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发布于:2021-02-16 21:54:19 作者: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导语:小学生的课题不能说课前整顿一下就能完全管制得住学生。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那么持久,所以老师应该花更多点心思。多奖励,多评比,多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新花样那些小家伙会厌烦的。多奖励,多评比,多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整体课堂管理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课堂管理是应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各种不同要素组合产生的效果,从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整体课堂管理时,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体、方法等要素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和整个教学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制订教学策略,以求实现教学系统的功能最优化,保证整体课堂管理目标的实现。

  2、发展性原则

  “发展为本”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核心教学理念,更是整体课堂管理的宗旨。整体课堂管理以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成分就是通过最优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教师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对教学结果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投以满腔的热情、对学生发展给予的欣赏、对自己成功教学的肯定等,都包含着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强自己的职业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因此,课堂管理过程既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更是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

  3、学科性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整体课堂管理必须遵循学科特点进行管理。如,语文课要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决不可设计为单一的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课或思想品德课;数学课体现了数学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并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因此数学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模仿与记忆课,而应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活动。整体课堂管理要求教师把握学科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学科或者自己所教授学科对个体发展的价值优势,设计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课堂管理方案,最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有效性原则

  整体课堂管理最终是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发展和形成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为目的。因此,其管理手段必须符合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能调动、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兴趣,让课堂教学真正建立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健康发展的宽松的课堂环境。

  整体课堂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同步性

  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发展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科德育渗透,这就和“坚持德育为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有差距。因此,整体课堂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新课改的要求,注重教学和德育的同步,把教学的'有效性和德育的实效性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的统一。从而把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让课堂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场所,更作为对其人生预演的地方。

  (2)一致性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前我们提倡关注学生,现在更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因为缺少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受局限的。如果教师仅仅把上课当成“职业奉献”,而忽视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这一根本需求,就很难激发其课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整体课堂管理模式要求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而非仅仅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平行性

  整体课堂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创建平行课堂,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整体课堂管理模式中的“平行”包括以下含义:

  一是课堂主体地位平行。整体课堂管理模式明确了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课堂教学不是以学生为唯一主体,也不是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的线型结构,而是一个教师、学生、班集体三主体的立体结构,是教师、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这3个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协同运作。这三个主体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其地位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处在最高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发挥主动作用,处在基础层面上;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二是课堂管理目标平行。整体课堂管理模式的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有效、德育实效、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四个目标结合起来,作为每堂课应达成的目标,这四个目标是一体而非分开的,是同等重要而非厚此薄彼的。

  三是课堂管理过程平行。整体课堂管理模式在管理“课堂研究、课堂设计、课堂管理、课堂评估、课堂升华”时,其目标都指向“四维目标(教学有效、德育实效、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教师通过管理自己的课堂研究行为,整合其课堂资源,找到符合自身特质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优方案;教师通过管理自己的课堂设计行为,描绘出课堂蓝图,形成实现“四维目标”的具体策略和方案;教师通过管理自己的课堂创建行为,生成平行课堂,完成课堂设计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任务;教师通过管理自己的课堂评估行为,寻找本堂课教学中的差距和不足,为其下次课堂创建积累资源和素材;教师通过管理自己的课堂升华行为,把前面的四个管理行为中形成的成果进行内化和反思,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用于指导下一堂课的教学。

  四是课堂管理中教学研平行。整体课堂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教且学还研,三者平行推进。

  五是课堂管理中测评平行。测指检测,评指评价。一是测评对象平行,包括教师和学生,二是测评手段同时进行。通过形成的测评性试卷进行测,通过量表进行评。

  六是课堂管理中合作与探究平行。整体课堂管理模式要求在课堂管理中,充分体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究。

  (4)循环性

  整体课堂管理模式中,以“整体”为管理目标,其一切课堂管理行为和方式都是把“人”的发展作为唯一任务,兼顾了课堂管理的各个因素和环节,目的在于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课堂管理行为,而是一幅帮助教师迈进研究的殿堂,并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线图”。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研修方式之一,整体课堂管理模式通过“研究-研究”过程管理,把教师的“教”和“学”,学生的“学”和“做”,教师的“研”和学生的“研”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课堂管理循环。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一、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认识的内驱力,把课堂管理与创造情境有机结合,使学生乐学数学。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也很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蔼的气氛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便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需要计算就能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或3整除,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同学们感到很惊奇,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试着要难住老师,结果我回答得又准又快,同学们惊奇之余,都急于想学会这种神通广大的本领,于是带着炽热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二、增强课堂管理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

  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感到温暖,经常享受成功的快感,从而更加信任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管理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愿学数学。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得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使学生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较好地接受数学信息,针对小学生具有好奇、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栩栩如生的教学挂图和其他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看、说、演、议的活动中形象地理解较抽象的数学知识。

  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 。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切实经历圆柱体积公式,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形象的教学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论意力,培养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使课堂管理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实施。

  四、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使学生会学数学。

  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1 将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由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评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学生学的过程是由课前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考查、掌握和运用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过程的管理,也就是如何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招待、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学校教学管理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严格要求,最终实现高质量教学活动。

  2 实现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以“分”为本。现行教学管理,盛行分数主义。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根极可怕的“魔杖”,分数管理严重歪曲了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但有些学校过分细化规章,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把领导变成监工,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

  2.1 重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重点,数细节。学校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要着重解决,全校上下都要积极提出有效对策,从中择优采用。与此同时,针对各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困难,也要一一化解,在每次的教师会议中深刻探讨研究。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全校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共同努力工作。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的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在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2 重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2.3 重建“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制订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考评结果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 协调好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其中一部分,而教学管理的目标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配合、响应就要看师生关系的优劣了。师生关系良好,教学管理就能顺利进行,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达到教学相长。反之,师生之间互相抵触,学生不信任教师,教学管理过程就难免出现阻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质量的低效。教师无论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有高于学生之处,而学生之所以为“生”,总有不如教师的地方。从学问和道德上来讲,教师一般比学生知之在先和知之较多,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学生应该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现代教育理念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教师要用民主、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其次,教师要用一颗爱心来对待学生。小学生还处于孩童阶段,在我们眼里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不能用强制的说教去要求他们要怎么做,批评、体罚更不可取,那样会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