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01 15:41:57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幼儿园教案汇编九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课题:

  剪羊毛

  教具:

  钢琴、录音机、课件、纸、剪刀等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通过节奏排列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区别节奏 和 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的第一段。

  教学难点:

  1、歌曲中 节奏的演唱。

  2、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3、1——1八度的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节奏型练习:

  1、导入

  A、(点击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剪刀)

  B、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剪刀,想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是埃及人发明创造了剪刀。

  2、念念、拍拍

  A、你能念剪刀这个词儿吗?

  B、(点击出示)

  你能按这些节奏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儿吗?谁来念?

  C、比较 和 (点击)

  这里相同节奏重复出现,先听老师念一念,这两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泼、跳跃)一起来念

  3、剪纸游戏

  (1)导入:小朋友真聪明,很会就学会了这些节奏,老师还想考考你,剪刀有哪些用途呢?(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等等)

  (2)剪纸游戏

  A、游戏前引入:剪刀可以用来剪纸,你会吗?在音乐声中,我们要来做剪纸游戏,让小朋友积极动脑,剪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图形,音乐停,剪刀停,红、黄、蓝、绿四个小队比一比,看哪个队的小朋友剪的节奏最动听。剪的时候,小朋友要注

  意安全,小剪刀开始动起来……(放音乐)

  B、学生汇报:你剪了什么图形,用什么节奏剪的!(抽2——3个小朋友)

  C、教师总结:小朋友咔嚓咔嚓剪的非常不错,节奏很动听。很多小朋友都剪出

  了这些节奏!(点击出示)

  D、把这些节奏自由组合,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剪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谁来剪……

  三、节奏组合练习

  1、导入:老师也把这些节奏重新排列,你看,(点击出示)有红、黄、蓝、绿四条节奏组合,每个队能按这个节奏念念自己队的词吗?

  2、点击出示,自由练习,教师深入小队进行辅导

  3、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四条节奏都有那些共同的特点?(结尾处都有一个四分休止符,反复出现 的节奏)

  4、逐条练习

  5、齐练

  四、学唱歌曲《剪羊毛》

  1、导入:小剪刀真的很神奇,它不仅可以剪羊毛,而且它还会唱歌呢?

  2、(点击出示旋律)你听?(放前半首歌曲的伴奏音乐)

  3、跟着音乐学学小剪刀唱歌,小朋友轻轻地用LA来哼唱。(2——3遍)

  4、导入:小剪刀发出的声音真动听,小剪刀要发挥大作用了,我们要去遥远的

  澳大利亚大草原剪羊毛。(点击课件)你看,大草原美吗?老师真想高歌一曲,能给

  我这个机会吗?

  A、教师范唱

  B、你想学吗?你最想学哪句?你认为哪句最难唱?

  C、逐句练唱

  D、齐唱

  1、导入:现在小朋友知道了吧,澳大利亚是盛产羊毛的国家,你瞧,这里羊儿成群,羊儿身上的毛多长呀,你想动手来剪羊毛吗?

  A、谁来?(请一个小朋友点击鼠标)哦,原来羊儿身上披着一条长长的旋律

  B、第二只羊身上的毛让老师来剪吧(教师点击)这条旋律老师先来唱一唱

  C、第三只羊身上的毛让我们一起来剪吧,小朋友拿起剪刀准备开始……谁能哼唱这条旋律

  D、谁还想上来剪羊毛?

  1、揭题《剪羊毛》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歌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出示画面,你学会了吗?

  2、齐唱歌曲《剪羊毛》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剪羊毛》:你知道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地心情吗?(高兴、喜悦)怀这这种心情来唱一唱!

  4、表演唱:用小剪刀按 地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课后小节:小朋友,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

  热爱劳动地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

  六、听音乐出教室!

幼儿园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自主地选择图形组合成形状不同的汽车。

  2、能有想象的进行添画,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够每人制作一~两辆汽车),背景图人手一张,浆糊、抹布,玩具汽车一辆,ppt(简笔画类公共汽车、大卡车、小轿车)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

  感知汽车的多种多样。

  教师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汽车是多种多样的,你还知道哪些车?”

