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

发布于:2021-05-07 19:53:43 作者:

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1

  首先我说说本次活动的选材:

  《鼓上的小米粒》是大班建构式课程《动感天地》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细细分析以后呢,后来我就把它定位为音乐教学活动,并重新设置了两个目标:

  1、在听听、看看、玩玩、唱唱中学习歌曲,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

  并且我把重点定位在: 感知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并能边唱边开心地表演。

  接下来,我说说本次活动的一些教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个自由表达呢,徐老师在跟我分析教案时也多次提出,并且我也紧记于心了,但今天的活动,我可能还是引导不够,给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机会不是很多。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视听唱、整首教唱法、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小鼓和米粒的游戏,让幼儿直观感受,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同时通过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和示范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启发性的提问。如: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怎么样?等。唱就是指幼儿的歌唱,幼儿通过欣赏老师范唱,然后把自己听到的一句唱给其他幼儿听, 再大家一起来学学.在反复的歌唱中理解歌词内容。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种是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指让幼儿在多次听唱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完整地唱一首歌,整体教唱能以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音乐感受,在反复的歌唱中进一步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第三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下面我再说说教学程序:

  一.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出示小鼓),是谁呀?(小鼓).小鼓知道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歌唱的可好啦,今天它也要给我们唱歌,你们听!小鼓是怎么唱的啊?(咚咚咚))——教师有节奏地拍打小鼓。

  设计意图:通过以不同的力度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为幼儿初步感知音的强弱作好一定的铺垫.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感受歌曲。

  师:小鼓说:我一个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请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块儿唱歌跳舞,我们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谁呀? (出示米粒)

  1、师:小鼓说:我来唱歌,米粒你来跳舞好吗?,并将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拍打,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拍打轻重引起的米粒跳跃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2、教师敲小鼓,并提问: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又要唱歌了,我们听小鼓这次唱得怎么样?-------- 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同样引出------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同时引导孩子们学小米粒跳一跳。

  设计意图:借助小鼓和米粒的游戏,让幼儿直观感受,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3、老师边拍打小鼓边范唱。(师:这个有趣的游戏还可以唱呢。)

  4、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用歌唱的方式回应给幼儿。

  5、看图谱有节奏地念一念。(大家听得真仔细,鼓上的小米粒说的是——教师指着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哇,你们也很想说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6、跟着琴声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鼓唱过歌了,现在我们邀请钢琴姐姐跟我们一起唱吧)

  A看着图谱跟琴完整学唱.

  B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用肢体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找寻自己身上的部位当作小鼓,和小米粒游戏.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学习学要分析

  我园目前正在开展《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生活化的实践》课题,在大班,我们主要以音乐欣赏为切入口开展音乐活动,小、中班我们主要以音乐游戏为突破口进行一些探索。此次结合大班《我想飞》的主题活动,我们设计了这节音乐欣赏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欣赏音乐,使幼儿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美,制定了此目标。

  1、欣赏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声。

  2、通过语言描述、倾听音乐以及身体动作的参与,体验歌曲和谐、舒缓的意境。

  3、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感受想象的愉悦

  三、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说出歌曲是柔和还是欢快等等。

  活动难点:——体会歌曲的带给自己的感受,根据歌曲身体自由加入动作。

  四、说教法:

  引导法,提问法,欣赏法,延伸法

  五、说过程

  《虫儿飞》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意境非常优美,里面的童声合唱给

  人感觉比较舒缓、柔和。这节活动我们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首次欣赏歌曲时,幼儿会萌发第一印象,对歌曲的旋律有个整体感知如:“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欢快的吗?”幼儿会说“优美的”“温柔的”“感觉象在睡觉”等等。接着,通过提问“它是大人唱的吗?是一个人唱的吗?”让幼儿了解这首歌是童声合唱的形式表现的。(这里用的是提问法,可以正确的引导幼儿对这首歌的旋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在第二部分,我们利用分段欣赏让幼儿理解歌词。在分段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倾听后说一说对这段音乐的感觉和体会,说一说歌词并且配合身体动作体验歌曲的意境。如第一段,我们这样提问:“歌里唱到了什么?”“谁来做个思念的样子?”请幼儿自由发挥身体动作体会歌词。在第二段中,我们请幼儿根据歌词来想象星星流累和玫瑰枯萎的样子,并感受这段歌曲中有点伤感的情绪。紧接着,第三段的高潮中,“虫儿怎么样了?花儿怎样了?虫儿还在继续飞吗?你觉得这只虫儿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让幼儿感觉到不管天黑,风儿怎么吹,小虫儿都勇敢的继续飞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这里运用提问法和欣赏法,让幼儿不但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更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歌词的内容. )

