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08 06:14:30 作者: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对数字的组成产生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 的四种分合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房子,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的四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难点:

  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角色复习4的组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4只小狗要去两座房子里玩,记住每座房子里都要有小狗,你来帮助他们分一分吧?

  小结:所有数量是4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是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是4。)

  二、创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5的四种分和法

  1.尝试分雪花片,探索5的不同分合方法,初步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1)刘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雪花片,分别分到这两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都要有,你来试一试怎么分?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mamanv.com)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样?

  小结:雪花片分给两座房子,有4种不同的分法。

  现在小朋友看一看,当黄房子有1个雪花片,红房子有4个,它们合起来就是5;黄房子有2个雪花片,红房子有3个,它们合起来就是5;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3个时,那剩下的2个就给了红房子,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4个时,那剩下的1个就给了红房子。

  2.探索圆点的分法,进一步理解5的分合法,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巩固对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

  (1)小朋友请在盘中每次取5个圆点分给黄房子和红房子,试一试有几种分法?可以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规律来分一分。

  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分圆点的情况,有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样?

  小结:所有数量是5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四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是5。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来是5。)

  三、播放PPT,引导孩子学习加减法

  1.草地上本来有几只小狗,又跑来了几只,怎么列算式呢?

  2.观察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现在还剩下几只?怎么列算式?

  活动延伸:

  回家吃饭的时候帮助妈妈分碗和筷子,试一试有几种分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锻炼手部力量。

  2、学会谦让,懂得与周围幼儿协调。

  3、不胆怯,勇于挑战各种情况。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教学准备:

  1、录音机,轻松音乐磁带一盘。

  2、垫子(爬行时用)。

  教学重难点:

  向前爬。

  教学过程:

  1、要求:身体与腿平贴地面,不能曲起,两手用力向前支撑身体蠕动前进。

  2、幼儿分两队站立,连贯地匍匐爬过障碍物,中间不能停顿,幼儿从旁边回来。

  3、相互设计障碍物的摆放,增加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

  教学指导:

  1、学会两手移动向前爬行。

  2、学会身体紧贴地面爬行。

  教学结束:

  在音乐声中师幼一起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钻、跳、投掷、平衡等体育动作孩子们经常接触,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匍匐前进”这个动作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却很少接触,有一定难度,但活动中,都比较积极。活动充分体现出愉快、轻松的特点,没有丝毫上课的痕迹。创设了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氛围,使幼儿精神愉快,提高了幼儿对本次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百科:匍匐指爬行或爬,比如当兵进行训练的时候就有匍匐前进这样一个训练项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天鹅之死》是圣桑写的;感知大提琴演奏发出的浑厚的声音。

  2、通过音乐感知生命的意义,教育儿童热爱生命。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活动由来及设计的思路:

  孩子喜欢各种动物,他们总是把动物作为活动的主角,动物的各种声音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感受,走进动物的世界去聆听,会使人感到与大自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本班结合音乐教研,设计了主题活动轨迹:声音知多少?

  (一)生活与声音。

  (二)动物与声音。

  (三)美丽的乐音。

  环境布置:

  1、主题轨迹。

  2、天鹅组图。

  活动准备:《动物狂欢节》中《天鹅》的音乐。

  重点:

  1、感受大提琴的声音特质;

  2、知道天鹅是美丽的、圣洁的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和向往。

  难点:

  1、理解《天鹅之死》的音乐;

  2、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随音乐自编动作,从而大胆表现音乐。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一支大提琴演奏的曲子,叫做《天鹅之死》之,是"的"的意思.就是说天鹅的死亡.当大、中班的幼儿听到老师说天鹅之死时,几乎同时发出"啊!?",言外之意:天鹅死了?天鹅怎么死的?音乐还有表现死亡的?

  分析与措施:他们压根就没想大、小提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而小班的幼儿依然是上音乐课时的高高兴兴的快乐样子。老师让幼儿大胆发言。

  老师播放幻灯片.片一:在宁静皎洁的月色下,一只白天鹅忧伤地抖动着翅膀,在湖面上徘徊,(大提琴奏出抑郁的旋律)白天鹅被猎人打伤了,伤的很厉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片二:但她渴望重新振动翅膀飞向天边。

  片三:她轻轻地抖动翅膀,艰难地站立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飞起来,离开湖面。她渴望活下来,生命在呼唤着,她奋力与死神拼搏.片四:她终于奇迹般地展翅旋转飞翔起来了,生命的光辉重新闪现。

  片五:但由于她的伤实在是太严重了,白天鹅慢慢地、缓缓地弯屈身体,倒在地上,渐渐地合上双眼,她浑身发出一阵阵颤栗,似闪电扫过她全身。

  片六:最后,她在颤抖中竭尽全力抬起一只翅膀,遥遥指向天边,她多想活下去。然而,死神降临她身上,她慢慢地闭上双眼,默默死去了。

  老师边放幻灯片边讲述着天鹅的故事,全班安静极了,鸦雀无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地看着,认真地听着.小班的幼儿也渐渐的.不笑了.当幻灯片放完,全班一片静寂.几秒钟之后,突然,华锎小朋友(大班)站起来大声说:"那个猎人太坏了,一定要让警察把他给抓起来."焦宇洋小朋友(中班)也表情严肃的说:"我妈说天鹅是高贵的,是国家保护动物."分析与措施: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很宽,天性又很善良。老师表扬了他们。

