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做管理提升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做管理提升

发布于:2020-09-15 18:49:49 作者: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做管理提升

  对于提升管理,许多员工可能会认为,这应该是公司领导者的事情、管理者的事情,但事实上管理提升是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事情。管理人员应该去思考管理对我们的员工意味着什么?以下仅供参考!

  一、 从组织的需要说起:组织由岗位和人员构成

  1. 不同的位置意味着: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

  首先,任何一个组织,不管它的组织结构图画出来是什么样子,无论是大型的公益企业、旅游企业、房地产企业、综合性企业,还是小规模的单体企业,它的组织结构图都是由岗位和人员构成的。任何一个组织,越大意味着越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完成一个组织目标。从这点来讲的话,虽然组织是由不同的岗位和人员构成,但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在组织中的位置也不同。不同的位置意味着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比如公司的各位管理者、各位领导,每两个人之间的工作都存在差异,因为很可能所承担的岗位不同。

  2. 不同的位置意味着:能力、专业要求不同

  其次,不同的岗位,意味着对员工的能力和个人要求存在差异,比如从事财务工作和旅行社工作,

  工作的职责要求不同,能力、专业基础也不一样。

  3. 不同的位置意味着:责任和权限不同

  同时,处在不同的层级、不同的位置,所承担的责任和权限也不一样。

  4. 不同的位置意味着:上下左右之间的衔接关系不同

  最后,不同的位置,上下左右的衔接关系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位员工在组织当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除了自己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之外,日常工作当中还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几乎所有复杂一点的工作都要依靠很多岗位共同完成。所以,组织由岗位和人员构成,不同的岗位和人因为工作内容不同、要求不同,上下之间的衔接关系也不一样。

  总体而言,虽然企业的产品不同、所处的行业不一样,但当我们从管理的视角去看不同的企业时,更本质的区别是岗位构成不同,人员的数量和构成方式不同。

  二、 从企业的需要说起:管理的意义在于提升所有岗位和人员“单点的能力”以及“组合的效率”

  组织的竞争力取决于所有岗位和人员“单点的'能力”和“组合的效率”,即:这张组织地图上,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达到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组合在一起后协同的效率又能发挥出来,这样的组织才是有竞争力的。但是,人与人的组合不可能天然地实现效率最大化。因为人与人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导致信息不对称,对工作的理解不一样。如果没有管理手段和激励机制设置来保障的话,任何一群人在一起都不太可能自动地实现效率最大化。但组织的竞争力又需要与大家不仅把每个人的工作做好,同时组合在一起又是有战斗力的,而不能是一个员工的工作需要别人配合时经常得不到配合,或者配合效率跟不上。

  所以,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实现每个人单点工作能力的提升,二是保障组合在一起的集体效率。

  (一) 看“单点能力”,为什么公司发展壮大以后管理就会面临挑战?

  1. 不同阶段企业对同样一个岗位的要求会不断提高

  通常企业随着发展阶段的升级而对人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这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比如同样是财务经理的岗位,公司二十人、收入几十万时和公司两百人、收入几千万时,对能力要求会出现很大差异。再比如人力资源经理,早期因为人员比较少,主要侧重办理劳动手续,当人员规模增加、岗位越来越复杂时,考核、发工资就会随之变得复杂,从而带动企业对人力资源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公司发展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人不好用了,或者达不到要求了,但很可能三五年前这些人员都是公司的骨干。那个时候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才成就了公司的今天,而现在随着公司发展对同样这些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罢了。因此企业要求员工能力、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能力,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越是快速发展的企业,对能力提升的要求会越迅速。所以一个岗位员工的单点能力,很可能在最初公司发展时是符合要求的,但满足能力的标准会随着公司发展而不断提高。

  2. 人有思维和行为上的惯性,容易产生懈怠

  与此同时,人在思维和行为上存在惯性,往往会自然地认为:以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今天不能这样做?当一个人因为思维和行为的惯性而停留在以前时,自然就容易与公司发展的要求产生矛盾。有时人也容易产生懈怠,公司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自己意识不到提升的紧迫感,几年当中没有提高,不知不觉就落后了,与此同时,公司却一直在发展,于是便出现了矛盾。

  3. 企业大了需要新的岗位、新的人员需求

  公司大了以后需要新的岗位和人员需求。比如,公司只有金矿业务时,岗位构成是金矿工作人员;增加了珠宝小镇业务后,就会出现新的岗位和人员。补充新业务意味着补充新岗位,不断壮大的组织要想保证人员符合要求,公司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就需要管理做保障。

  (二) 看“组合效率”,每个人要达到要求且放到一起时互相配合的效率要提高

  1. 各自岗位不同,不能完全换位思考:通常许多岗位的员工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存在很多难点,相比别人的工作更有难度。而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亲身体会过对方的工作,就很难真正理解对方工作的难处。在岗位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人都经历完所有的岗位,所以换位思考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总的来说,没有换过位置,很难真正换位思考。

  2. 信息不对称

  3. 性格、经历不同

  4. 思维和行为习惯不同

  5. 非理性与感知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总存在感知的差异,某件事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错,因为每个人判断事情的逻辑不一。

  上述因素都会对效率的实现产生制约。企业把员工放在岗位上,如果不用机制去引导和约束,不靠管理规则去运转的话,人与人在一起就不能天然地实现有效配合。有时候不是大家不想配合,而是这些原因导致信息不对称,最后可能大家都很努力,但放在一起就觉得没有配合、甚至相互制约。“组合的效率”看起来很简单,而实际上,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人员规模的放大,岗位的增加和复杂化,把越来越差异化的员工放在一起,要想保持员工之间的有效配合,同时能够保持小公司时的反应速度,就会非常困难的,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

  (三) 看企业需要

  1. 公司需要组织中每一个位置的员工都能够尽力做好工作,达到公司在这个发展阶段的要求

  2. 激励员工不断发展,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3. 优胜劣汰地实现员工队伍不断优化

  4. 横向部门与岗位员工之间配合更顺畅,不存在工作漏洞和交叉

  5. 上下之间汇报关系、责任权限分工更明确合理,信息更通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