  第三部分,我们通过完整地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自由地加入身

  体动作来表现。在表现过程中,提倡幼儿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不拘泥于在座位的空间位置进行表演。在我们试教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在空地上表现,有的孩子就喜欢在座位上欣赏,嘴里还轻轻地跟着哼唱。这时候,作为教师,已经逐步地退出了带领幼儿欣赏的角色,而是让幼儿自己欣赏、体验歌曲。(这里是通过延伸法,让幼儿进一步加入动作,自己欣赏歌曲. )

  在第四部分,我首次尝试在这个活动中使用课件。我收集了几个关于《虫儿飞》的电脑动画短片,这个动画短片的画面比较生动而且很形象,基本上按照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通过这个短片的欣赏,我尝试对幼儿进行情感迁移,我提出了这些问题,如:“这个片子里的小人物东东,他在思念谁?他有什么愿望?他的愿望会实现吗?”等等,接着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回想一下“当你在夜晚很孤独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思念谁?你怎样让对方知道你在思念他?”使孩子们在欣赏之余,回想过去的情况,并想一想如何排解问题。这部分相当于是一个欣赏活动的小延伸,话题由歌曲转入了生活。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幼儿不会谈的很深入,但这是我一个大胆的想法。当歌曲再次响起时,幼儿会对歌曲有了另一番体会,相信他们再次表现时一定会和前面有所不同。(这里通过引导法,引导幼儿通过听,感知歌曲的内容,并用递进的提问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 )

  整个活动,我们综合了听、说、看,表演等形式,希望幼儿在活动中

  不仅欣赏了歌曲的意境,还有学习歌曲的愿望,我在不同班级试教时的切入点都不太一样,因此达到的目的与效果也不同,但在活动结束时,已经有部分小朋友会跟着音乐哼唱歌词了。

  当然,这个活动是我们对音乐欣赏活动的一次新的尝试,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专家和同仁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

  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

  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须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辨认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及姿势。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铃鼓、碰铃、响板、木鱼四种打击乐器,作为本班幼儿在活动前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在活动前我就启发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或到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辨认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这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和XO,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X。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些节奏型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开展的,因此把这一点作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协调的演奏。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音乐活动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了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能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孩子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第二种是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断地感受乐曲及其节奏。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

  特点所决定的,4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孩子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乐曲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我将每种乐器都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碰铃—拍手、响板—拍地、木鱼——拍腿、铃鼓——拍肩、这种身体运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律动,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在集体分声部演奏时,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集体演奏的效果,体会到集体演奏的和谐与快乐。从而增强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种是启发联想法,因为音乐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地与幼儿之间建构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达到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着重在引导幼儿学会进行探索性实践的学习方法中进行了指导和帮助。首先,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在开始欣赏乐曲的时候借助于语言暗示"仔细听,你会想到哪些快乐的事?"创设一个安静的能使幼儿聚精会神的欣赏音乐的环境。在学习节奏型的演奏时,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操作探索环境。其次,纲要中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地参与,自由的发挥,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请幼儿自选节奏型,自己选择用什么样的身体乐器,怎样来演奏,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奏等。由于节奏型较简单,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努力和探索能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适宜的速度,完成教学的重点。另外,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给幼儿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方法其尝试操作,并能观察到别人的尝试结果,这样既能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又能有利于幼儿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虚心的学习态度的养成。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程序

  教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情感体验导入课题,伴着欢快的兔子舞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跳舞,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谈话:"小朋友你们在跳舞的时候感到快乐吗?为什么?"幼儿可能会说"这首乐曲很欢快""因为和老师一起跳舞"等。教师接着引导"一首快乐的乐曲会让我们想到很多快乐的事情,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名字叫《拔根芦柴花》,它会让你想到哪些快乐的事情呢?"自然地进入活动的第二部分活动展开,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包含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整欣赏乐曲。(放音乐)听完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快乐的事情。第二环节探索性操作学习节奏型,在这个环节中我边播放音乐边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自由选择节奏型进行练习,在这里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身体的小乐器,如手、脚、腿等进行节奏练习,比如这一小节(出示节奏型示范)。教师提示幼儿尝试拍打每一组节奏型,在探索中掌握这几种节奏型的演奏。然后,教师将幼儿自由练习的节奏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节奏谱,根据节奏谱看老师的指挥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第三环节是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教师用语言引导:"刚才小朋友是从身体由下到上用了脚、腿、肩、头、手来演奏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换成用打击乐器演奏好吗?"请幼儿根据自己所选的乐器分组坐好,看指挥进行练习。教师用指挥来提示幼儿掌握好速度,明确哪一部分该自己演奏了,哪一部分是同伴该演奏的。在集体演奏中我会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反映,有针对性地请对节奏感知较好的幼儿进行指挥尝试,目的是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要让他们有突破性得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4

