢?请小朋友好好想一想,下次我们带来在区角里做,好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