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发布于:2020-10-15 00:03:59 作者: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有人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重投资、轻亲情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们中国的父母尤甚。可很多父母从孩子很小或刚刚出生就交给老人或保姆看护,职业者去职场拼搏,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在为孩子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努力,殊不知婴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物质的充足,而是亲情的呵护。

  保姆看护孩子,和孩子交流的少、抚爱少,孩子很难有一种来自亲人的温暖、快乐。而父母带孩子不但自己给孩子一个融洽愉快的氛围,就连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会逗逗孩子、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这些都会为培养孩子乐观开朗友善的性格创造良好的条件。

  老人带孩子,对孩子有爱有呵护,可他们相对年轻的父母思维缓慢,行动迟缓,容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这样会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性和冒险性。而年轻的充满活力的父母会带孩子到处玩,游乐场也好,郊外也好,耳濡目染的会让孩子活泼、勇敢,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

  即使是大一些孩子也不能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绍兴浈江区常平镇实验学校1400名学生中有567名留守儿童,校长曾宪法说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普遍性格内向、冷漠孤僻。青春期更易叛逆,出现上网吧、打游戏机、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对孩子来说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很难得以弥补的.。

  吉林省长春体育大学大三的学生高翔在家中挥刀砍死养育了自己的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并拿刀指向了自己的父亲……后来经司法鉴定高翔有严重的抑郁症,事发前一天晚上,他在家中服用了14片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导致行为失控。可他父母根本不知道他患有抑郁症,因为他的父母早已离婚,各自组建了家庭,他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亲振振有词的说:我给他买的手机、电脑,连将来结婚的房子也买了,毕业后的工作也安排了。可他给孩子买回了幸福和快乐了吗。

  二、重择校、轻自身

  正是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使得择校风越来越严重,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为孩子选择学校,不惜重金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从家长到孩子都觉得选择一个最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各方面就全交给学校教育和管理。

  从家长到孩子都失去了发挥主观作用的积极性。可我们想想,在幼儿园、学校中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他们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及时掌握孩子的状态,及时教育孩子。即使识字这样的学习能力,如果在学校,老师需要让他坐在座位上,大家一起学。

  如果是父母可以随时随地的教给他,如食品袋、玩具盒上的字,以及街道上的标示牌等等都可以念给他们听,不知不觉中,是懂非懂中他们就知道这些字的意义了,自然而然的也就认识了。家庭教育不但有及时性,还有连续性,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要换不同的老师,老师对孩子的各方面的特点了解的不全面。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更能因材施教。

  三、重智商、轻情商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胎教开始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忽视了情商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殊不知一个孩子他的智商再高,如果性格孤僻、脆弱、暴躁,不能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也很难有所成就,甚至会出现很多问题。药家鑫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药家鑫从小就是父母、老师和邻里眼里的“好”孩子,钢琴水平已达到10级,是西安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可为什么这样一个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却在撞人之后对伤者连捅八刀,致人于死地呢?这也折射出当代教育中情商教育的缺失。不仅仅是药家鑫这样一个个案,近年来关于孩子厌学、网恋、早恋甚至犯罪的报道屡屡出现。他们冷漠、固执、自卑,情绪不稳定,不愿与父母沟通。人们习惯地将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孩子”。

  据教育学家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有的是甚至智力超常。但他们情商相对较低,情感世界是一片荒漠,而这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孩子的错,究其原因主要症结在于他们在0-12岁,接受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情商教育严重缺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情商教育,进行情商培养,培养孩子自信坚强的品质,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的环境,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让孩子在一个愉快融洽的环境中成长为生理、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