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语文三年级教案

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布于:2022-03-02 00:42:05 作者:

语文三年级教案(精选2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三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三年级教案(精选25篇)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四、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五、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六、作业设计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3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4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派一只鸟儿去侦察鸟类,收到鸟儿的侦察报告,知道了许多鸟儿因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胁,连去侦察的鸟儿也没有飞回来,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

  【设计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践,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启发质疑:同学们读完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

  1.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鸟儿的三份侦察报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挂图理解。)

  2.读了本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而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动物。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1.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练习中的句子,根据带点词尝试提出问题。

  3、围绕“用这样的方法开启易拉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品读细节描写的妙处,抓住其中关键词,感悟妇女“这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准备

  1、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这是一个易拉罐,你能把它打开吗?

  2、导入:开启易拉罐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的农村男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

  3、板书:开启

  4、揭示课题:40、开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 的男青年 ,

  (满脸稚气、来自农村……)(不知如何开启一罐健力宝饮料)

  这时,一位 的妇女用 帮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动。

  (善良、热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

  2、学习生字“罐”,教师指导梳理笔画。

  3、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质疑:

  如:

  1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2男青年会怎样打开这罐饮料?

  3这位妇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

  说明: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

  1读课文第5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宝拿在手上,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3当他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说话练习:

  u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 。

  u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 。

  u 男青年 ,心想: 。 说明:

  通过这个话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男青年当时的困惑和尴尬。同时,读与说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的一个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1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年轻人不会开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2讨论后出示句子:

  他是个农村娃。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

  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3随机学习生字“倚、饮、奢、侈”,理解词语“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的含义。

  说明:

  通过“农村娃、奢侈、犹豫再三、终于、摸……”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体会到这个男青年是一个从来没有喝过罐装饮料的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

  师:这时,坐在对面的妇女默默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教会了男青年打开了这个易拉罐。

  3、这位妇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1指名朗读母子的那段对话。

  2细细品读: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见“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

  3找一找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妇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男青年怎样开启这罐饮料的方法呢?她这样做是在告诉男青年什么呢?

  说明:

  妇女考虑到男青年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境贫穷,未喝过此类饮料,自尊心强,羞于启口的特点,运用了这种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伤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妇女细微的动作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

  四、读写结合,体验真情。

  1、讨论:男青年开启易拉罐后,从中喝出了一种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说明:

  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细流,化身为一股清甜的滋味缓缓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无穷。

  师:这位善解人意的妇女,以她的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这位男青年。许多年过去了,男青年仍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充满了感激之情。

  2、引读“许多年后,男青年……”

  3、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灵之锁。而开启这把心灵之锁的钥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觅。相信只要我们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说明:

  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充分达到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目的。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

  板书:饭钱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思考(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书:阿凡提卡子

  穷人巴依

  2、交流,自由读课文。

  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

  (一)学习1——4节

  1、填空:穷人( )阿凡提帮助,阿凡提( )地答应了。

  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应)

  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

  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

  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5——9节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

  2、(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高兴?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

  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

  三、做个聪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穷人呢?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雏、巢,理解运用相关词语。

  2、积累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类结构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阅读芳草地中的两句话。

  4、通过因果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5、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以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简要说明信的重要性

  师: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唐代诗人的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诗,记得他的《春望》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由读,抽生读,理解句子意思)

  师:这首诗写出了在战乱中,诗人对远方的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可以带给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课件出示]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写信要用到些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师:有一位小朋友刚学会写信,心情特别激动大家看: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2、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思考他写信所需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3、写信为什么要用心?它又为什么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

  [课件出示]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

  2、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

  3、检查自读情况。

  4、学习第二节

  a、齐读第二节,自学生字雏和巢(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学习)。

  雏:谁会读这个字?(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雏这个字?

  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字中也含有这个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雏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

  师:瞧,它们是那么稚嫩,羽毛还没有长丰满,嘴角还是嫩黄的,走路也摇摇晃晃的。

  (幼小)雏鸟、雏

  巢:学生交流。(翘舌音、上下结构)

  哪里见到过这个生字?

