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2-4岁宝宝很难理解“反话”

2-4岁宝宝很难理解“反话”

发布于:2020-12-10 03:55:08 作者:

关于2-4岁宝宝很难理解“反话”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宝宝说“反话”,有的是觉得这样很幽默,有的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表达父母的强烈情绪,可是儿保专家们认为,家长说“反话”往往忽略了宝宝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让宝宝很困惑甚至受到伤害。

关于2-4岁宝宝很难理解“反话”

  事例一 3岁的'妞妞在吃早餐,不小心把牛奶弄撒了,妈妈过来收拾烂摊子,很生气地说“看你干的好事”。第二天早餐时,妞妞又把牛奶倒在桌子上,然后兴奋地叫妈妈:“妈妈,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事例二 2岁半的琪琪说话很早,可是他的动作还不协调,总是爱摔跤。一次,爸爸在他摔倒、撞到东西的时候说:“你这个小笨笨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成人都能听出其中蕴含的爱意。可当琪琪又一次撞到门框时,他边哭边说,“琪琪是个大笨蛋,”爸爸被琪琪的反应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安慰宝宝。

  2至4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逻辑思维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词汇突飞猛进,但是对于语意甚至寓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家长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梁颖建议家长在宝宝2到4岁期间,尽量不用“反话”表达意见,可以用一些积极的正面引导甚至辅以肢体语言让孩子明了家长要表达的意思;更不要用“反话”来刺激孩子、伤害孩子,而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接受,慢慢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母婴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