  一、设计意图:

  前一阶段小朋友们参加了"六一"义卖的活动,对买卖商品这一过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前几天,在带小朋友参观市场时,人们卖东西的吆喝声再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由此,我发现我们江南地区人们叫卖东西的声音中蕴涵着某些音乐元素,能够通过某种音乐活动来让幼儿进行体验,进行感知,这也是我园体验学习课程所倡导的"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的思想。所以我选择了《小货郎》这首音乐,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的目标:

  1、体验叫卖声音韵绵长、旋律上扬悠远的特点。

  2、学习创编叫卖词,大胆表演、表现叫卖乐音。

  三、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我始终以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体验活动的鼓励者、欣赏者,体验过程观察者的身份组织活动。

  让小朋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创编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更深的理解,体验全身心参与的美,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目标:

  1、体验叫卖声音韵绵长、旋律上扬悠远的特点。

  2、学习创编叫卖词,大胆表演、表现叫卖乐音。

  五、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

  2、幼儿已学过歌曲的歌表演。

  3、纸、笔若干。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上一次我们学会了一首歌曲,叫《小货郎》,今天我们就来玩“小货郎”的游戏,好吗?我们都是小货郎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来仔细地听音乐。(音乐响起,师生边表演唱边入室)

  (二)欣赏活动:(我们坐下来休息会儿吧,小货郎唱歌的样子真神气,表演得真好。)

  1、今天,我们是小货郎,那你们准备卖些什么好东西呀?(幼儿自由讲述)

  小货郎想要卖的商品品种很丰富呢。可是我们手里没有真的商品,哎,不如把它画下来吧,怎么样?

  在两边有纸和笔,大家画好了以后,比比谁最先回到老师身边。(老师指导:哦,你要卖xx呀,……)

  2、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要卖的东西,有xx,有xx,有xx……,那怎样才能让很远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卖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自由讲述)

  好,小货郎们说得很好,这些都是推销商品的'好办法,真正的货郎呀就是要带着自己的商品,再新村里,用自己叫卖的声音来吸引顾客,告诉大家自己要卖什么。

  现在你准备怎样叫卖自己的东西?(幼儿个别讲述)

  3、你们叫卖的声音真好,让我想起了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声音。有个星期天,我正在家里做家务,就听到远远地传来卖酒酿的声音,还有卖豆腐花的、买小馄饨的叫卖声,你们听到过吗?他们是怎样叫卖的?谁愿意来学一学?

  4、哟,我们真象小货郎呀,叫卖声音很响亮,音拖得很长,他喊的叫卖词简单、明确,所以大家一听就知道他在卖什么东西了,连很远的人也听得见。

  (三)创编活动:

  1、现在我们把自己准备的商品拿出来,学着真正的货郎来试着叫卖一下吧,看谁叫卖的效果好!(幼儿自由练习)

  2、现在,我们都是快乐的小货郎!那,想不想把自己编的叫卖词唱进歌里去呀?

  听,薛老师想把“卖衣服”唱出来。(老师示范)

  你们会这样唱出自己编的叫卖词吗,谁来试试?(个别幼儿尝试)

  xx唱的叫卖词真好听,我们再帮着他一起叫卖吧!

  (四)表演活动:

  1、我们是能干的小货郎,现在,我们来把自己编的叫卖词跟着《小货郎》的音乐完整唱一遍吧。

  2、唱得很好听啊,不过,薛老师说唱得好听还不行,要客人老师说你们唱得好听才行。谁愿意去问问客人老师,你们唱得好不好啊?

  3、客人老师说我们唱得好,那我们再唱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吧。

  (五)结束:

  我们再到幼儿园各个地方吆喝一下,让别的小朋友都知道我们这里有好东西卖,好吗?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5

  说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问答句的形式演唱歌曲《金色太阳》;

  2、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感应歌曲;

  3、通过活动,认知方位并尝试创编歌曲;

  4、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难点

  目 标 1

  重点

  目 标 2、3

  说准备

  (录音带 各色太阳图片 呼啦圈 黑板画)其中各色太阳图片和呼啦圈是这一活动准备中的关键和亮点,因为凭我们的感官,只看见太阳外表的颜色—红色,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片,可以帮助幼儿创编歌曲,突破重点:创编歌曲。同时用呼啦圈扮太阳,也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地方。

  说过程

  1、游戏

  通过游戏“找一找”,导入活动,让幼儿很快的投入到学习兴趣中来、并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2、进入主题活动时