  [课件出示]

  师:这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就是给小鸟遮风挡雨的窝,更是小鸟温馨的家。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三句。

  b、理解内容。读后回答:

  (1)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

  (3)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

  (4)交流后个人竞赛读。(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

  C、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师生一起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小节

  (1)女生读第三小节。

  (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老师指出词语后的1和注释条的1相对应)

  (3)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

  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

  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6、习第四小节。

  (1)男生读第四小节。

  (2)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练习。

  (4)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

  (5)出示词语练习。

  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

  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

  7、习第五小节

  (1)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

  (2)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

  (3)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师读第六小节。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

  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

  3、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

  4、创意读课文:加学生创作诗朗读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而信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当你感到快乐,请你告诉你的亲朋,让他们共同分享;当你感到忧愁,请你告诉你的好友,让他们为你分担。这样,我们自己的心就会和别人的心贴得更紧、更紧

  五、板书设计: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9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学生说说你对《论语》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指名读。

  (1)理解重点字的意思:

  好:喜爱。读作hào。

  (2)自己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学交流;

  汇报、指导:

  意思是:对于作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句子。(2)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怀疑,有疑问。悟:了解,领会,觉醒。

  (3)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学习某种道理,没有疑问必然没有领会、感悟,只有产生疑问,然后才会有所领会感悟。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问就有大感悟。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3、指名读课文。4、读了这三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从字的意思到词语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条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1)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2)学习要有兴趣,这是的老师;

  (3)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课堂总结:(1)说一说,你从这两则论语中,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两则论语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质疑、认独9个字分角色朗读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上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自学。

  2、要求。

  3、检察预习,并及时指导。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

  5、为什么老山羊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很不情愿后来又赞不绝口。

  6、交流。

  7、汇报。

  8、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9、质疑。

  布置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__音乐医院

  不情愿赞不绝口

  课后反思:课文比较浅显好读,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读起来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遇到学生度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写出自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上网查资料

  教学重点: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方案。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方案

  二、完成习作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

  1、《黄冈》第2课

  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3、同步课外阅读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2

  设计理念: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师生演读4~6自然段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理解“坦然”等词语,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特别想了解同学们,很你们成为朋友。说说你最佩服你们班谁?从那件事看出,说具体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能得到别人的佩服?得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一、提纲挈领中感悟

  老师也特别佩服一个人,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这个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还能准确预测什么时候发生月食,他是谁?怎么猜猜出来的?(从哪知道的?你真会学习!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

  你们说祖冲之值得我们佩服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冲之吗?佩服他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回答:

  A、 祖冲之很勇敢。(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a 勾画出这句话。

  b 读读,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听凭”“处置”“坦然”的意思。

  c 读出“心情平静,没有一丝顾虑”——坦然。(板书:坦然)

  d 在什么情况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刘延孙要过五十岁生日问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气如何,祖冲之说将有月食发生,刘延孙很生气,拍着桌子说“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师:对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们认为发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预示着将有大灾大难降临,所以当然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坦然面对,就可以看出祖冲之很勇敢。

  e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f(课件出示:他开始翻阅资料,进行分析。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g、(课件出示:为了知道月食发生的时间,祖冲之( )进行研究. 当别人饮酒喝茶的时候,他在堆积如山的竹简中寻找相关的资料;当别人——的时候,他在——;当别人在——的时候,他在——

  ……

  师引读:所以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课件出示)

  h、读出勇敢。

  难怪祖冲之这样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课件出示: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学生指读:“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勇敢,无畏)

  i、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了自信,为什么这么自信?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和祖冲之预测的完全一样。)

  师过渡:哦,事实证明了祖冲之推算的准确无误,难怪他这样自信。

  j (引读:课件出示)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这样坦然,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自信,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勇敢,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B 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一会儿,云彩飘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点点儿。

  从哪句话看出来?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结果和祖冲之预测的一样。

  再读这句话。

  C、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祖冲之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说明祖冲之推算非常准确,不仅到年月,已经精确到时刻。)

  二、演读中内化语言

  (简化教法,创设情境演读。因为四、五自然段对话比较多,所以我决定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演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活泼。

  师: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岁生日,可得好好庆贺热闹一下,把保定的祖冲之叫来,我说祖冲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气如何?

