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7 22:03:41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集合8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做影子游戏,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初步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影子》画面、课前玩过踩影子影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游戏《手影》,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是怎么变出来的?原来影子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方向出现在身前、后、左、右。

  二、欣赏画面

  出示《影子》画面,请幼儿观察。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到图上有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他们是在什么时候?

  4、你是怎么知道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

  5、教师小结。

  三、欣赏童谣。

  1、在我们的阅读树“念儿歌、读童谣”里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幅图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出阅读要求:安静阅读,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看完后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3、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6、7页,进行自主阅读。

  4、老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提问:“请小朋友猜猜儿歌里的好朋友是谁?”

  四、复习儿歌《停机场》。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天气越来越热,烧烤店里煽火的扇子成了孩子们在游戏中拿来玩的道具。许多孩子特别喜欢这面扇子,拿起来给自己一边扇一边说“真凉快”!但是由于投放的扇子比较单一,而且数量很少,孩子对各种类型的扇子了解得还不够,故设计了本次活动,了解扇子有很多漂亮的外形,并能给人们在夏日带来丝丝凉意。

  活动中除了让幼儿看看说说以外,有一个折纸扇的环节,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对于折纸接触的比较少,用折纸的方式进行做扇子,对幼儿来说比较新奇有趣。但是折扇子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在活动中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与及时地指导,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扇子,知道扇子可以使我们变得凉快。

  2、尝试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

  活动准备:

  扇子的图片、手工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不同类型扇子的名称

  1.夏天到了,天气可真热,快点帮我想想办法,怎样让我凉快一点吗?(吹空调、扇扇子、吃冷饮)

  过渡语:是呀,天气那么热,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人们身体变得凉快,少出汗。

  2.我们已经知道有许多好办法可以使自己变得凉快一点,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件宝贝——扇子。(观看不同的扇子图片)

  3.看看这些扇子有些什么形状?(圆形、方形、扇形)

  4.介绍不同类型的扇子的名称,你喜欢哪一把扇子?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扇子的形状原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扇子都能给我们带来凉快,而且也很漂亮。

  二、讲解示范——知道扇子的折法

  1.老师示范折纸扇

  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一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一把纸扇就折好了。

  2.请个别幼儿上来学一学,做一做。

  3. 用折好的纸扇扇一扇,感觉到凉快了吗?

  三、幼儿折纸——按照扇子的折法折出扇子

  1.提醒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

  2.引导幼儿认真、仔细的折纸。

  四、玩一玩——谁的扇子最凉快

  和同伴一起玩玩扇子,看看谁的扇子扇起来最凉快,快点试试看吧?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热带鱼的各种形态和丰富的色彩。

  2.尝试用手掌印、棉签添画的方法表现热带鱼,进一步了解宣纸的吸水性。

  3.注意不弄脏衣物,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有关热带鱼的录像或图片。

  2.国画颜料、图画纸、宣纸、棉签、排笔等。

  活动过程

  1.播放热带鱼课件,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热带鱼的形状和色彩。

  教师:你看到热带鱼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身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

  2.师幼共同讨论热带鱼的画法。

  (1)幼儿比较图画纸与宣纸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宣纸的吸水性。

  ①教师:今天我们要用宣纸作画。你们看看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一样?

  ②师幼共同实验:用蘸水的排笔分别在图画纸和宣纸上按住不动,数5下后看变化,了解宣纸的吸水性特征。

  (2)幼儿尝试用手掌印出热带鱼。

  ①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宣纸上印出手印,并用棉签添画上眼睛,引起幼儿的印画兴趣。

  教师念儿歌:小手小手真能干,颜料盘里蘸一蘸,按一按,变出小鱼真好玩!

  ②师幼共同讨论:哪里像热带鱼的尾巴?哪里像鱼鳍?哪里像热带鱼的头?

  (3)根据幼儿的意愿,教师用棉签添画出爱跳舞的水草。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l)幼儿边念儿歌边印画,教师启发幼儿用单手印出不同方向的热带鱼,并用棉签添画上眼睛。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在印画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4.集体欣赏评价,结束活动。

  (l)教师:你最喜欢哪条小鱼?你觉得它在于什么?

  (2)教师:看一看哪些小朋友画完后身上最干净?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成语故事,能够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对成语故事感兴趣。

  2、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蛇”(长脚蛇)的图片一张。

  2、幼儿用书22~23页。

  3、挂图《画蛇添足》。

  4、语言磁带。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活动难点: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1、出示“蛇”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你认识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蛇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看法。

  (2)蛇为什么会长脚呢?这里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画蛇添足》。

  2、结合挂图讲述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知道什么叫门客吗?引导幼儿说说门客的意思。

  (2)门客们得到一壶酒,他们商量要怎样分配这壶酒?

  (3)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吗?为什么?大家再听一遍故事。

  3、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为什么先画完蛇的人却没有喝到酒呢?引导幼儿说说其中的原因。

  (2)你觉得他应该喝到酒吗?为什么?

