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发布于:2020-11-06 13:43:42 作者: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导语: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情况如何,可以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集中体现出来。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承担起班级的管理工作,还要肩负起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对班级管理得好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和容易。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一、要用心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注重实践,使道德在实践中深化,让优良道德铭刻在心,并化为自觉的行动。不论是教育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还是在社会上做好公民,都应注重实践。初中生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开辟第二课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可通过组织或指导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进行讨论、写观后感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还可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举行“放飞梦想”、“理想伴我成长”等主题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一告别”、“五远离”和“三个一”活动,即:告别不良卫生习惯,远离毒品、邪教、暴力、网吧、游戏厅,提倡学生每月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读一部优秀图书,学唱一首优秀歌曲,并利用家长会架起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班主任每学期都要精心组织家长会,开办“家长课程”,开展“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等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家校联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问题,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也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班主任还要在学生中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通过开展“孩子眼中的家长”活动的调查,评选“优秀家长”,促进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

  二、要用心做好环境育人工作

  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学校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的活动,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内张贴醒目的班风、学风标语和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及行为规范图解,在黑板报上开辟引人注目的“班级光荣榜”专栏,使助人为乐、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尊敬师长、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坚持锻炼等各方面取得成绩的同学榜上有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教育学生争做“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形成人人为班级作贡献、个个奋发争先进的热潮。首先,班主任要对教室、宿舍的卫生及物品的摆放有明确的要求,给学生创设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其次,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要美观、大方、高雅,力避凌乱、品位底下。班级文化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布置时应尽量注意不要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三、要用心平等对待学生

  用心对待学生,必须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差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 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

  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进步。班主任时刻要以学生的事迹感动自己,并将这种心态传染给学生,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何等地重视他们的进步。

  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是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是班主任和学生要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会主动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班主任要真正走到学生中,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平等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有家长的专制作风,要倡导班级的民主气氛。在制定班级各种规章制度时,多倾听学生的建议,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必须让绝大多数学生同意,才能顺利实施。努力倡导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风尚,形成班级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局面。

  四、用心管理规范学生

  班主任不要担心学生违纪、犯错误、闹矛盾,应以积极的心态捕捉这些时机,想办法设计适当的活动,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将坏事变好事。另外,班主任是学校各项校规校纪的贯彻者、落实者,但班主任在执行时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将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补充与调整。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为此,要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从预习到复习。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要与提高学生的成绩紧密结合,向学生讲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和保证。

  五、用心沟通和激励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因此,班主任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位学生,以自己言行为表率,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时时留心,处处用心,捕捉时机,选准火候地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要将宣誓活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一是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将这种热情引导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掀起班级的学习热潮。二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借外出踏青、社区活动等适时开展教育活动。三是借助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四是以班主任自身的一些交往及经历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想办法设计活动,想点子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真正燃烧激情。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1、管理班级自然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孩子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好。

  2、我认为你必须清楚自己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选出一些在班级各方面以影响力号召力的学生组成班委,但不是教师就放手不管了,而是重在引导,给班委指明一个方向,抓好一个细节,做好一个纠正。

  3、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然后才会公平民主的选择班干部,既然选择了班干部,就要相信他们,并引领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只要是学生能亲自做的就不要代劳或是有疑惑学生做不好,给其锻炼的机会,并允许学生犯错误,以及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作为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言出必行,树立威信,共给学生们平等的机会,让其施展。然后定期对班干部做出民主的评价,选出学生心仪的班干部。

  4、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管理班级自然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孩子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好。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据我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不是孩子们,不乐意去干,而是玩心重,操心的,该做的事,很容易忘记,这需要教师时刻的提醒,对于忘记,没做的事情,一定要反复叮嘱。

  5、专门让一个学生做好管理情况的记录,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执行管理的情况,及时督促和调整,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管”,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6、班主任和班干部应多交流,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并及时帮助指导。同时也要多了解大多数同学的感受、反应,改进自己的各种制度。

  如何管理和建设班级

  小组组建是前提和关键

  小组建设很重要,科学的小组分法是关键。以60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10个合作小组。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小组形成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竞争,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6个人是这样安排的,基本是按初次考试的成绩,上游两名,中游两名,下游两名,然后与各科老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成绩基本平衡。再在其中选出10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小组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小组成员编号使合作学习“真”起来

  按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对全班同学进行了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如分10个组,从1组到10组,每组的6位同学就按学习成绩从1号到6号。如1组的6位同学就是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这都是按成绩排列的,每组的1号和2号是上游的两名同学,3号和4号是中游的两名同学,5号和6号是下游的两名同学。

  小组分工让每个同学“动”起来

  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交流合作中,不让小组交流流于形式,那就要“人人有事做”,因此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分好了工,这6名同学分别有记录的,代表发言的,逆向思维的,记时的等,他们各司其职,让小组合作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最好的效果。为了避免小组成员长时间干一件事情而产生疲惫感,小组分工可以定期调换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都能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做到,以此锻炼每一位同学的各项能力,在小组展示阶段,依照十二中的“四部六环节”教学模式,本组发言人说的不全面的可有本组其他同学补充,本组同学都说不全面的可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小组分工不是死板的,每位同学固定做什么,可以灵活运用,不压抑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积极性。

  小组评价让课堂“活”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及时、正确、全面的评价,为使小组间形成竞争,活跃课堂气氛,制定了小组评价表格,依据发言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给小组加分奖励,以此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