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中班《等号和不等号》教案

幼儿园中班《等号和不等号》教案

发布于:2020-10-15 05:43:31 作者:

幼儿园中班《等号和不等号》教案

  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等号和不等号》教案

  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间的数量关系。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培养幼儿清楚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点卡(一组数量一样多,一组数量不一样多),符号“≠”“=”各一个,数群卡。

  学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数群说出其数量。

  2、看点卡感知数量。

  (出示图一)问: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呢?

  3、认识等号。

  问:怎么让别人知道红点和绿点一样多呢?(出示等号,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符号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间距离一样宽”)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就表示一样多、相等的`意思)。

  4、感知等号的用法。

  现在老师把等号放在红点和绿点的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10个红点和10个绿点一样多)。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教师带领幼儿读)

  5、认识不等号。

  (操作点子)问:去掉1个绿点,还能用等号吗?为什么不能?不一样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出示“≠”,引导幼儿观察)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不等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二、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看图摆放“等号”或“不等号”。

  2、幼儿集体检查。

  3、教师摆放数群卡,幼儿说出应该放等号还是不等号。

  三、教师小结“等号”、“不等号”的用法后结束本次活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