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吕梁临县旅游景点

吕梁临县旅游景点

发布于:2020-11-05 02:42:07 作者:

吕梁临县旅游景点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吕梁临县的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碛口风景名胜区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的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可见当年的繁华。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

  碛口古建筑群

  地址:临县城南50公里碛口镇

  东依吕梁山,西临黄河水。从明末清初起,商业日益发达,“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清道光年间有商业店铺60余家,民国五年达260多家。从现存的“永裕号”、“永顺店”、“天聚义”、“信义源”等老商铺的门边油渍可以想象当年碛口的繁忙景象。

  碛口保存有七处基本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西湾村、碛口、高家坪、自家山、垣上、寨子山、李家山。黑龙庙位于碛口镇卧虎山,创建于明代,后清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主要建筑有正殿、戏台等,占地面积1219平方米。

  碛口古镇从清初大规模修建,形成了由三条主街道和众多民居、商号、店铺、客栈、寺庙等组成的格局。素有“五里长街”之誉的碛口老街,曲曲折折,青石铺砌。街上店铺林立,明清风格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名人题写的商铺字号、建筑的飞檐斗栱、砖石雕刻,使古镇处处流淌着文化,荡漾着艺术。

  碛口古镇作为黄河中游清代至民国年间重要的水运码头,及其周边相关古村落和古商道是黄土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文化典型,具有杰出的世界性文化与历史价值。

  善庆寺

  地址:临县歧道乡府底村

  创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古称善训府。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复建)、大雄宝殿、诸佛殿等。总面积为12OO平方米。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单昂。梁架题记为元至元六年(1269年)建。

  善庆寺原来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佛事活动,西院为僧人生活区。西院有戏台、献殿、鼓楼(与东院钟楼对称)、弥勒殿(与东院诸贤殿对称)、卷棚、娘娘庙、斋房和僧舍等建筑,与东院共同构成善庆寺。西院后被当地学校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只有献殿和七孔僧房还保留完好。

  该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廊房等,依中轴线排列,殿宇前后层叠,错落有致。东西廊房,左右对峙,井然有序。正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纵深八橡,悬山顶建筑形式,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昴。主尊释迦牟尼,旁立阿难、迦叶两大弟子。东佛药师,西佛阿弥驼佛,释迦牟尼背后,塑观音座像一尊。正殿之下东西两廊,东有七佛殿。西有菩萨殿,主尊地藏王菩萨。寺中正殿及东西配殿,为琉璃瓦盖顶,堆花脊饰,色彩纯正,花饰生动,隔山远眺,满目生辉,诚为元代遗风。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其中正殿主体建筑运用了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营造法式。

  善庆寺历史悠久,主体建筑结构严谨,木雕、砖雕,技艺精湛,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价值,为临县现存为数较少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善庆寺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义居寺

  地址:临县枣圪达乡枣圪达村

  始建于宋代,旧称“佛堂寺”,原为天官寺下院。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寺院坐西朝东,三进院,占地面积为5981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正殿、藏经楼、万佛洞(石窟),两侧建有偏殿、廊房二十余间。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斗栱用材硕大,为六铺作双下昂。

  万佛洞石窟面积为59.78平方米,窟顶为平面,雕有卧牛、伏虎、灵猴、玉兔、莲花、灵芝等图案。

  义居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系临县现存庙宇建筑之首,是一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5月,义居寺作为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乌突戌古城遗址

  地址:临县白文镇郝峪塔村与南庄村之间丘陵地带

  遗址依连绵起伏的山梁,沿崖壁周缘自沟底向顶部用素土夯筑。居山临水,高低相差悬殊。系古代重要军事设施,用于屯集兵马。据民国六年县志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置为临水县,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立“乌突戍”。乌突戍是从长城的黄栌岭起,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为所立三十六戍中的其中一戍。

  遗址从沟底向顶部夯筑,垂直高度约20—60米,顶部加筑夯土墙体。由内城、外城和城外防御设施三部分组成,呈不规则梯形,用平夯法素土筑成。内城周长2880米,外城周长4980米。城内主要有4条自然沟,沟内两壁崖面夯筑成圆形夯土建筑。现存基址较多,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层叠交错直通沟口、河岸边。

  城外东、南、北三面城墙外侧,峭壁陡直,沟壑纵横,除夯筑坚固高耸的脊墙外,又与相邻的高山峻岭组成天然屏障,成为南北通行的要塞。外城墙以南内城东顶部为墓葬区。

  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

  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共22间。

  黑龙庙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使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奇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两省遐迩闻名。乐楼的音响效果更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所以每逢古会隆节,-两省四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庙内现存石碑4通,其中道光癸卯重修黑龙庙碑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撰书。山门上镶嵌两副石刻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另一副“山河碥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乙巳年撰书。王继贤不仅文彩俊逸,而且书法造诣颇深,名重京师。时高丽国屡派使者求书“健美陵烟”四字,王毅然成书,使者满意而归。清帝为此赏其纹银四千两,人们赞颂“一字值千金”。

  神龙沟旅游区

  神龙沟旅游区位于方山县积翠乡以东10公里处,距吕梁市84公里。 旅游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这里山脉纵横,层峦叠嶂,森林茂密。公园内树木种类繁多,以油松、落叶松、云杉、杨桦为主,兼有各种灌木为辅,特别是落叶松在景区大面积存在,是吕梁山上最大的一块面积。山中有珍禽异兽各种野生动物多种,有山西省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山上有野生中药材上百种。 神龙沟旅游景区以美丽的自然景观著称。主要景点有:一个天池南阳天池,一大草原云顶山真武草原,四挂瀑布玉女瀑、冰瀑、水帘瀑、白龙瀑,一座山寺文山寺遗址,一座庙宇九天圣母庙,一个洞窟,“五座山寨”伏虎山寨、任家峪知青山寨、卧龙山寨、南阳山寨、新窑上山寨“九座奇峰”孝文山主峰、赫赫岩峰、云顶山峰、东笔架峰、西北架峰、五龙峰、狮子峰、万佛峰、玉女峰“十八条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旅行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