  2、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形状特点

  (1)、出示小轿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车?这辆小轿车是由许多图形宝宝变成的,请你找找看有哪些图形宝宝藏在里面?这些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2)、出示公共汽车图片,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3)、出示大卡车图片,请幼儿说说什么图形宝宝变成了汽车的什么?

  (4)、请幼儿观察公共汽车的车身与大卡车的车厢有什么 不同。

  (5)、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图片上的汽车只有2个轮子。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形状的图形拼贴汽车

  (1)、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图形组合拼成不同的汽车。

  (2)、请幼儿把拼贴好的汽车,贴在背景图上,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幼儿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3)、贴好后,想象添画马路边的事物。

  4、作品展览

  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看:“你用什么图形组合拼成了什么车?”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积极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儿克服困难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

  2、场地布置:

  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一堆果子

  第二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一堆果子

  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一堆果子

  3、录音机,磁带

  4、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你们看我是谁”,(孙悟空)“对,我是猴王,现在请我的小猴戴上头饰”。

  2、出示纸棒问:“咦!这是什么?”(金箍棒)“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伙伴”。

  3、“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动作”: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

  (二)提供材料。自由练习。

  1、教师引导:“你们能想出玩纸棒的各种方法吗?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多,本领最大。”

  2、小猴分散自由玩纸棒如:双脚立定跳过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助跑跨跳纸棒等。教师观察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状况

  (三)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孩子们把纸棒都摆成小河,跟着猴王一起来学习跨过小河。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屈肘于体的两侧,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2、幼儿自由练习数次,帮助胆小的幼儿能跳过20厘米的距离,鼓励敢于尝试难度大的幼儿。

  3、“你们的本领练得怎样了?”集中鱼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分成三组进行)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四)玩游戏:运果子 孩子们对面有许多果子,我们一起把果子运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内容的路径运果子)游戏分两遍(第一遍自由练习,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调整难度以及强调规则,幼儿在进行第二遍时还可再选择路径) 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 一堆果子 第二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一堆果子 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 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 一堆果子

  (五)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1、“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正大,能跨过很大的石头把那么多的果子搬回家,我真为你们高兴。”教师简单总结,表扬孩子的表现。

  2、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动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

幼儿园教案 篇4

  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练习向指定方向跑,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

  自制带绳的布老鼠若干只。

  玩法

  幼儿每人手拖一只“老鼠”。师生一起说儿歌:“小老鼠吱吱叫,拖着尾巴满地跑。”然后老师发出指令,幼儿向指定地点跑,或师生讨论向哪儿跑。

  建议

  1.老师可假装追,但跑时速度要慢。

  2.注意控制活动量,提醒幼儿互相不碰撞。

  点评

  幼儿喜欢看《猫捉老鼠》的动画片,喜欢里面的角色。创编此游戏使幼儿在活动时兴趣极高。幼儿拖着老鼠跑,形象生动直观,趣味性强。

  小编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各位愉快!

幼儿园教案 篇5

  中班科学活动:

  镜子用处多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各区角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科学区中摆弄各种镜子(如小圆镜和三角柱镜子),观看各种会反射影像的物品(如饼干罐、铝箔纸、钢制品等),有的孩子在表演区中,给不同形象的洋娃娃打扮一新,和她们一起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图书区中,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冬天到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和鞋袜,但伴我们同行、与我们共同成长的小脚却被幼儿忽视了,小脚在鞋子袜子的保护下很少能够自由活动。幼儿对它的了解不够,对它的用途还不太清楚,只知道保护小脚丫,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潜能。平时的艺术活动我们也较多注重手部动作,而对脚关注较少。所以我想让我们的小脚可以解开层层的束缚,给小脚自由,让它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地让它动起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音乐、美术、运动游戏等方式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并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探索兴趣。这次活动就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自己小脚的特征及其用途,感受小脚丫带来的乐趣,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脚,保护脚,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装饰五线谱的地毯;2、水彩笔、蜡笔、图画纸、装饰彩带各若干;3、新年树一棵;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一、谜语引发兴趣。

  1、以小脚的谜语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它是谁呢?请小朋友猜一猜。

  谜语:我有两个好朋友,会蹦会跳也会走。

  离它谁也不能走,你有我有大家有。(小脚)请小客人出场:“小朋友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脚丫,我每天躲在鞋子、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块玩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把小脚露出来吧?