  生:那天晚上将会发生月食。

  师:大胆,你难道不知那晚我过生日吗?还敢用月食这样不吉利的话来扫我的兴?吗?大人我平时待你不薄,你怎能这么不识好歹,与我做对?祖冲之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生:这是自然现象,两个月前我就推算出来了。

  师:(拍着桌子)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师:你们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家更是灯火辉煌,宾客满堂,一派吉庆祥和,哪能发生月食呢?嗯,圆月被云彩挡住了,我可得问问祖冲之“你看,还能发生月食吗?”[

  生: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前边学生说到,次环节就可以省掉。)

  师:你真是瞪着眼说瞎话,明明现在云彩挡住了圆月,你还说月食开始,你长着千里眼不成?有什么凭据吗?

  (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精确到具体的时刻,看来祖冲之推算的是多么准哪!)

  师:可是,你说的这话谁信呀,难怪有的客人笑着说

  生:别胡说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还能吗?

  师:随便指学生问:你听出了什么?

  师: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齐读第6自然段。

  (这样的演读,既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故事情境,又引导学生走进徐州刺史刘延孙的内心世界,为下边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做了铺垫。学生们在角色转换中,以祖冲之的身份来说、想、读,体会更深刻,揣摩人物内心更到位,积极性也更高。)

  三、角色朗读深化理解

  1、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3、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4、现在相信你们祖冲之认识的更深刻了,说说你现在佩服祖冲之什么?

  师:点评总结到“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

  四、说写结合绘画面。

  1、(课件出示:众人全呆了。放飞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交流汇报。(适时用成语“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着”“像被孙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来总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理顺条理。)

  3、拿起笔来写写吧。

  (说完后再让学生写,降低了难度,写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五、作业:

  1、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家长、朋友介绍清楚月食这种自然现象,可通过画图或用物品演示来完成。

  2、课下看看“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适时地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学生分析:学生都知道搭配的简易方法,而且很想动手操作,但要抽象出数学原理,还得进一步学习新课。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老师想和家长们成为好朋友,新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2、老师随意与家长握手,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3、师:刚才老师已经与多少位家长握手了?(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也没记住呀?(太乱了)4、师:是呀,太乱了!老师也不知道握了几个了。下面老师要是再握一次手,你们说应该怎么做?(注意点什么?)5、学生说,教师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看来同学们都同意要有一定的顺序。6、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你们刚才所说的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这节课我们就用有顺序、不重复的思考方法一起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感悟有序。

  讲述:元旦到了,小红的妈妈为她准备了2件上装,3件下装。(课件出示)

  提问:从上装和下装中各选一种穿,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生:5种、6种……)

  到底有几种?你们能有序地来搭一搭吗?(学生搭配)

  展示搭配:(学生边说边摆出两种不同的方法,一共搭出6种。板书2×3=6)():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汇报、交流,理解2个3和3个2两种不同搭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并初步感悟到搭配的有序性。]

  2、选择方法,体验有序。

  (1)改变条件:把裤子增加到4条。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连一连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搭配)

  教师收集材料,展示结果。学生表述搭配的方法和结果。板书:248

  4、测验证、发现规律。

  (1)再次改变条件:上衣增加到3件,裙子4条时,请猜想一下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穿法呢?(生:有12种)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从236,248中可以推测到求两种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能用乘法算……)

  (2)求证猜想。

  任务:请随意选择两类事物,搭一搭、数一数有几种?再把这两类数据乘起来,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验证)

  (3)反馈:

  师:你一类选几,另一类选几,数出来是几?乘起来呢?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略)

  (4)师生共同小结

  两类事物的搭配,求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的方法来计算。

  (祝贺猜想正确。)

  [点评: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而又丰富的研究材料,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猜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并有理有据地表达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摆中感悟,连中体验、猜想中推理,交流中总结,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讲述:刚才小朋友们自己探究出一个规律:求两类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现在我们就来用一用这条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引出要搭配的服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喜欢)今天老师介绍你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播放课件情境图)

  (课件出示):嗨!大家好!我叫贝贝,今天天气真好!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游乐园。我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可是我该穿什么衣服去呢?你们愿意帮帮我吗?(愿意)

  师:贝贝从衣柜里挑出了几件衣服。(课件出示:五件排成一排)师:这些衣服中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你来。

  生:有两件上装,三件下装。

  师:那是什么样的上装和什么样的下装?(引导学生说出颜色)

  师: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那么你想让贝贝怎样穿呀?指名回答。

  2。切入课题。

  师: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就是把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进行搭配。搭配中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师:从同学们的建议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把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让贝贝自己选择,好吗?(好)

