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

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

发布于:2020-08-24 05:09:17 作者:

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

  导语: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呢?它不仅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而且有利于对整个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货币资金预算是对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的估计,也是对企业的支出预算。

  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

  保持预算的一致性

  预算一旦制定,就不应当轻易进行调整。因为企业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一般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倘若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存在变化,那么就会导致预算产生偏差,所以预算的编制在起始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考虑预算的调整,通常,如果日后在企业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事项属于之前编制预算时考虑的范围之内,则不应当进行调整。一般而言,企业管理者不应当轻易调整预算,除非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该影响对企业原预算的执行产生影响较大,而且需要经过企业管理者和决策部门认可之后,才可以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企业调整预算的时间为半年一次,不易过于频繁。

  保持对预算执行的实时监督

  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应当重点把握对执行过程的实时监督。一般而言,预算执行的过程或结果,反映了预算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因此,企业管理者对预算执行的评价和检查不能等到预算执行结束后才开始,而应当在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实施监督。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力求及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分析预算执行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追根溯源,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改进措施。只有如此,企业管理者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预算执行的效果,把握各种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差错防弊,避免错误或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在对执行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对工作的评价之后所进行的措施

  很多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将企业预算实施的成果同相关人员的业绩进行挂钩,通常而言,对于奖惩的实施应当注意分段执行,不可操之过急、不可一步到位,因为阶段性的成果并不等于整体工作的结果;一般而言,对于企业在执行过程取得的良好效果,应当及时加以奖励,以便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工作当中出现的瑕疵,应当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谨慎的予以惩罚,除非查明原因,方可酌量惩罚。

  如何做好资金预算管控

  (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了满足预算的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按照性质应分为三部分内容: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

  1、经营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中最基本的预算,是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它包括收入预算、成本支出预算、生产预算、供应预算等等,其中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没有收入预算就无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经营预算构成了经营权人的活动范本,是指导经营权人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规范。

  2、投资预算。投资预算反映公司关于固定资产购置、扩建、改造和更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情况。投资预算和企业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紧密结合的。

  3、财务预算。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为了满足预算的时效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按照时间不同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1、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周期为一个自然年度,编制年度预算时间在上年度末到本年度初。

  2、季度预算。季度预算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编制时间上季度末至本季度初。

  3、月度预算。月度预算作为执行预算,和年度、季度预算相比,要求更加细化,和实际偏差更小。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1、预算编制和计划下达。前面已经论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和预算体系,那么预算由哪个部门做比较科学呢?既然预算体系包含了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个方面,所以它不是某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它不仅需要企业中计划投资、经营管理、财务会计等部门共同编制,同时需要市场、生产、科研、设备物资、后勤工作等各个部门提供相应的预算信息。具体见流程图。

  2、预算执行、控制。预算编制完成后,重要的是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它是预算能是否有效的关键。

  3、预算调整。当预算期内,遇到影响预算不能执行的因素时,要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4、预算考核。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发挥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对制定的预算进行考核。

  5、预算分析。预算分析不能只是预算完成后的分析,它应贯穿整个预算周期内。

  6、预算总结。一定时期预算执行完成后,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总结,既包括预算本身存在的问题,又包括预算管理过程中参与管理、执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存在的不足,以便下一个预算周期工作改进。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注意的问题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预算管理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反映,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体现以“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一是全面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利用者、预算的执行者,也是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人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企业的预算工作无法搞好。由于预算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预算管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预算人的职业道德问题。如有些人为了个人目的和小团体利益,在制定预算或对预算控制考核中出现过松或者过紧现象等。二是全面预算管理应该提倡的是“人管”而不是“管人”。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使预算管理进一步成为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和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制定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调整和分享过程。如果基于价值链分析预算,那么企业的预算活动就能使部门间的利益较好地得以协助,有助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也有利于企业为客户传递价值活动的顺利完成。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注重全面收集有关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外部信息;企业上级、下级信息等等。

  5、实施预算管理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算。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年初预算制定以后,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市场变化、政策变化、不可抗拒因素等情况发生,企业管理者在预算执行和控制过程中要随时发现问题并实施调整预算,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