  (3)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还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了我们无论做如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活动反思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在进行到总结寓意的时候,我以幼儿的口吻设计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美丽的季节,孩子们喜欢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下玩耍、做游戏。春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有小花、小草和小树,有蜜蜂、蝴蝶和燕子。通过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以后,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了春天的季节特征,更加喜欢春天了。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唱唱跳跳,表演的欲望较强,他们很乐意用自己的歌声和身体来表现春天的美丽事物,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春天的美,尽情地表现春天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美丽春天的感受。

  活动名称:

  春天来了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尝试学唱歌曲。

  2、学习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春天美好的事物。

  活动准备:

  1、已经了解了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如:嫩绿的柳树枝条在随风摇摆;燕子和蜜蜂。蝴蝶都飞来了;小草发芽了;春雨轻轻的下等等。

  2、《春天来了》的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

  老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幼儿倾听一遍。

  2、幼儿说说听到了歌中唱些什么?小鸟们聚在一起干什么?(说说小鸟们的心情)小鸟们还送给我们祝福呢,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春天来了,你们开心吗?为什么?

  3、接着再听一遍歌曲录音。

  4、老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再倾听歌曲《春天来了》录音一遍,听后可以让幼儿简单地讨论听歌曲后的感受。

  2、让幼儿跟着歌曲录音数拍子,熟悉旋律。

  3、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四、进行表演

  1、根据歌曲的内容自己自由地做表演动作。

  2、请几位动作做得较好看的幼儿上来示范,大家跟着做。

  3、你还能用什么好看的动作来表现美丽的春天呢?(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尽情地抒发对春天美的感受。)

幼儿园教案 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巩固认识8、9、10,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准备:

  1.红、绿、黄灯笼分别为8、9、10。

  2.活动室内拉几条线,让幼儿挂灯笼用。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灯笼,让幼儿点数每种颜色的`灯笼有几个。

  2.找3个幼儿当挂灯笼的队长,每个队挂哪种颜色的灯笼,通过猜教师扣在讲台上的数卡确定,先猜对的优先挑选。

  3.队长挑选队员,队长出题。比如说:接数,队长说6,幼儿说7则中选。

  4.挂灯笼。每个队员拿一个灯笼,每队站成一行先报数,然后开始挂灯笼,每队由队长挂,队员递灯笼,每挂好一个灯笼,旁边的幼儿(观众)说出挂好x个,x添上1是x,还剩几个灯笼未挂。

  5.指导幼儿做练习。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小朋友、荷叶、荷花、莲蓬各有多少个,在小朋友和莲蓬之间一一对应连线,比较多少,数数每个莲蓬上的莲子有几粒,在最多的莲蓬旁画勾。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甲型流感,知道其传播途径及危害。

  2、加强自我保护,预防甲型流感。

  3、明白流感并不可怕,建立战胜流感的信心。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广泛收集网络,报刊,影视等关于流感的图文资料。

  2、洗手、开窗、戴口罩等相关的动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甲型流感。

  谈话:在地球上,有一个叫墨西哥的国家,前一段时间,那里的人们过得很不好,原来,有一个叫甲型流感病毒的在那里危害着大家。(播放介绍疫情的视频)

  (向幼儿介绍这种病还没有药可以医治,而且会传染。)

  幼儿讨论。甲型流感为什么那么厉害?它是怎么传染的?

  二、甲型流感

  1、甲型流感这么恐怖,你们害怕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甲型流感呢?

  (勤洗手,勤开窗,人多地方我不去,出门戴口罩,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2、如果病毒来到我们的身体里,你要怎么办?(及时就医,要到正规的大医院)

  我们身体有一支叫免疫系统的军队,他们会勇敢的和病毒作战,保护小朋友。怎样让这支军队变得更加强大呢?

  幼儿学习五做到:做到睡眠充足,做到摄入安全丰富的营养,做到锻炼身体,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做到避开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用只纸巾捂住口鼻。

  3、甲型流感非常凶猛,你们知道预防的方法,现在还怕不怕?小朋友非常勇敢,让我们一起战胜流感!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小朋友,想一想》,了解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问答的形式学习儿歌,并根据这种问答的形式,尝试仿编儿歌。

  3、体验学习做各种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物毛绒玩具:小兔、大象。

  2、背景图,一些动物图片:兔子、长颈鹿、蛇、猪……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初步熟悉儿歌的主要内容

  1、老师说谜面:“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2、幼儿自由猜测,老师对幼儿的答案不做任何评价。

  3、老师提问:“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你们听: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1)老师出示大象图片,师生观察大象的特征,教幼儿学习儿歌的后半段。

  (2)鼓励幼儿大胆地念,用亲亲小动物的形式表扬念的好的幼儿。

  4、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儿歌的后半段。

  二、幼儿与教师用问答的形式,朗诵儿歌

  1、老师完整的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老师问,幼儿回答。

  3、幼儿问,老师回答。

  4、老师适当提高速度对幼儿进行问答念儿歌,提高幼儿的兴趣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老师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仿编问答儿歌。

  2、老师:“猜谜活动真有趣,你们想不想再来玩猜谜的游戏呢?下面我先看图来问,你们猜,看谁能用儿歌中的对话来回答我。”

  3、请幼儿自己看图创编问句和回答句子。

  4、师生共同看图完整地念儿歌。

  5、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仿编儿歌,然后,集体完整地念仿编的儿歌。

  四、念儿歌,玩游戏

  1、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我说前面的问题,大家猜一猜,然后学做小动物的样子。

  2、教师用儿歌的语言说每一段的前两句,幼儿猜测并说出后面的两句,在学一学动物的样子。

  3、听音乐学做小动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