  二、自主探索,学习有序的搭配方法。

  1、提出活动要求。

  师:请同学们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再动手操作好吗?同桌两人合作,拿出信封里的学具,一个人摆,另一个人数,看看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动手操作。

  师:现在开始。

  3、学生汇报,到黑板摆一摆。

  (1)、请少于六种的小组展示。

  师:(拍三下)同学们摆完了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把刚才的学具收到信封里,比比哪组最快?123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摆法展示给大家看?请到黑板摆一摆。你们一个摆,一个数,行吗?下面的同学请仔细观察,看看他们是怎么摆的?和你们摆的一样吗?(对着摆的同学:)你们摆了几种?其他同学看清楚了吗?

  (2)、请六种的小组展示。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搭配》教学反思。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本节课,我向学生提供了五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解密码锁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拍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提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红想打扮得漂亮些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整天的活动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帮小红搭配衣服、吃早餐、开密码门、选择路线、及拍照等五个情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反思《《搭配》教学反思》。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我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拍照等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为之不断探索。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欣欣向荣的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唱着欢乐的歌|”与“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1、录音2、有关海港资料、大海画面

  3、看看比比

  教学课时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听完这首优美的歌曲,一定勾起了你们对大海的向往,你们见过大海,去过海港吗?今天我们就随同作者一起领略大海的风光,听一听大海唱的歌

  2、出示课件:大海风光海港新貌

  提问:1、刚才画面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3、板书课题大海的歌

  4、齐读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描写画面景物?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由朗读。

  (二)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作者分别在哪几处参观?请说处表示地点的词

  生:(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在这三处,作者都分别看到什么景象?那些词句你觉得用得好

  出示课件:想一想

  1、用“——”勾出在码头、海港、大海处看到的景物,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表示

  2、大海真的会唱歌吗?为什么作者两次写到大海“唱歌”

  (三)反馈自读情况

  师:在码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什么?

  生(学生边说边板书)

  师: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是抓住它们的什么特点写的?

  生:颜色

  师:请同学们在表示色彩的词语下面打上“”,并自由地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吗?

  生:喜欢。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欢的心情,读一读。

  师:谁能比他们读得更好,能把色彩斑斓的景色通过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抽生朗读)

  师:作者登上海轮,来到海港,又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装卸吊车海轮

  出示课件3想想说说:(繁荣的海港景象)

  师:对装卸吊车、海轮的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出示课件4妙句欣赏

  1、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

  2、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师:哪些词语用得好

  小结:对,用上这些带点的词语,

  通过比喻的表达方式,把海港一片繁荣的景象写得更具体、生动更形象了。

  分男女角色读着两句话。

  师:看到欣欣向荣的海港景象,作者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作者的心情十分愉快。

  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

  生:不会。

  小结:对,这是作者借浪花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此时,感觉这涛声也如同自己一样高兴,浪花似乎正在唱着欢乐的歌。

  三、拓展思维,看看比比。

  1、出示课件(四幅图画)

  2、根据以上画面,联系自己的心情,模仿说话。

  生1:太阳朝我笑。

  生2:小树弯下了腰。

  生3:鸟儿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4:花儿向我点头。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四、学习最后一部分。

  师:船在大海上航行时,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石油钻探船

  师:“咱们”指的是谁?

  生:中国

  师:请一小组的同学带着自豪的心情读句子。

  出示句子: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师:“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祖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者心中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所以觉得大海在随着祖国的兴旺发展,不断在高唱一曲曲的新歌。

  师:请全班同学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海唱的是一曲(欢乐的、自豪的、赞美的)歌,歌颂了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将来,我们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再谱写一曲新歌。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天云海朝阳欢乐的歌

  海港装卸吊车海轮

  大海石油钻探船一曲新歌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5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6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同音字组词

  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写词语。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自己试写谚语。

  4、集体评议

  金钥匙:

  1、启发谈话

  2、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指名反馈、查目录。

  4、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小结

  3、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课件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 始-终 是-非 生-死 甘-苦 进-退 长-短 东-西

  不()则() 同()共() 自()至() 出()入()

  取()补() 声()击() 口()心() ()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

  二、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8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

  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

  背诵古诗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4.总结学习古文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教学难点:

