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04 02:01:51 作者: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通过分类,让幼儿掌握家禽和飞禽的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家禽和飞禽的概念。

  2、 发展幼儿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若干张,动物的家背景图

  活动过程:

  1、 激趣导入

  以幼儿喜爱的唐老鸭形象引出课题,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2、 观看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 小朋友,如果你是唐老鸭你会怎样给动物分类?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给动物进行分类。

  (2)幼儿分组操作图片,尝试给动物进行分类

  (2) 各组幼儿互相交流分组的理由

  3、 引导幼儿总结概括动物的特征,形成概念

  4、 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分类调整。

  5、 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家禽和飞禽的有关知识

  6、 游戏:“动物找家”

  活动延伸:

  观看VCD《动物世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有关知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卡纸制作圣诞贺卡,增进孩子对圣诞节的了解。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懂得感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卡纸制作圣诞贺卡。

  2 ,学会感恩 。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贺卡,剪刀若干,卡纸若干,圣诞节音乐 ,塑料圣诞树一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围着圣诞树跳舞组织教学;

  2 ,出示圣诞树谈话导入。

  (1),圣诞节是哪一天?你是怎样过圣诞节的?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示范贺卡;

  2,教师示范制作贺卡并讲解方法;

  3,指导个别幼儿示范制作贺卡;

  4,全体幼儿制作贺卡,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作品;

  2,送贺卡

  (1),圣诞节快到了,你想把贺卡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们?

  (2),幼儿反馈;

  (3),个别幼儿表演送贺卡的情景。

  四,延伸部分

  回家把贺卡送给你想送的人

  教学反思

  优点:

  1,幼儿对圣诞节比较了解,因而对此活动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由于平时手工活动开展的较多,所以大部分幼儿完成起来较容易,效果好。

  3,体现了在玩中学的理念。

  缺点 :

  1,在活动中没有做到优差并顾,有忽略个别能力稍差幼儿的现象。

  措施;

  1,让能力较差的幼儿两人或者三人一组完成制作贺卡;

  2,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布置一个庆祝圣诞节的晚会,让幼儿充分融入节日的气氛中去。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太阳的光照和热量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通过采用观察、实验、绘画、记录等方法,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对太阳进行最初的感知和探索。懂得我们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的:

  1、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了解阳光照射与人的生活及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3、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的“工作”。

  4、能运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与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在自然角进行盆养种子的实验:空瓶子若干个;笔和纸等。

  活动一:阳光在哪里?

  1、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领幼儿观察寻找阳光照着哪些地方?

  2、让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在家中、在与大人外出游览时继续寻找阳光照着哪些地方?

  3、看图说话。

  出示有关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知道明亮的阳光来自太阳。太阳是个燃烧的大火球,发射出强烈的光和热,把温暖和光明带给我们。

  活动二:太阳公公的“工作”。

  1、观察自然角的盆养种子的发芽情况。如黄豆、绿豆等各类种子发芽,让幼儿感知光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将两盆黄豆芽分别放在近阳光的窗台上和不见阳光的阴暗处,每天浇同样的水。一周后观察生长情况:阴暗处的胚芽又细又黄,另一盆长得又绿又壮。

  讨论:两盆植物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3、看图谈话。

  (1)太阳照着庄稼:棉花开花,果树结果。

  (2)太阳照着动物:小鸟飞,马儿跑,海龟把蛋生在海滩边,埋在沙子下面,太阳晒晒,小海龟出来了。

  (3)太阳照着宝宝:宝宝要经常晒太阳,身体才会长得结实健康,有太阳,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小结:太阳就是这样不停地放着光和热,有了太阳,才有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活动三:太阳公公的脚步。

  1、请幼儿在空瓶中装上沙土,放在阳光下的空地上,一天中不移动位置。

  2、每隔3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它的影子。

  3、讨论:为什么瓶子的影子不一样?

  向幼儿简要说明太阳的运行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四:我们离不开太阳。

  1、谈话: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2、绘画:我喜欢太阳公公。

  3、互相欣赏作品。

  效果分析:

  太阳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有关太阳的知识确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幼儿自己亲自参与小实验与操作活动,就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所以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求知状态,感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

  延伸活动:

  1、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2、游戏:踩影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大班下学期,为了引导幼儿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便与小学生活相衔接,我在“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中设计、组织了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我们的一天”。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点。

  2.体会制作时钟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看整点。

  难点:制作时钟。

  活动准备

  1.自制种类不同大钟面三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真钟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1-12数字、纸制空白钟面、时针、分针(数量与幼儿人数一样)。

  3.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记录卡:7点钟起床、8点做早操、9点集体教学活动、10点户外活动、11点吃午餐、12点休息、3点起床、4点区域活动、5点放学回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时钟(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二、制作钟面、交流经验、熟悉钟面

  1.教师提供纸制空白钟面、数字1-12、指针等,让幼儿制作一个钟面。

  2.幼儿讨论:钟面上到底有什么?有数字,那么数字有几个,怎么排列?有针,那么有几根针,是一样的吗?

