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全国平均工资排行榜

全国平均工资排行榜

发布于:2021-02-16 15:04:22 作者:

2016全国平均工资排行榜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16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那么。全国的平均工资是怎样的呢?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6全国平均工资排行榜,欢迎阅读!

  2016全国平均工资排行

  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8.9%;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8.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22478元,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对相关行业工资增长产生了明显影响。

  数据显示,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背景下,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稳步增长。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0%。

  “总的来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孟灿文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资增长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2016年,我国去产能工作取得进展,部分行业市场价格回升,企业效益改善,工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其中,采矿业由上年下降3.7%转为增长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由上年微增0.8%转为增长7.4%,增幅扩大了6.6个百分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些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行业平均工资增长不仅高于全部行业的平均增幅,也超出本行业上年同期增幅。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3%、9.2%和9.7%,增幅分别扩大7.4、1.0和1.1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幅虽然相对较低,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6.1%,但增幅分别扩大1.8和0.5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相关行业工资增幅大多高于平均增幅。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9.7%,教育业增长11.9%,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11.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9.8%,均超过8.9%的平均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2016年平均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平均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金融业工资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银行业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2016年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2.3%,增幅排各行业门类第二低位。

  数据还显示,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相当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3.4%,二者之间工资差距明显。从增长幅度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8.2%,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1.3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这表明,当前私营单位工资水平与非私营单位仍有较大差距。”孟灿文说。

  平均工资的衡量标准

  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

  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了,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这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

  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了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长了多少?如果这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第三,这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当然,分析社会的“工资短板”,也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但是,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将这一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我们说,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这里的“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职场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