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12-26 20:58:38 作者: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汇编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汇编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

  2、借助对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来操作小图片,理解歌词,通过观察大图片上炸开的泡泡唱准休止符。

  3、在学习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图人手一份,大图一张。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小图:“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儿、藤儿也喜欢吹泡泡,谁会是他们吹出的泡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一张图。”幼儿拿出小图,“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图,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贴在问号的地方。

  2、幼儿贴。边放乐曲磁带。

  提问:“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小草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谁是藤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

  3、倾听歌曲。“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拿好图谱,可以边听边指。”

  4、看小图跟着音乐念一遍歌词。

  5、看大图,师范唱。“老师来唱一唱。”“这张大图与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一个炸开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炸开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儿学唱。“你们能不能唱?炸开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样吗?停中间和停后面一样吗?看你们能不能唱出来?

  8、将贴上去的小图揭下来,幼儿唱。

  9、唱后半段。这幅图我们还有什么地方没唱到?

  10、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起来唱。“有没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图,你们看着第二段的图,能唱出来吗?我跟你们学学。

  12、谁能介绍你们是怎么学会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样的地方。”

  13、你们能将第一和第二段连起来唱吗?

  14、利用演唱组合来唱。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

  老鼠画猫

  二、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理解歌词,初步学唱儿歌。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出来。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学唱《老鼠画猫》这首儿歌,难点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四、活动准备:

  1 请幼儿了解猫的一些知识。

  2 音乐《老鼠画猫》,黑板,粉笔,猫的画像。

  五、活动过程:

  (一)、歌曲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游戏导入 小朋友会念《小老鼠上灯台》吗?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聪明的你们可以一遍念,一边模仿小老鼠哦。(教师带领幼儿念《小老鼠上灯台》)

  (三)、基本部分

  1.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鼠听到猫的叫声就吓得滚下灯台了? 幼:…(老鼠害怕被猫吃掉) 师: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猫呢? 幼:…(幼儿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 师:我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是关于小老鼠的愿望的。仔细听一听,小老鼠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做的?(教师播放一次歌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整理成为歌词)

  3.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请小朋友认一认,图上画的是什么?(老鼠,画笔,猫,爪子,眼睛,胡子,腿,牙齿) 师:请你们看着图谱,和我一起念歌词。(教师教两遍,然后请幼儿看图谱完整的说出歌词)

  4.学唱儿歌 教师边弹琴,边清唱歌曲2~3遍,放慢速度,幼儿逐句跟唱。(重点教唱难重点句)

  5.请幼儿唱歌,教师画出猫的图片。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拿出画笔,一边小声的唱一唱刚刚学会的歌曲,一边将猫的样子画出来。

  附歌词:小老鼠 来画猫 哎呀 眼睛要画小 小老鼠 来画猫 小爪一定要画少 小腿要画短 胡子要画翘 牙齿一个也不能要 我们可以睡大觉 小腿要画短 胡子要画翘 牙齿一个也不能要 我们可以睡大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一切都在变(大班)

  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知道水有三态,实质上任何物质都有三态。通过幼儿能够感受理解的有趣的活动,把一些物质的溶解和凝固的过程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物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懂得操作规则,并学会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小实验现象;

  2、通过实验使幼儿感知到物质既能溶化又能凝固;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溶解和不能溶解的固体材料;纸杯和小勺每人一套;

  2、有关炼钢、制造玻璃制品和火山喷发的录像和图片;

  3、酒精灯一盏。

  活动一、什么不见了。

  1、出示各种固体饮料:奶粉、橘子粉、高乐高、咖啡等,让幼儿看看、闻闻,并谈谈怎样把它们制成可口的饮料?

  2、幼儿动手配制饮料:任意选用一种固体饮料,放在纸杯里,用小勺加水配制成饮料后供大家享用。

  3、讨论:为什么刚才的固体饮料都不见了呢?

  小结:固体饮料都溶解在水里了。

  4、想想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溶解在水里的?请幼儿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小结:皂粉、牙膏、药片、方糖等等,都是可以溶解的。

  活动二:它们也会变。

  1、出示铁块、石块、小玻璃瓶、石蜡等,说说他们能溶解吗?

  2、小实验:将这些物品放到水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感受。

  小结:它们在水里没有变化。

  3、小实验:将上述物品依次放到火上加热,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有何变化?

  小结:石蜡融化了,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变化。

  4、看录像和图片:炼钢厂里钢水奔流,工人将它冷却后制成钢锭;玻璃制品厂里工人在用液态的玻璃制作花瓶;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

  活动三:变去又变回。

  1、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将熔化的石蜡变成不同的形状?