  3.教师引出从钟面而来得词语”顺时针”。

  “游戏中、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按顺时针顺序下棋’就是从钟面的排列顺序引出的。”

  4.讨论总结:钟面上的秘密(认识钟面)。

  三 、认识整点

  1.教师出示“早晨7点钟起床”的记录,请三名幼儿尝试拨钟。

  提问:究竟谁拨得对?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拿真钟拨到7点钟,让幼儿观察、比较。

  2.教师一一出示幼儿一日生活记录卡,让幼儿播出相应时间。

  3.总结:认识时钟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

  在认识时钟的活动中,以往我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这样的.:教师拿出一面钟,让幼儿看看上面有什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然后让幼儿看一个整点,观察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告诉幼儿这是几点钟。最后请幼儿拨整点钟。这样的教学活动,老师的主体地位是很明显的,幼儿是机械地学习。

  而在这次活动中,我以谜语引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诱发幼儿主动探索。材料有助于幼儿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钟面到底有什么?应该怎样排列?从而达到认识钟面、制作正确钟面的目标。在制作钟面的环节中,幼儿能充分调动已有经验,而教师引出的“顺时针”则适时地为幼儿提升经验。在认识整点的环节,我通过让幼儿尝试——讨论——观察——结果,这样的学习来获得答案,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以认识时间贯穿在一日生活记录里,体现了数教育目标之一: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如:知道7点要干什么等等。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读有关名词的文字,学会小段文字。

  2、培养幼儿阅读文字的兴趣,并积极认读常见的文字。

  3、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文字卡片,卡片上写有:梨子、小提琴、小松鼠、狮子、兔子以及相关的小图片(正面图、反面字)

  2、用文字写好整个一个故事内容。

  3、制作一本大书、一只梨子、一把水果刀。

  4、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在草地上捡到了一样东西。问:是什么?还是半个梨呢,象什么?还有半个梨被谁捡到了呢?原来是被小松鼠捡到了,它不认识梨。它捡到梨会怎么做?

  2、请幼儿和动物做朋友。

  (1)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呀?

  (2)老师分别出示小松鼠、狮子、兔子等相关小图片,幼儿认识小动物。

  (3)这些小动物我们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小松鼠、狐狸、狮子、兔子,认读汉字。

  3、出示大书,老师讲故事。

  问:好听吗?小松鼠把梨子当成了什么了?又做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回答)

  4、老师边分段讲书,边翻大书让幼儿一页一页读。

  (1)小松鼠做好了小提琴,在松树上拉小提琴。(幼儿认读:小松鼠拉琴)

  (2)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认读:狐狸追小鸡、狮子追小兔)

  (3)当琴声飘到了狐狸和狮子的耳朵里,它们怎么样了?它们对小鸡、小兔说了什么?为什么狐狸和狮子不追小鸡和小兔了?

  (4)晚上,小动物都来到松树下听音乐,听着听着都陶醉了。

  (5)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出示汉字卡片:梨子小提琴,幼儿认读)

  5、幼儿看图书(小书)。

  (1)动物朋友在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呢,它们就藏在这本书里,请你一页一页仔细看并把它们找出来。

  (2)幼儿看图书、找汉字。

  6、幼儿认读整个故事。(文字)

  (1)你是看什么讲述这个故事的?

  (2)我们一起来看着文字讲这个故事。(师生共同认读文字故事)

  老师小结:许多小朋友都很能干,都能看着文字讲故事了,请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图案设计伞面,大胆制作出与别人不同的创意的伞。

  二、进一步了解我们鹤山的工业特产——桃源制伞业。

  三、让孩子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小伞底稿(幼儿人手一份),绘画工具,PPT课件、奥尔夫音乐、雷声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开小车进场。

  1.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开车去玩吧(播放轻快的音乐,随教师进场),

  2.(播放雷声)师:快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躲雨吧。

  3.玩手指游戏。

  师:小朋友,下雨我们要用到什么呀?(伞)那么我们来玩个雨伞游戏。附儿歌:下雨了,撑把伞,雨停了,收伞了。

  二、展示伞的用途,进一步了解我们鹤山的工业特产——桃源制伞业。

  1.师:伞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好朋友,除了用伞来挡雨,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遮挡太阳、表演节目、装饰房间、临时帐篷、广告伞等,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PPT图。)

  2.既然伞有这么多用途,你们可知道,我们家乡鹤山的工业特产之一就是什么呢?(桃源制伞业)对,桃源镇有着30多年的制伞历史,聚集着222家制伞及各类配套企业,桃源镇还通过了“中国制伞名镇”的考评(出示相应的PPT图片)。为家乡取得的好成绩鼓掌。

  三、设计制作花伞。

  1.师: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雨,伞厂老板接了很多订单,生产了一大批雨伞,可是这些伞面还没有印上好看的图案,眼看要赶着交货,伞厂老板想请你们帮帮忙,给这些伞面画上好看的线条,美丽的图案,你们能行吗?(能)

  2.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小朋友设计的时候可以先把伞面分成几个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里设计不同的线条、图案,可以横着分区域,也可以竖着、斜着分区域。

  3.师:现在请小朋友安静地到伞厂的车间工作,

  4.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给伞厂老板送货,拍照留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