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怎么走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怎么走

发布于:2021-02-15 12:57:20 作者: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怎么走

  导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怎么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促进了辖区和谐稳定,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学习永远在路上

  此次学习是近年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涉及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大调解筑牢维稳防线、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新闻宣传策划等内容,大家从课程中学到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思路,从每一件特殊个案中学到了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学习永远在路上。”兴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元连在开班动员时说,为什么要学,就是要认清形势、正视不足。学什么,就是要做到把握重点、学深悟透。怎么学,就是要做到学思相长、学以致用。新的发展形势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和更重的责任,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破解难题、履职尽责。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政法信访干部的教育、培养和历练,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政法信访队伍,更好地位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立足于实践

  近年来,该市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涌现了“朱连调解工作室”“小翁姐姐维权热线”“小陆帮你忙”等一批有影响的政法工作品牌,创建成为“全国法治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并连续11年获得“平安创建先进市”称号,治安案件较3年前下降29.59%,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率、矛盾纠纷及时调处率、治安问题有效解决率等6项主要指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市区最前列。

  “创新,就是要学他人之长,创兴化之新。”马元连强调,要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要求,就要加强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和补充,树立经济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的理念,始终把平安这一最大的民生放在第一位,找准政法信访工作的着力点,勇于创新,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打造特色,在立体化现代社会治安防控网、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网、社会化基础综合服务管理网这“三张网”上多思考、抓创新、出实招,力争做到全省有影响、泰州居前列,努力将兴化综治和平安工作打造成金字招牌。

  用学习成果推动各项工作

  “这次学习班,内容丰富,受益匪浅,既倍感荣幸,又觉得责任重大。”昭阳镇政法委书记鲍美华感触很深,这次学到的不少新理念和新经验,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表示将运用这次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要用学习成果推动工作,落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马红专在学习班小结会上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联系工作实际,以“四项排查”为抓手,以领导包案为举措,以依法处置为底线,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政法各项工作,紧扣平安兴化、法治兴化和政法队伍“三大建设”,深入推进“十项全覆盖”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政法各部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社会的水平,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能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万宝桥街道按照“打基础、提素质、立长远”工作思路,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贯穿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为加快建设和谐万宝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加强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村改居”工作。

  万宝桥街道去年新建两个社区,目前葛西河社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社区各项服务功能也已投入使用;幸福社区的建设已列入今年街道党建项目,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党组织建设等将逐步完善。今年,全街将以“肯下力气、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势,强力推动“村改居”工作,确保基层工作实现全面提升。

  三是加大信访案件排查和调处力度,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街道抓住两个重点,坚持四个到位,做好信访工作。即:抓住重点人员和重点人群;坚持排查到位、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全面排查掌握本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并及时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要深刻领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即政府通过与民众、社会其他组织的互动合作,通过整合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社会资源,不断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共同实现基层社会问题的协同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解决体系中“短板”和“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选择。

  为此,基层社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其更加强调上下互动、权力双向运行的治理理念;更加强化社会建设,注重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格局的构建;更加重视保护基层群众利益,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改善服务管理方式,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要理性反思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自主空间日益扩大,社会主体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按照社会的和经济的原则进行组织和运作。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以下治理困境。

  首先,在体制困境方面,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内部职责关系不清。如基层社区往往被上级政府部门当作其下属机构,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内部决策、执行、监督职能没有理顺,政府职能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相分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次,在机制困境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的利益调节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突发应对机制还很不健全,难以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再次,在策略困境方面,当前政府公共服务刚性供给、财政压力较大、公共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公共服务需求。

  要科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策略框架

  当前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空前的社会变革在赋予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统筹各方利益、维护公平正义、服务群众需求、优化社会秩序等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考验。为此,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策略框架很有必要。

  首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推进街道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的职能分工体系,实现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结合。其次,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公共责任分担、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以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突发事件。再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策略。采取政府购买、项目制、网络信息、数字化平台服务等政府治理工具;开拓社会资本,构建制度环境,助推基层公共事务治理;培育优秀社会组织,构建新的协作博弈框架和治理格局。最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对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借助大数据的多向思维、多维内容,科学合理预测社会需求、创新民意表达方式、预见预警社会风险,探寻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差异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

  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突出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价值,突出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明确和保障社会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强化社会治理关系的法律属性。

  首先,要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可脱离法律的约束。即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回应社会矛盾和冲突,用法律方法处理社会纠纷,依法破解各类社会冲突,依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法律体系。基层社会治理涉及的领域多,任务重,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需求迅速扩大。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民权服务保障、社会纠纷解决、安全稳定维护、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治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最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依法治理能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需要将社会治理创新与依法行政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