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发布于:2021-02-18 14:28:37 作者: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导语: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学和管理人员应该多方着手,培养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本文结合实际阐述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内容与方法。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生涯是人生当中的一个承前继后的阶段。承前是因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他们的知识达到了一定水平,德智体美劳都有了一定发展;继后,是因为几年后,经过大学的生活、学习,他们将走向社会,独立地学习、工作。那些对社会有所贡献、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出成绩的人往往是那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人。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辅导员的事,更是直接从事教学的教学人员的事。

  1.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表明: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许多大一新生在入学后不久,感觉大学的自由时间太多,闲得不知道做什么好;有的上课时捧个书本,听完课后,就觉得自己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下课后就再也不用学习了;有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社交活动和上网上,到了下一节上课时才发现自己该做的作业还没完成。这些都是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学习没目标,作息无规律。基于以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有必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2.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在年龄上,我国大学生大多二十岁左右,正处于青年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已具备成年人的体格,但心理尚未成熟,具体表现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有独立自主意识,但有些事情还不能独立完成,缺乏判断力,有时还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这也是有些大学生总是“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3.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目前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很多这样的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在娇生惯养的家庭环境里,处处有父母和父母双方老人的百般呵护,在生活中,得到家庭成员帮助的多,很少自己独立动手做事情,因此表现为依赖性强,自己动手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这种状况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没有很大改善。有些学生到了大学面临着生活自理的困难和学习缺乏监管的境。目前孩子上大学,父母陪读的例子也有不少。因此, 有必要加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4.实现最终教育目的也要加强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既“以人为本”。当今社会里,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飞速发展,仅仅凭借大学里所学不能迎接将来工作中的种种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把教师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管在校园内还是社会上,都至关重要。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容

  校园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性质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大学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还是虚空的“抽象生活”的状态。之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想把学生从家庭中的“自我”融入进集体的“大我”圈子中。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我正是利用学生朝气蓬勃的特点,调动学生乐于助人、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具体做好“三培养”。

  1.心理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心理和生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生理不健康的人会带来的行动上的不便,但是在当今交通便捷的社会,阻挡不了很多行动不便的的行走中国。而心里不健康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多危害:犯错误、人生失败、人际关系糟糕、犯罪、反社会人格等等。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能力调节的过程中需要开展一系列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教师或学生会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辅导讲座等等。

  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管理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群体的不同,心理主体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一系列的反应,因此每个学生都存在适应的问题,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技能,而心理适应是重建平衡的重要因素。在独立生活、人际关系、学习能力、职业目标等多重困扰下,很多学生表示迷茫,在理想与现实中产生很大的落差感,造成了心理冲突,从而失去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偏差。

  2.积极应对挫折的培养

  面对挫折要认清问题、冷静分析。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手足无措,要对问题作出全面的分析,找出矛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

  要正确的认识和面对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挫折和不如意在生活中是在所难免的,受挫的时候不要把精神过度集中在不好的事情上,要做好情绪的调节,转移注意力。

  3.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他们更是言听计从呵护备至,由于这类现象所带来的并不是学生吃饭穿衣的问题,它产生的是多方面的综合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说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做,那么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者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远离生活、远离社会,缺少与其他人的沟通,学校重视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其他方面,给学生灌输了成绩代表一切的想法,使学生缺少了必要的生活技能。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理能力不仅涉及个人生存问题,更涉及社会发展的问题。自理能力的提高伴随着心理的成熟,责任感的加强。

  三、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那么, 在大学阶段,如何在教学与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呢?

  1.意识的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学生的自我管理离不开班级生活,在班级内营造一种和谐、协调的心里氛围,尽量增强集体对每一位学生的接纳程度,不使一个学生感到被冷落。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勇于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肯定自我的价值。这是建立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的最重要的措施,对后进生和自卑感较重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育工作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存在自我贬低,自暴自弃的现象,总结得出这类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自我概念消极,认为自己毫无价值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展开各类文体活动、拓展训练帮助他们培养起“别人行,我也行”、“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并非一无是处”等自我肯定意识。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展示优点;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十佳歌手、荣誉班级体、文明宿舍等活动中突出表现的同学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表扬,这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育起强大而又健康的班级舆论,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逐步教会学生科学地自我评价,从而逐步形成自我管理。

  2.学生学习和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有效的学习生活。做到以下两个"尽快": 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大学新生迫切需要通过向老同学取经、向老师取经等各种渠道,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迅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谁能最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谁就能尽快 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里的学生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和拓展能力的平台,学生会是学生自治的组织、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学生会成员不同,见解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宿舍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学生在宿舍的时间是一天的五分之三,所以说宿舍环境和氛围很重要,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宿舍管理机制的协调。比如说:“文明宿舍”、“宿舍之星”等良好的评比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宿舍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人的一生的学习、发展都至关重要。教学管理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