  附:脱袜子:缩起小脖子(脱袜筒至脚心),拉长小鼻子(拉出袜头),弯弯小身子(对折),住进小房子(放进鞋子)。

  2、小脚丫做游戏。

  师:小脚都出来了,它好高兴哟!我们一起把小脚跷起来让大家看看,我们和它做个游戏:小脚小脚动一动,小脚小脚跺一跺,小脚小脚勾一勾,小脚小脚绷一绷,小脚小脚碰一碰,小脚小脚摸一摸,小脚小脚挠一挠,左三圈儿,点点头,右三圈儿,点点头,左摇右摆点点头,一前一后真有趣,前前后后点点头,哈哈,小脚小脚真可爱。

  二、探讨脚丫的用途。

  1、讨论:小脚有什么用?

  师:好可爱的小脚丫,我们的小脚丫有什么用处呢?(走楼梯、踢毽子、走路、赛跑、跳芭蕾舞、骑自行车、登山、跳绳、踢足球等。)

  三、体验小脚丫带来的乐趣

  (一)在音乐中体验小脚丫的乐趣小脚说它最喜欢跳舞了,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吗?在哪里跳呢?小朋友看老师准备了五彩的地毯,小朋友说地毯上画有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五线谱。不管是线上还是两线之间都是动听的音符,今天让我们来做可爱的音符,小朋友可以站在线上,也可以站在空格处,找自己喜欢的位置,让我们的小脚随着音乐跳起来吧!(提醒幼儿不要拥挤)

  2、小脚是怎么跳舞的?教师总结(小朋友表现很棒,小朋友听着音乐前后跳、左右跳、蹦蹦跳、踮脚跳、单脚跳,我还发现有的小朋友有不一样的跳法,就是非常有力高兴的音乐就在五线谱上面跳,平缓的音乐就平着跳,低沉的音乐就在五线谱的下面跳,跳的很好,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跳出新的舞步)。

  3、小脚丫随着音乐跳出高低音。(小脚很累了,一边引导幼儿放松脚,一边让幼儿说出新的跳法)。

  (二)在美术中体验小脚丫的乐趣1、我们的小脚丫可神奇了,我们一起给可爱的小脚照张相吧?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小脚丫,让幼儿明白每个人的脚是不一样的。

  2、师生共同布置“快乐脚丫树”,新年马上到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我们的新年树,却没有漂亮的衣服,非常伤心,咱们一起想办法帮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小朋友把装饰好的小脚印剪下来,装饰树。

  四、保护小脚丫

  1、自由讨论:我们的小脚丫可以做游戏,跳舞,还能做画用途可真大,那我们平时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2、个别回答:你有什么好办法?(常洗脚、换鞋子、袜子、穿鞋子……)

  3、教师小结:小脚本领真大,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有了小脚才能走、跑、跳,走在不同的地方,还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是不能没有小脚。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住爱护它、保护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绕口令,尝试学一学、念一念,说清楚字“公”和“冬”。

  2、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图片、主题树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出示公公、冬冬的图片

  ——今天我请了两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啊?

  ——一个老爷爷的名字叫公公,小弟弟的名字叫冬冬

  引导幼儿说清楚公公和冬冬的发音。

  二、听一听,说一说

  ——他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事情呢?

  ——我们一起来学着念一念吧!

  三、学念绕口令

  ——这首儿歌好念吗?和我们以前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这首儿歌哪里不好念,因为儿歌里的很多词语都很相似,很拗口,这样的儿歌有个名字叫做绕口令。

  ——我们再来试着念念这首绕口令。(重点:说清楚公公和冬冬的发音)

  ——谁会来念的啊?请个别幼儿尝试来念一念。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投入录音教材帮助幼儿熟念儿歌。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及用力大小和鸡毛飞起来的关系。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脑、动手,在操作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3、能在游戏中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愉快心情。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有吹鸡毛操作经验。

  物质准备:鸡毛若干、吸管、扇子、书、硬纸板、塑料袋等.

