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医祛黄褐斑方法

中医祛黄褐斑方法

发布于:2020-08-22 21:09:32 作者:

中医祛黄褐斑方法

  导语: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技术是非常的精湛的',那么有哪些方法是可以去除黄褐斑的呢,小编带你来看下吧。

  中医祛黄褐斑方法

  活血化瘀法

  外涂方:取鲜土贝母鳞茎200克,鲜何首乌块根200克,将上药洗净,放入木桶或竹桶中,将250毫升水徐徐加入,用木棒杵烂为泥,然后过滤取汁,置冰箱内低温贮存,每晚临睡前摇匀,用毛笔蘸涂色斑处,至第二天晨起时洗去。二月后面部灰黑色斑片及满脸散在点滴状褐斑消失70%以上。原方继续坚持治疗一个月,皮损全部消退,颜面肤色正常。

  按:瘀积体内日久,影响气机伸展,出现上述诸症,故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四逆散和血疏肝,桔梗载药上行,枳壳宽胸,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加入葱白取其通窍作用。鲜土贝母块茎中含有大量的麦芽糖,具有散结毒、消痈肿之功效。鲜何首乌具有解毒、消痈、养血的功效,块根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同时为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进红细胞的新生及发育。患者内服外涂治疗三个月,便使皮科顽疾告愈。

  疏肝理气法

  患者李某,女,46岁,2006年9月16日初诊,一年前因工作失意,在家闲坐,逐渐出现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失眠烦躁,面部逐渐出现灰黑色斑片,尤以鼻背两侧左右眼眶下为著。患者自述,近四个月来每次月经均提前8天以上,并伴有经前明显的乳房胀痛及腹痛。刻诊:左右眼眶下钱币状对称性灰黑色斑片,满脸散在点滴状褐斑,以唇周左右两侧为著,目窠微肿微青,六脉虚弦。

  辨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治以疏肝健脾和营,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内服处方:熟地30克,柴胡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甘草6克,薄荷6克,生姜6克,丹皮9克,山栀9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服五天,停一天,连服二月。外涂方仍用前方。二月后面部灰黑色斑片及满脸散在点滴状褐斑消失30%以上。原方内服外敷三个月,皮损全部消退。

  按:该患者肝郁日久,化火生热,煎灼营血,故出现上述诸症,此时用逍遥散已显力薄势单,故选用丹栀逍遥散合黑逍遥散,既解肝郁血虚,又泻三焦之火,服用近半年,配合外涂方,使患者告愈。

  补肾疏肝法

  患者王某,女,46岁,2005年7月7日初诊,五年前颜面部出现黄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展成片。口服袪斑西药维生素C、维生素E,并外用3%氢醌霜后,有一定效果,但日晒后色斑更加明显。四诊所见:眩晕少寐,怠倦无力,伴腰膝酸软,身体羸瘦。舌红少苔,脉弦细。辨为肝肾阴虚,肾水不能上润肌肤。

  治以滋阴补肾疏肝,方用滋水清肝饮,处方:熟地24克,山药18克,山茱萸18克,茯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佛手9克,山栀9克,龟板12克,知母9克,共10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外涂方如前不变。二诊时腰膝酸软大减,黄褐斑消失50%以上。前方略加变通内服、外涂二月有余,颜面肤色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中医认为黑色素乃肾虚所致,肝肾阴虚,肝失疏泄,肾水不能上润肌肤,而生黑斑。我们用滋阴补肾之法治其根本,佐疏肝之品,共奏补肾疏肝之功。气血和,经络通,则患者肌肤能荣,色斑能除。

  中医脚底养生,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因为脚部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美容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