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1-08-10 11:46:06 作者: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分析]大嘴巴

  一、教 材 分 析 大嘴巴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 大嘴巴

  二、教 学 目 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

  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

  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

  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

  *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

  (张 欣

  [教案]布心小学赵爱琼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 折叠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 装饰 — 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 学习

  1、 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 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 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 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 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