  ①、利用教具(各色太阳)和播放录音,给幼儿直观的感觉,同时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

  ②、通过学习用身体某些部位感应歌曲节奏,这样可以边听音乐边完整地用肢体节奏演奏歌曲,达到目标2;

  ③、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分发给幼儿图片颜色、方位,通过教师问幼儿答、分组幼儿互问互答的形式,尝试创编歌曲;

  ④、利用呼啦圈扮太阳,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营造快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就注重让孩子们学唱歌曲,而忽视了孩子们创编歌曲的能力和想象力;仅限于用嘴唱、用耳听,很少把动作、舞蹈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为了让孩子们上课时保持安静,老师经常会采取拍手的方式,让孩子们也跟着拍。但孩子们拍节奏仅限于用手,对于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拍节奏,却很少。在这次音乐活动《金色太阳》教学中,我尝试用我学习到的粗浅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原理,结合《纲要》中提到的:“选材的内容既要符合孩子的现有水平,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让孩子们学习用身体的部位学拍节奏,用肢体语言打招呼,即兴创作等,通过游戏的方式,从而创设快乐的活动,营造快乐的气氛,引导幼儿快乐大胆地表现。综合以上因素,我就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金色太阳》。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教案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①,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①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在各种音乐软件、硬件等技术支持下,鼓励幼儿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重点:在听听、玩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教学难点:幼儿改编、创作《小星星的梦》

  解决难点的策略:多媒体辅助支持幼儿的创作活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边拍手边唱星星谱

  3、边拍手边唱五线谱

  [在活动中再度熟悉音乐主题。]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断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和表现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师生共同创作《小星星的梦》

  1、师示范创作,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幼儿改编音乐主题或变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部分幼儿创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边律动边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幼儿把前阶段美工活动“自制星宝宝”的经验迁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音乐软件的提供、小乐器的准备等等,方便幼儿即兴创作。]

  四、小结

  依托多媒体 上活幼儿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说明

  《小星星》是幼儿们熟悉和喜爱的一首歌曲。歌曲原来是一首法国童谣,音乐家莫扎特把它改编成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其中乐曲做了12次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小星星活泼可爱、变幻多端的模样。本节课的欣赏重点并非是莫扎特的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而是欣赏幼儿们自己变化创作的《小星星的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幼儿广泛 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

  在前一阶段幼儿已能熟唱熟奏歌曲主题了。我认为 对于欣赏音乐而言,熟唱(记)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一部作品的基本语汇,一个主题它蕴藏着节拍、节奏、音高、情趣等等因素。因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当幼儿跟踪着主题,思维才能真正活动起来,从而才能辨认主题在哪里再现了,它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特别赏析本节欣赏课中变奏曲式结构的乐曲,熟唱(记)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幼儿熟记了主题,才能辨析出主题的各种变化,这对音乐欣赏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8

  一、说内容

  《小红帽》的故事深受儿童的喜爱,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儿童喜闻乐见,善恶美丑昭然若揭。在欣赏故事之余,幼儿已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因此我选择了四段表现不同人物特点的乐曲,让幼儿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不同旋律,不同风格特点,并且在感受的过程中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二、说学生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非常活泼可爱,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表达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飞速提高,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会非常集中,但不会保持太长时间,为此,我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增加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跃性和趣味性,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三、说活动目标

  依据教学实际及课改精神,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感受乐曲的不同旋律,以及乐曲中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不同音乐风格,并且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兴致激发,使孩子们聆听感知,体验参与,模唱表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同时使他们初

  步明白惩恶扬善的道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感受各段乐曲的不同风格。

  活动难点:用动作来区分和表现音乐。

  四、说活动方法:

  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为保证他们的有效参与度,我主要采取情景表演、趣味激发的方法,以使此次活动愉悦、成功地进行。

  五、说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小红帽的故事和歌曲

  2.物质准备:课件(其中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森林狂想曲2》外婆;《波斯市场》一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

  一一猎人)

  3.人物头饰若干

  六、说活动过程:

  1、故事牵引,趣味激发

  上课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看一段《小红帽》的视频故事,由此引出孩子们谈论故事

  中的人物,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知的故事入手,调动他们积极思维,既习旧引新,又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孩子们的谈话中初步辨析了善恶形象。)

  2、音乐欣赏,层层递进

  在音乐欣赏阶段,我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一下整首乐曲,然后再出示幻灯片,结合人物形象分段欣赏,使他们感受到各段乐曲的不同。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再次欣赏——分段赏析这个设计流程是为了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使他们循序渐进的感知内容,不知不觉的进入活动中来。)