  (三)师:这段音乐是音乐家圣桑写的,演奏乐器是大提琴,大家感受一下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反复播放前8小节)师:你觉得大提琴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四)请幼儿欣赏芭蕾舞《天鹅之死》,同时老师朗诵幻灯片的解说词。

  (五)请小朋友随天鹅之死的音乐,把美丽的天鹅、受伤的天鹅、 渴望活下去的天鹅表演出来。

  (六)请陈老师(业务院长)表演《天鹅之死》,同时老师第三次讲天鹅的故事。

  (七)师:请小朋友们像陈老师那样,勇敢的大胆的随着音乐,表演《天鹅之死》。

  小朋友认真看着陈老师的表演,听着天鹅之死的故事。

  分析:他们通过感官的看和听,进一步加深了对天鹅之死的音乐的理解。

  措施:当陈老师随音乐舞蹈起来,同时用眼神、手势,示意幼儿舞动起来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始了天鹅之死的表演.孙家雯(中班)把两臂高高身举起,表示天鹅想飞.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老师用眼神对表演的幼儿给予赞美。

  (八)师: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大班的哥哥王润盟说:"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老师问:"哥哥说的对不对呀?"弟弟妹妹一起说:"对!"分析与措施: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继续引导幼儿爱护大自然。

  变化与延伸:

  (1)制做《天鹅湖》图画。

  (2)剪纸――天鹅。

  (3)涂色――月夜天鹅湖准备:

  (1)兰色电光纸或瓦棱纸。

  (2)兰色皱纹纸若干。

  (3)白棉花一包。

  (4)黄电光纸。

  (5)胶水。

  (6)红水彩笔。

  (7)黑水彩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动画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汉字的由来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

  2.通过观察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初步认读几个常见的汉字。

  3.以帮象形文字找朋友的游戏,增加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象形字卡片、课件《仓颉造字》、实物、象形字和现代文字图片:日、月。

  学具:文字匹配操作纸人手一张、记号笔、实物彩图水、火、山、目、人、口、羊。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引出故事《仓颉造字》。

  教师:小朋友,你认识汉字吗?请你说说你认识哪些汉字?

  教师:那你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呢?下面请小朋友看一段故事叫《仓颉造字》。

  师幼一同观看课间前半段。

  教师:故事里讲了谁?他用什么方法来记事情的?这样的方法好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打结的方法虽然好,但记得事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就不管用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仓颉?

  观看课间后半部分。

  教师:仓颉想到了什么方法?他是看到什么才想到用符号记录呢?

  教师小结:原来仓颉看到了事物才想到用符号把它的样子记录下来的。

  (二)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重点认识"日""月"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看,这是什么?如果用符号记录这个"太阳"应该怎么记呢?

  请一位幼儿上黑板用符号记录""太阳,再先后出示仓颉造的象形字"日"和现代汉字"日"并认读。

  教师:这两个都叫日,那它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同?

  教师小结:一个日字的外形是圆圆的和图形很像,这种像图形一样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而出现在我们书上的这个日是方方正正的,看上去比较工整,这样的文字叫汉字。汉字是从图形慢慢变成象形字,然后在转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现在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了吧?

  教师继续出示彩图月亮,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

  (三)幼儿根据图形造象形字教师:仓颉他造了好多字,那小朋友想不想也来造造看呢?

  教师出示实物彩图水、火、山、目、人、口、羊。

  教师:老师这有几张图片,等会请小朋友根据事物的外形也来造个象形字。

  教师先示范,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片的外形特征,然后进行造字。

  教师:这张图片画了什么呢?(出示羊图片)它的形状看上去是怎样的?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出象形字羊,再请幼儿上黑板继续造剩余的象形字。

  教师小结:几位小朋友可真厉害,能根据图片的外形特征造字啦,真像个小仓颉。

  (四)象形文字与汉字连线匹配教师:老师这有张操作纸,上面有两排文字。前面一排像图形一样的文字是象形字,后面是汉字,可它们的顺序打乱了,现在要请小朋友给象形字宝宝找找它的汉字好朋友,找到后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教师先示范如何操作,然后在让每个幼儿进行操作,最后进行讲评并认读。(五)拓展中国文字,了解文字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师:小朋友今天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但是中国的汉字还有很多。而且这些汉字只有中国才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汉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就连外国朋友都对它赞叹不已。中国的汉字真是了不起。那学习汉字对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认识了字后,可以自己看书、读报,从书中学到一些知识、道理,而且能够使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很方便。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提供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图片各1套,让幼儿在语言区进行匹配阅读活动。

  2.环境创设:将师幼共同收集的象形文字和现代汉字展示在墙面上,让幼儿感知、阅读汉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