  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具: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反馈读,并提示知的不同读音,多音字:好的读音,乐的读音。

  2、带着同学们的提示,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自读)

  3、指名朗读课文

  师:前面我们学习古诗时认识了诗人,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试着解答,不知道老师补充资料)

  《论语》对

  过渡:那到底他们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理解句子,感悟理解:

  自学提示: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自学)

  汇报:(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 为:就是 知:聪明

  师: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对于做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好:喜爱 乐:以……为乐趣。

  师:这句话是对谁而言的,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要添加一些词,使句子意思完整,能读懂。请你们用添加符号添上:对学习的人来说或对做学问的人来说。

  3、“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释义:凡是(对事情)不怀疑(的人)一定不会有感悟,只有怀疑了才能有感悟。小的怀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怀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 疑:怀疑 悟:了解、领会。

  师过渡:刚才通过句子的理解,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你们再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汇报配乐读。

  汇报交流:

  联系你的学习情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逐句谈)

  1、学习知识要诚实、踏实。(学习态度)

  2、学习的深度缘于你自己。

  3、学习中要不断发问,解问。

  教师适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四、总结方法,拓展提高:

  今天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想想我们学习这篇古文有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读文正音、了解背景、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师板书提升。

  师: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古文,你们有信心吗?咱们现在来试试怎么样?

  课件出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试着解释理解)

  五、收获体会

  学生谈体会。

  六、作业:

  背诵古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4、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的古文,大家还记得吗?给大家背一背。说一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尤其是“为”、“好”、“乐”、“知”的读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小组合作,在书中做好批注。)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共同解决。

  3、汇报,交流。

  4、教师指导。

  5、和小组的同学再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注意把语言组织完整。

  三、课堂小结:

  大家上课时的学习态度非常的认真,能够完成理解词句的学习,继续努力。

  四、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以及“知、好、乐、凡、理、疑、悟”重点词语的意思。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正确、规范的默写课文。

  3、在理解课文中三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从中学习古人的那种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论学习这篇古文。

  二、新授:

  1、自由读这篇古文。

  2、试着背诵。小组互相检查。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对上节课知识的巩固。)

  5、结合你现在的学习,你能从课文中学到什么?(自由发言,谈感受,同时也是对这篇古文的理解。)

  6、这篇古文指引了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那么让我们把它牢牢的记住吧!试着默写。

  7、小组检查,有错误的地方,再默写。

  三、课堂小结:大家能够把你学习的感受说出来,老师希望你能用这三句话指引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面对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这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还要实在。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默写这篇古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2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

  1、浆 桨 诱 绣 舔 添 燥 躁

  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

  2、抄一抄

  拥挤 沉思 酣睡 黎明 梦境

  散步 欣赏 荣华 视线 收藏

  高楼大厦 新颖 跃跃欲试 无影无踪

  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

  3、填写词语

  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

  金色的阳光 彩色的浓雾

  明亮的教室 清凉的微风

  欢快的笑声 苍翠的松柏

  盛开的野花 鲜嫩的蘑菇

  4、积累词语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

  葱葱笼笼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AABB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ABAC

  绿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 ABB

  5、品读句子

  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第二课时

  1、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

  2、开卷有益

  1、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3、畅所欲言

  1、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

  2、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

  3、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4、初显身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3

  一、激趣导入

  1、师:(拿出放大的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调动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为小东西、小家伙,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初读课丈,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由“住宅”一词的惯性思维,激起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兴趣,直奔文章中心。

  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师:你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多问几个学生)

  生: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方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过与老师住宅的对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学转换为评委这一角色。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个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由学生自己找生词,讨论生词,真正调动了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随遇而安”是本课中学生最难懂的成语,教师的指导体现了主导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各位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们,你们辛苦了。经过上一节课的工作,你们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王老师记性不太好,麻烦各位把每一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一句“工作辛苦”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住宅特点是本文重点,通过学生的自学找特点,画句子,并用一个词概括,从而突破文章重点。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突破常规,让学生板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师:我的住宅大门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阳,家里就有阳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用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吗?谁的住宅好?