  2、小实验:教师往小酒杯中倒入熔化后的石蜡,请幼儿放在水中冷却凝固,将石蜡倒出。

  小结:石蜡熔化后冷却又会凝固。

  3、小实验:将盛满浓糖水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糖水煮沸后结成小糖粒。

  小结:有些东西溶解后加热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效果分析:

  看着一个个“奇迹”从自己的手中发生,孩子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悦。“实践出真知”,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已经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活动延伸:

  在科学发现区投放更多的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

  《钓鱼的一天》是《东方娃娃》20xx.11绘本版,这本书没有一个字,但里面有许多有趣、幽默的`情节,我们把它投放到了图书区后,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常常拿着书一边翻一边说着故事的人物,因为故事中的情节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儿往往不能抓住主线完整讲述,为了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我就围绕该绘本设计了这节活动。以钓鱼大叔为主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从而掌握阅读的技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细节观察,了解绘本内容。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寻找和发现,感受情节的趣味性并能大胆表述,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关的图片。

  2、每人一本绘本《钓鱼的一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封面上有什么?(一位大叔和一只乌)猜猜这位大叔要去干什么?(钓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车上有鱼竿和小桶)好的,那我们就称这位大叔为钓鱼大叔吧。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钓鱼的一天》,我们j起来读一读。(幼儿齐读书名)

  二、观察细节,逐步了解故事情节

  1、了解钓鱼大叔。

  师: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钓鱼大叔骑着自行车,带上他心爱的鱼竿和小桶,去钓鱼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请小朋友们从书中仔细找一找,告诉我是在哪一页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轻轻翻。

  2、幼儿自由阅读。

  师:小朋友看完了吗?现在请你们说说钓鱼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请回答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请大家翻到第几页”。

  师:请你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2—3页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页。钓鱼大叔骑着自行车,他的前面是谁?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车?她能追上吗?钓鱼大叔会怎么做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钓鱼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乐于助人)

  (2)4—5页

  请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页,钓鱼大叔车子后面怎么坐了一位阿姨,这是怎么回事呢?好,你来说说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哦,原来是这位阿姨在追公交车,没赶上,钓鱼大叔看到了,热心地帮助了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钓鱼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乐于助人)

  (3)6—7页

  请大家翻到第七页。钓鱼大叔在和谁挥挥手?阿姨怎么不坐大叔的车了,她要去哪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火车站的?钓鱼大叔又去了哪里?(他进了一家咖啡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原来钓鱼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页

  从咖啡馆出来,钓鱼大叔继续往前赶路。他穿过街道。

  (5)1 0—1 1页

  现在钓鱼大叔到了哪里?(街心公园)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1 2—1 5页

  钓鱼大叔来到码头,他停了下来,他在看什么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鹅叼了一条鱼,他在想自己也能钓到这么一条大鱼,也可能是被小企鹅主人的训斥声所吓到)

  (7)1 6—1 7页

  这次钓鱼大叔到了哪里?(渔具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会进去干什么呢?(买鱼饵)买了鱼饵,钓鱼大叔高高兴兴地和渔具店老板再见。

  (8)1 9—2 1页

  钓鱼大叔一路前行,他来到了铁路边,刚好一列火车经过,他看到了谁?你觉得他心里会怎么想?是的,刚才他帮助过的那位阿姨在开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钓鱼大叔和这位阿姨认识吗?(不认识)是的,原本并不认识的两个人,因为钓鱼大叔的热心相助,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去帮助别人,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页

  钓鱼大叔来到了海滩上,他看到了谁?(红嘴鸟)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10) 24—25

  终于来到了海边,钓鱼大叔开始钓鱼了,红嘴鸟在干什么?(静静地等待)你觉得他会钓到鱼吗?

  (11)26—27

  钓鱼大叔终于钓上了一条鱼,他现在是什么心情? (高兴、开心)

  你是什么心情?(为钓鱼大叔感到高兴,终于钓到了一条鱼)其实我还有点担心呢,红嘴鸟正飞了过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语言《花园里有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2.尝试续编散文诗,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花园里有什么

  2.绘画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花园里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如,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3.教师播放散文诗,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三、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闻到些什么?

  (如听到布谷鸟的叫声、

  小溪在欢快的歌唱、闻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四、 画一画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们把它们画出来吧!

  2.幼儿操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园。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诗:

  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园里有什么?嘘--让我们仔细去寻找。

  太阳公公红红的脸膛,美丽的花朵张开了笑脸,

  青青的草地像绿色的地毯铺在花园里,

  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

  勤劳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着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