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

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

发布于:2020-08-23 09:29:11 作者:

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

  导语:学生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呢?传教教育主张“接受学习,模仿练习,深化练习”达到学会知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形成会学。

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

  1.小组划分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首先应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划分的方法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学习习惯(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和学习心理特点(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自信心)等。把6~8名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特质互补的学习小组,即同组异质。而不同小组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即异组同质。每个学习小组由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协同老师统一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有利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教学流程

  2.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创设情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和兴趣点,以便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取得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欲望。要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同时明确这一课题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

  情景可以是小故事、小资料,可以是演示实验、某一生活现象,也可以是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在联系等。但需要注意:

  ⑴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

  ⑵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研究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

  ⑶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

  2.2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基础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解、识记层面的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惑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善辩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分配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调控参与,起到帮助促进的作用。而学生要做的事就是进行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组内交流、达成共识。教师分配任务,出示探究材料或问题,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给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要具备以下几点:

  ⑴为学生探究指明方向,即解决什么问题。

  ⑵有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为小组合作探究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此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⑶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通过个体自主探究和小组成员的合作达成目标。

  2.3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学会分享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

  2.4 梳理知识,归纳整合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重新整合,构建符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做的是:搭建平台、引导归纳、知识整合。学生的活动是:自结、交流互评、共建网络。先是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再是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最后是教师引导组间交流,形成本节的知识体系。因为是学生自己的总结整理,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2.5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认知目标后,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使已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同时对前几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和提高。教师出示训练材料,材料的出示应根据学情,灵活设置。学生自我演练,独立完成。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外,教师预留或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不能统一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我演练、查漏补缺、巩固提升。

  2.6 针对差异,适当评价

  学习小组的成员是由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不同。由此决定了各小组经合作、协商而形成的小组方案和活动方式 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把每个学习小组做为整体,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参与、交流与合作情况,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关注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运用,关注他们学习心理的变化。对表现好的小组应及时表扬。特别是对那些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堂延续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互助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还应建立课外小组学习机制。其方法是: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查阅有关恐龙的知识、调查当地的动植物资源、调查当地的环保情况等。或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探究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等。并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调查和实验,然后各人把查找的资料、调查的结果和实验的数据提供到小组进行交流,达到知识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管理调控

  自主—合作学习以小组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然而,运用自主合作学习,如果使用和管理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课堂讨论时,如果教师调控不力,可能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争论过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由于学习方法的原因会出现学生探索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出现探索活动偏离活动主题的现象。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会造成探索活动“冷场”、学生的思维活动“卡壳”的现象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大对学习小组的管理和调控,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4.1 在小组管理上,按照教师—课代表—组长—学生的模式进行

  教师应主要抓课代表和小组长,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小组学习的骨干,树立他们在小组中的威信。

  4.2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特别是在启动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中的知识障碍,以免学生讨论时“卡壳”。还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状态。

  4.3 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和引导。当学生偏离学习的主题而无目的的进行争论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思维方向的引导;当学生思维活动不能展开,出现“冷场”时,教师应给予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平坡”;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方案设计或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应给予科学方法或操作技巧的指导。

  4.4 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思考讨论时如果学生出现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要及时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的方法

  一、合理分组,优势互补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性别、成绩、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保证组内学生好、中、差搭配适当,以前后桌四人一组为宜,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学困生,两名是中等生,便于课堂合作学习。

  二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评比。每个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组内一切事务的处理与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小组做适当的微调,尽量使小组之间减小差异,竞争公平、合理。组员间要有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形成合作,达到目标。

  二、民主互动,体验合作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在小组合作中,往往积极发言的都是组长。有些学生小组活动时,不与其他同学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可见小组并没有很好地分工,学生参与度不够。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要怎样才能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呢?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个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其次,有的放矢,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三、方法引导,提高效率

  1.教学组织中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

  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执不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2.学习程序上的引导。

  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3.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①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深入学习。A:启动式的点拨。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了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此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B:提示式的点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C:点睛式的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可以“突破”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