  生:老师的住宅好。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师: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三、再换角色,指导说话

  1、师:现在你不是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而是建筑专家蟋蟀工程师,现在在“昆虫联合国总部召开”“国际建筑经验交流大会”。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点再换角色,学生感到新鲜而又不陌生,交流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资料。(看课前发下去的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将学习拓展到教材之外,扩大了学生视野。

  五、看文章,做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作业(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作业设计新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书说明: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整个板书设计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生:老师的住宅好。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六、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师: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七、再换角色,指导说话

  1、师:现在你不是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而是建筑专家蟋蟀工程师,现在在“昆虫联合国总部召开”“国际建筑经验交流大会”。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点再换角色,学生感到新鲜而又不陌生,交流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八、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资料。(看课前发下去的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将学习拓展到教材之外,扩大了学生视野。

  九、看文章,做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作业(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作业设计新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书说明: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整个板书设计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4

  明确目标:

  1、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学习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解析思路预设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精读内容

  三、回归整体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3、师生同读。

  4、展示朗读。

  二、精读内容体会道理

  (一)感受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2、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3、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二)感受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学法自学

  2、汇报、质疑。

  3、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5、角色朗读。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习之教诲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依法自主学习。

  2、互相说说意思。

  3、小结内容。

  4、指导朗读。

  三、回归整体配乐朗读

  1、师: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习吗?

  2、配乐朗读。

  指名诵读。(古筝曲)

  全体诵读。(配乐)

  3、师小结

  半部《论语》平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诚实

  (知道) (聪明)

  知好乐有兴趣

  疑悟善提问

  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摘录在积累本上。

  选做:

  写一写学习的收获或体会。

  语文三年级教案 篇25

  教学目标:

  1.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小孩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灯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高老师用和“我”约定的秘密,让“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乐的童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板书课题:自信。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感知课文。

  1.读好一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确、流利。)怎样才能读得正确、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复读?(难读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3.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出词卡投影,指定三个学生读,准备后齐读。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

  A组:

  肤色关键货车是否基础惊讶

  B组:

  著名一窝蜂一件事兴高采烈

  色彩艳丽肤色拖惊讶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B组中带点的生字,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与熟字比较,记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肤色的“肤”。

  5.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8个会写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适当展示习字作业,点评进步学生。

  三、检查朗读。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面向慢生(朗读稍吃力的学生)。

  3.师点评。

  4.解词体会。

  (1)联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不信试试。

  (2)不理解的词画下来,默读,用上法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比赛,认读生字(要求:读准音、声音亮)。

  2.上一课大家学了《自信》(板书课题),读得非常认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有感情,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课文,把课文都读得有感情。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2、3段。(提出默读的要领:心读,既不能读出声,也不能动嘴唇。)

  (1)思考:

  a.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为什么偏要买黑色气球?(自卑)

  b.你从哪里看出他内心的自卑?(相机指导朗读“公园的角落里……羡慕……不敢……”。)

  c.他为什么会自卑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肤色很黑”“拖着残疾的腿”)

  (2)相机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存在肤色歧视即种族歧视。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时候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想你就是这个黑人小朋友,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2.朗读感悟,重点突破,学习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a.指名朗读。这话是谁的话?(卖气球的老人说的。)

  b.你知道卖气球的老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吗?(他看出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到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联系到前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这些色彩艳丽的气球”。)

  (2)分角色朗读老人的话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读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带恳求”的语气、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温和”“惊讶”的语气。在朗读中再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指名读,并点评:谁能胜过他?

  b.个读,自由读,体会小孩自卑胆怯的心理。

  c.分组朗读4、5自然段。

  (3)再读老人的话。

  a.找出老人说这段话的态度。(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

  b.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励小男孩。)

  c.边读边悟:读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是气球的话,那么升起来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氢气一样,是成功的关键。)

  板书:气球——人升起——成功氢气——自信

  d.指名读,齐读。

  3.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对比体会。

  讨论:作者对老人的话为什么会“至今难忘”?(不仅因为老人的比喻生动、准确、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经历证实了老人的话是正确的——从一个有残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长为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4.。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三、实践拓展。

  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

  在编演时,教师提示:剧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还有一群活泼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玩色彩艳丽的气球。他们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还有对小男孩的轻视。在表演中,再次体会感悟理解课文。

  四、作业设计。

  1.采访你的家人、老师或有成就的人,请他们谈谈自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题编出一份手抄报。

  2.将你自己学习经历中印证自信与成功关系的事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阅读《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