  3、激发想象,模仿人物

  在分段欣赏的过程中,我会引领孩子们走进情境,感知人物特征,分析每段音乐都像谁?为什么?并带着自己的想象学一学,做一做。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欣赏中模仿人物,既满足他们的活泼、好动、好模仿的心理,又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使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各段乐曲的不同风格。)

  4、分配角色,情境表演

  让孩子们根据音乐的欣赏所得,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教师与他们商量分配角色进行情境表演,但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求是明确的。

  (设计意图:通过商量分配角色,使孩子们知道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同时在角色扮演中使孩子们再次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5、唱游结束,趣味延伸

  在活动结束时,我会让孩子们带着大灰狼被打败后的愉快心情,伴着《小红帽》的歌曲,边唱边跳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是:以唱游的形式结束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以上是我对此次活动的预设,我会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带动,精心实施,保证其灵动生成,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谢谢!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雪花飞》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优美、欢快、动听、充满活力的歌曲。它讲述了冬天雪花跟麦苗生长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冬天麦苗盖上厚厚的雪花被睡大觉,春天雪化了,麦苗喝足水长得壮、获得大丰收的景象,歌曲是2/4拍旋律,中间的休止符部分演唱起来有跳跃感,听起来更欢快。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能力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3、情感目标: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抒发对小雪花的赞美。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把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热爱冬天感受大自然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了如下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下雪时、下雪后,田野里、麦田里的景象)。

  2、录音机、磁带、钢琴。

  3、白色纱巾若干。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视听唱结合法、图谱教学法、提问法、鼓励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讨论法、观察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环节一: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讲述故事“雪花和麦苗”,导入课题。随着清脆、悦耳、优美的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给幼儿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安定幼儿的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环节二:学习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雪花飞动作,进入下雪天的情境。

  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雪花飞》的乐曲模仿雪花飞的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轻柔、表情要放松。

  2、练习发声:着重练习休止符的唱法,要有节奏感。

  3、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首先,让幼儿看图片讲述,教师用歌词总结。

  接着,教师重点弹奏“咿呀呀德喂”的旋律,和幼儿一起演唱,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然后,欣赏教师完整演唱后,幼儿整首跟唱。建议幼儿用轻声演唱歌曲第一二段,表现麦苗睡觉的情景,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第三段,表现麦苗长高的喜悦心情。

  最后,让幼儿看幼儿用书,根据图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的起伏。

  (三)环节三:自由表演唱

  1、播放音乐,请一半幼儿选择一条白纱巾扮演雪花,另一半幼儿扮演麦苗,一起演唱并表演。提示幼儿用动作把麦苗睡和麦苗长的不同表演出来,表演出雪花飞时轻柔的样子。

  2、角色互换,再次表演唱。

  七、活动延伸

  到户外或者表演区,指导幼儿利用能飘动的物品做道具(彩带等),自编动进行歌表演《雪花飞》。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听辨乐曲,并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初步感知乐曲的结构式ABA,并感受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3]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懂得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教学准备:

  [1]小鸡律动音乐,教学音乐。

  [2]牛皮纸:若干张。丝巾:若干条。小圈:若干个。

  [3]图谱、故事

  [4]表演的道具:老鹰头饰、披风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扮演小鸡到森林去玩,好吗?去森林要经过走山路、过小河、钻山洞,你们准备好了吗?来来来,大家一起来。[音乐]

  [二]完整欣赏,听辨乐曲形象

  提问:1、你们听了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

  2、听出乐曲的速度变化了吗?

  [三]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用肢体和道具(牛皮纸)感受音乐速度的快和慢。

  1、音乐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用身体动作做出速度的快和慢

  3、出示牛皮纸,怎样让这张纸发出快和慢的声音

  [四]分段欣赏,表现乐曲形象

  1、听赏A段音乐.并告诉幼儿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第一遍: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幼儿听音乐相互观摩,用所创编的动作完整地表现乐曲。

  第二遍:学习进行表演,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鸡们愉快地玩耍。

  2、听赏B段音乐。告诉幼儿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第一遍:幼儿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老鹰和小鸡的表情表现角色心理。

  第二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情感。

  [五]讲述故事,借助图谱,听辨乐曲结构ABA。

  故事引入:引用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借助图谱:巩固乐曲结构。

  [六]音乐游戏,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

  师幼合作,生生互动。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始终保持愉悦状态。

  [七] 小结结束,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愉悦之后,体会到这节课带给大家的道理。

  师:“小鸡真勇敢,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宝贝,我们玩得真开心。哦!时间不早了,小鸡们,我们回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结束全课。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说课稿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