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发布于:2020-11-09 05:51:29 作者: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导语:按照国际组织的标准,中国现在还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克服的困难,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30多年来,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那么,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1.通过自愿移民减少贫困人口

  政府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贫困村民从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偏远的地区迁移到适合人类居住、环境较好的地区。这种扶贫开发移民开始于1983年,最早是在三西地区1进行的,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功。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全国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达到700万人,截至2003年,已搬迁340万人。根据12个省市的统计资料,2001 ) 2004年,一共移民搬迁了116万人。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共计49亿元,人均实际投资4200元。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要以县搬迁为主,这样便于调整土地,保证搬迁农户有足够的土地资源,而且便于组织和管理,节约搬迁路费,农户也便于了解安置地的信息,作出更适合自己需求的决定。同时有利于农户尽快适应安置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因为在一个县内,生产和生活的同质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集中式的异地安置也有利于移民资金的集中专项使用。

  移民搬迁后,尽管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生产和经济条件跟以前有很大不同,但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移民能在搬迁定居后很快恢复生产,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移民搬迁后,摆脱了长期封闭在贫困山区的困境,获得了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有利于他们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寻找发展机会。

  2.普及基础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治贫先治愚,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改变自己及家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机会。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首先要加强普及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最基本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工作能力。

  (1)合理配比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落实免费且同质的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平等的进程。中央、省、市、县级财政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比例是关键。除依赖上级财政拨款外,还可以效仿福利彩票的模式制定教育彩票,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募集社会资金。同时,为了保证教育资金的高效合理利用,政府应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改变原来由政府确定基础教育经费数额的做法,实行由基础教育部门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经费预算方案,由同级政府负责实施,并且这些行为受同级及以上人大和教育部门监督,切实合理配比及落实教育资金投入。

  (2)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在贫困村任教。生活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是农村留不住好教师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把教师群体的利益放在吸引人才任教的首位。贫困农村要想吸引优秀人才,首先应重点改善中小学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降低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制定有效促进和引导教师流动的政策,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标准。此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互换岗位的激励制度,也就是说选择距离贫困村最近的较发达镇或者市的教师,以一学期或者一学年轮换一次的方式到农村学校教学。这项工作经历将作为以后晋升高一级教师的必备条件,以此促进城镇和贫困村优秀教师的互相流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速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从宏观层面,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完善,根据当地贫困村及上级政府的经济状况给予合理的财政支持。其次,从微观层面,可以从距离贫困村最近的较发达镇开始铺设公路,循序渐进地向偏远贫困农村辐射。再次,贫困村也要发挥自身的力量,组织村内闲散青壮年参与到公路建设中,这样不仅能缓解修路用人紧张状况,而且可以增加村民收入。同时,要注重对公路的保养和维护,降低公路建造的后期成本,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在偏远地区公路扩展上。这样,村与镇、镇与市才能形成互相连接的交通网,不但拉近了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市之间的距离,节约了运输成本,减少了在道路上不必要的时间和农业必需成本,改善和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促进了人口、货物和服务的流动,便于国家对贫困农村的开发,加快脱贫速度。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田水利建设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完善贫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田质量,增加粮食产出,而且可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提供保障。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应亲自监督,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贫困农村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变原来粗放式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保护河堤,把保护生态平衡与提高农田质量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4.制定灾后扶贫措施,提升灾后返贫人口的自救能力

  自然灾害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状况、地质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灾后评估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基本数据,如多少公路受损、受损程度,以及多少人口受到影响、影响程度等,再结合当地扶贫工作的特点和贫困村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灾后扶贫开发措施。

  针对因自然灾害返贫的人口,除了政府实施的各项帮扶措施外,还应把受灾严重地区的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转移到水土资源比较富裕、自然环境相对稳定的地区。同时,还应该提高返贫人口的自救能力。在自然灾害面前,农户应积极配合政府对各种政策和款项进行落实;提升对灾害后果的认识,积极学习自救知识;在灾情好转后,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重建家园。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第一,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在理念上,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中国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始终认为,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权的实现程度,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都无从谈起。因为,生产力水平体现了一定社会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体现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和保障,离不开该国的物质发展水平。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有多高的物质条件和科学文化水平,该国的人民就能够享有多大的权利和自由,人权享有和实现的水平总是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的。这就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生存问题,进而实现小康。

  第三,在具体推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有计划、分阶段、稳扎稳打地解决贫穷问题。

  以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为例。对于实现脱贫的“主要目标”,“十三五规划”在第三章提出,要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这一“主要目标”,“十三五规划”在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中,分章节进行了规划。在第五十六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分节就“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进行了规划;在第五十七章“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中,分节就“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等进行了规划;在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中,分节就“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广泛参与机制”“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等进行了规划。需要指出的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基本要求与实施举措进行的安排,也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由国务院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影响力,也是国家制定同期立法规划的基本依据。可以说,这些规划使中国解决贫穷问题有了国家法律性、制度性的保障。

  第四,长期以来坚持有重点地解决贫穷问题。

  中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较之其他地区更为严重和显著。所以,中国对这些地区采取了突出战略和特殊政策。再以“十三五规划”为例,在其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中,以第二节“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进行了规划,其中提出:“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强跨省区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正因为中国在多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坚持这样的战略和政策,才实现了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青海3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813万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