  场地准备:为幼儿开辟游戏区和交流区两块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小飞机》入场,以吹鸡毛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学小飞机的样子进入场地,咦,草地上有什么?(鸡毛),你们玩过吹鸡毛的游戏吗?

  大家一起玩吹鸡毛游戏。

  你们愿意和鸡毛宝宝做朋友吗?

  二、探索用不同材料使鸡毛飞起来

  1、认识各种材料宝宝、扇子、书……

  2、试一试,你是怎样使鸡毛宝宝飞起来的?为什么鸡毛宝宝能飞起来呢?

  请幼儿演示

  小结:有风才能使鸡毛飞起来,风大鸡毛飞得高,风小鸡毛飞得低。

  三、探索怎样才能使鸡毛飞得高,飞得久

  1、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尽力吹或扇使鸡毛飞起来。

  2、要使鸡毛飞得高,就要用力吹,用力扇。

  小结:小朋友用了这么多材料宝宝是使鸡毛飞起来,而且知道怎样是鸡毛飞得更高更久,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使鸡毛飞起来的,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好吗?

  四、游戏:鸡毛抗争赛

  幼儿分两组,分别站在两边的草地上,分红、蓝两组。同一边的人合作把鸡毛飞到对方的草地上,并使对方飞来的鸡毛不落下,让鸡毛在对方先落地的一组赢得胜利,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工具比赛。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图卡测量布的方法。

  2、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人手绿色纸(6×6厘米)、绿色纸(6×22厘米)各一张作为布料,(6×4厘米)的长方形背心小图卡若干(做量具用)

  2、笔、剪刀若干。

  3、人手蓝色纸、黄色纸各一张作为布料,大记录纸一张,笑脸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夏天快要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穿不住又长又厚的衣服了,想穿薄薄的背心。小兔子有一件漂亮的背心(出示背心图卡),小熊好喜欢呀,他也好想有一件和小兔一样的背心。(出示绿色纸)可是,小熊只有一块绿色的布,想请你们帮帮忙,有什么又快又好的办法为小熊在绿色布上量一件一样款式,一样大小的背心,并把它剪下来送给小熊!

  二、探索小图卡测量的方法。

  1、幼儿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测量时所采用的方法。

  2、讨论正确的测量方法。

  展示两位幼儿裁剪下的绿色背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哪件背心与样品背心是一样的?

  师:那用什么方法测量才是正确的呢?

  (幼儿学习测量的方法:在测量时样品背心不可超出布料;画线时要沿样品背心画线。)

  三、幼儿再次尝试测量,探索用图卡连续测量的方法。

  1、讨论连续测量的方法。

  师:(教师出示蓝色纸)咦,我捡到了一块蓝颜色的布,不知道是谁不小心丢了?谁丢了布呀?哎……是我的布。原来是小猴子丢的,它也想做这样的背心,这块布呀可以做好几件,请小裁缝在布上量一量,你能做几件背心呢?

  2、幼儿操作测量,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3、教师出示几张幼儿量好的布,和正确测量好的布,总结:测量时样品背心要紧挨着边测量,这样会节约布料。

  四、运用小图卡测量的方法

  1、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测量方法,现在裁缝店的山羊师傅要来考考你们,(出示方形和长条形的布)这两块布哪块大?请你把身上的笑脸娃娃贴在大的布下面。

  2、操作验证,教师指导幼儿图卡摆放的位置。

  3、师:黄色的布能做5件背心,蓝色的布能做4件背心,这说明黄色的布比较大,所以我们要经过测量才指导正确的答案。

  五、小结

  小裁缝们今天学会了用小图卡测量的方法,帮助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我们把量好的布拿到教室里做成背心,然后给小动物们送去吧。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