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发布于:2020-08-24 21:58:55 作者: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导语:从幼儿心理发展学的角度看,幼儿的行为习惯发展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觉得,除了幼儿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等有着一定的影响外,幼儿教师更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对幼儿的文明习惯等进行培养。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一、生活交往,以言促行,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们常说“三岁看到老”,这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而言的。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那么在今天我们再看这个说法,也真的会从中感觉到幼儿的教育有多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学校的教育,尤其是看重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让我们都知道,生硬的道德灌输不会被幼儿接受,所以,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大量进行着德育教育,但是仍然有大部分幼儿怯懦、不敢见人、独立自私的行为屡见不鲜。

  因此,对于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入手,从其日常细节入手。而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要放在幼儿每日在园的过程中,即:教师要脱离只有在课堂对幼儿才能进行教育的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督促幼儿对人有礼貌,要果敢、大方,自信、自律,在小伙伴间要爱护对方,学会在集体中的生活,同时见到师长要有礼貌。而多数在幼儿表现的过于局促、胆小之时,不管是否是这个幼儿的任教教师,都有责任对幼儿展示笑容,用礼貌的语言向幼儿打招呼,要让幼儿打破对外界的恐惧感,进而产生愿意与人交往的情绪和意愿。

  二、课堂教学,言传身教,促进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教师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我班幼儿是中班的幼儿,美德意识比较差,因此在孩子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田里播种一颗“爱”的种子,让它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们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更好的传承中华美德,有效地进行幼儿道德教育,我院把价值取向的重心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和做事的态度、习惯等非智力要素上,让幼儿生动活泼地度过一个愉快并能终身受益的童年。

  因为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如果单靠一节两节的思品课,很难达到效果,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所有开展的课堂教学中都进行德育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体验到文明习惯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学中有“言传身教”这一要求,那么当我们站在幼儿面前的时候,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教师就是幼儿学习的对象。

  如果老师在课堂中用一个善意的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幼儿,认真倾听着孩子的表达,那么孩子们在这种被尊重的过程中也就会学到了如何去尊重别人,如何去与别人交流。这就远比我们说十次“要学会倾听,要尊重别人”来的更实在。

  我在教学手工课《好玩的瓶盖》中,就是运用了这样的“言传身教”的方法,在活动中我蹲下来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并在每个幼儿表达意见时,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倾听幼儿把话说完。这无形中也是对于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一个影响。因为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之间也在彼此专注的倾听着。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手工工具我也一个小组备一份,让他们在用工具的过程中懂得分享。知道大家 一起用。

  三、细节把握,点滴渗透,促进幼儿文明习惯发展。

  作为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指导者的教师,始终要明确的就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看,虽然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对幼儿的教育包含着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知识,但相互间却不是脱离、脱节的,对于幼儿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联系性和兼容性,所以每一个主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统筹设计,创造性的挖掘教材。

  而三、四岁的幼儿,又是正处在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阶段,但又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同时,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关心尊重他人的情感。所以在这一阶段对于幼儿文明行为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从游戏活动的开展到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每个细节之处,教师都要做到在点滴处渗透德育教育,使幼儿学会与人相处,养成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四、正面强化,心意导行,促进幼儿健康行为发展。

  很多人总是在不经意间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习惯于对孩子进行随机评价,而这个评价的随意性,导致了很多时候让我们错误的引导了孩子如何去做错事。如:我们在看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制止说“不许说脏话”,很多老师也会说“说脏话不好,不许说”,但是重复这样的制止语言的结果,就是孩子并不知道到底说些什么话才是不说脏话,也就是我们所要求孩子必须达到的文明礼仪。

  因为幼儿毕竟是幼儿,他的认知是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形成的。而作为幼儿的引导者的成人,如果不能给幼儿一个正面的强化,势必会让幼儿这一方面的发展受到制约。

  因此,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用心创设适合幼儿健康发展的空间,合理运用正面强化教育,用心引导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如幼儿出现说脏话的情况,不要仅仅用一句“不要说脏话”了事,而是要用道德品质好的孩子的言行为例,告诉他“你看,像他这样说话就是大家喜欢的好孩子,你也做这样的好孩子,好吗?我相信你”,久而久之,正面强化就又产生一定的效果,就会在不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幼儿健康的行为发展。

  幼儿是有个性的主体,而且其年龄特点又制约了其接受教育的效果,因此只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学中细化对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那么幼儿的一生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