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怎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怎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发布于:2020-08-25 13:21:58 作者:

怎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导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学生要想写出一篇成功的佳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从日常教学中抓起,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怎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怎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一、素质教育促进了作文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小学生作文来说,具有非常及时、现实的意义。以素质促进作文,以作文增强素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小学作文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抒写出来的是真情实感

  很多小学生写起作文觉得无话可写而苦恼。原因主要是生活较单调,觉得无话可说,于是为了应付便抄袭范文或虚构凑数,闭门造车,质量可想而知。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材料,作文才有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更贴近生活,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抒写出来的是真情实感。再不是无病呻吟,空喊口号,内容也显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2.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供广阔的选材空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见识少、知识面较窄的现象。实施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不同层次的广阔活动空间。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体验活动,不仅有益身心,而且拓宽了视野。见闻多,感受深,很自然地学生受囿的思维也就拓展开来,选材也较为得心应手。

  3.有利于突出作文的思想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素质教育,品德为先。“文如其人”,见其文,如见其人。应该说,平时养就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之一。学生首先具备这个条件后,形诸于文学的思想内容,才有较合乎情理的可能。相反,如果是一位固执不化、蛮横无理的学生,很难想象他能写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好文章来。

  4.有利于学生的艺术创新,从而促进作文的艺术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作文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捕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也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改进作文方法,其作文也才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如果闭门造车,照搬照抄,那么学生的作文就没有创新可谈。只有在艺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才会创造出让读者喜爱的文章来。

  二、作文教学应注重材料积累

  1.读中悟法,注重积累

  教育家叶圣陶说:“如果学生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情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提高。”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做读书札记,这是提高作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

  2.写中生巧,加强书面材料积累

  学生作文除了读好书,还须不断加强材料积累,平时注意练笔。否则容易造成有话难于表达的尴尬局面。加强书面积累,一条较好的途径就是坚持写日记。尤其是中年级小学生,及时教会养成他们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有利于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进而激发他们的.作文情趣。而在教他们写日记时,应具体地指导他们如何充分调动“五官”去感受生活,捕捉信息,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并努力结合实例操作,避免流于形式。

  3.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摘录

  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学会摘录书中的优美词句及精彩片段,并思考品味。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到这些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就会变的丰富精练、准确而传神起来。

  三、多方创设学生作文的氛围

  小学生作文,与其他方面的学习一样,也离不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多方创设学生作文氛围,尤其显得重要。它有利于直接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形成自觉的内在作文竞争机制。

  生活处处有作文,要树立大作文的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中学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春游”、“参观博物馆”等。

  还可以成立作文兴趣小组,或文学社团,并进行相关规范的活动,如定期集会交流,学习有益的指导性书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实地参观访问等;可以办黑板报、壁报、手抄报等,定期或不定期发表一些学生习作,并加以一定的点评;还可以举办故事会、作文讲座、作文竞赛,褒扬学生的佳作,让学生经常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更高的写作热情,培养一批写作新秀。并做好相应的习作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