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05 22:51:40 作者:

【实用】中班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中班教案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中班《微笑》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会微笑的美好。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表情图两张(微笑、哭泣)

  3、句式词条

  4、小鸟、小兔、大象、小蜗牛句子图谱

  活动重点: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两个表情图:

  T:这是什么表情,你喜欢哪个表情?(微笑)

  T:微笑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理解事故情节

  1、T:有一群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用自己的方式给朋友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听(放录音……小蜗牛好着急,为什么呢?)

  T: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大象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免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T:出示词条“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引导幼儿用此句式复述

  小结:每个动物都用自己的特长和本领去帮助别人,给朋友们带来快乐。

  T: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让朋友们高兴的(集体看图谱朗诵3句话)

  2、第二段

  T:看着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小蜗牛怎么了?(着急)

  它为什么着急?(只能在地上慢慢爬什么也干不了)

  T:我们一起来听小蜗牛是怎样做的?(播放后半段录音)

  它是送什么给朋友,让他们高兴呢?

  T: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

  3、完整朗诵:

  T:小蜗牛真了不起!它用自己的方式微笑带给别人快乐,今天故事就叫《微笑》,我们一起来完整听一听。

  4、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就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三、迁移、启发用句式说话

  (1)T:小朋友,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2)T:小朋友,你愿意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3)T:小朋友,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送去快乐,你愿意送给谁,让它们高兴?

  四、小结:

  小朋友们,微笑使人快乐,让我们把微笑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来《笑一个吧》。

  教学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突破重难点。通过倾听、猜测、迁移主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借助词条学习用故事中句式说自己的想法。前两个环节借助图谱突破了重点,在学习用句式说话这个环节,句式词条的出示有点晚,导致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用句式说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美丽的果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认识1-10的数字。

  2. 2幼儿通过学习会实际操作与应用。

  活动准备

  1、教具

  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张。

  2、学具

  幼儿每人一支胶棒,一套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数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车(10节车厢,在每节车厢上刻一条缝,让幼儿能把水果卡片插进去)

  活动过程

  一、看电视了

  1、教师引起幼儿看电视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出数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课件其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

  2、10个小朋友分别戴上1—10的数字头饰,走进活动室,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

  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

  4、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

  三、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苹果装入6号车厢里,上来的幼儿便将苹果卡片插入6号车厢内。直道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水果名,幼儿回答在几号车厢内。

  4、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四、小朋友都来运水果了。

  1、发给幼儿学具,让幼儿按顺序粘贴数字,靠近火车头的第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最后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0”,中间依次排开。

  2、要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水果卡片插入相应的车厢里。教师作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复习了数字还玩的很开心。在玩中学这让幼儿整堂课下来都感到轻松和愉快,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的配合使得教学进行的很顺利。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

  2、能够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两个布袋的宽度)的物体。

  3、体验布袋游戏带来了快乐。

  【活动准备】布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伴随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2、老师介绍今天的新朋友:魔法布袋。魔法布袋被大巨人偷走了魔法,失去了魔力。请小朋友们闯关打败大巨人,重新拥有魔力。

  二:闯关游戏

  1、幼儿利用布袋收集新的魔力,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玩法,一旦发现幼儿有新的,好玩的玩法就像大家展示,大家也跟着一起做。

  2、幼儿展示布袋的新魔力。

  3、幼儿练习本领,准备闯关。

  用布袋做成一条比一条更宽的小河,让幼儿练习怎么样渡过小河。窄的小河幼儿会跨跳过去,宽的小河幼儿会助力跑跨过去。

  4、闯关:大巨人把魔力藏在了四个山洞里,山洞在两条河的那边,幼儿要想夺回魔力就必须渡过两条小河,进入山洞,但不要被大巨人发现,拿回魔力沿路返回。

  三:整理放松游戏

  小朋友们帮助布袋从大巨人手里夺回了魔法,我们来学学小布袋的魔力吧。把小布袋找一个空地躺在地上,围着布袋转圈走,边走边念咒语:“变、变、变”吸吹气三次,布袋从胖子变成瘦子,然后高个子变成矮个子,最后矮个子变小个子,把小个子送回家。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孕育过程,懂得感激妈妈为自己付出的辛苦。

  2、通过听听、说说,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活动准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

  2、一张宝宝孕育过程的图片,故事《肚子里的家》。

  3、请一位老师扮演怀孕的妈妈。

  4、每个幼儿一个靠垫。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出示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妈妈,并说说那是妈妈什么时候拍的。

  2、那时侯你在哪里?

  二、逐一出示宝宝孕育过程的图片,倾听故事,了解宝宝的孕育过程。

  1、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2、她的肚子里有什么?

  3、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以小宝宝的口气讲述故事《肚子里的家》,让幼儿了解宝宝的孕育过程。

  三、情境表演

  1、一位老师扮演怀孕的妈妈来到我们教室,说说怀孕时的感受。

  2、怀孕的妈妈真辛苦啊,你现在最想对妈妈说一句什么话?

  3、妈妈从怀你们到生出你们一直到把你们抚养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

  四、模拟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靠垫,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体验妈妈怀孕时挺着大肚子的辛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诵读。

  2:发挥想象力,感受儿歌意境美。

  活动准备:

  哑剧表演、轻音乐、与儿歌相关图片若干及完整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以观看哑剧表演"月亮下来吧"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

  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共同猜猜哑剧表演中的动作,并根据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三: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儿歌,感受儿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提问:你们听完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

  儿歌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看完哑剧表演没有猜到的呢?

  2:添补幼儿未猜到的图片。

  四:结合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提问:儿歌中月亮都被变成了什么?(球、镜子、小船)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把月亮变成形状不一的球、镜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变化图。

  师小结:月亮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它在每个月月初时是又弯又小,随时间一天天过去,它渐渐变圆,当它再变到又弯又小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其实是不一样的。

  3:提问:当它变成球、镜子、小船时,谁都把它怎样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

  4:出示与儿歌相关的完整图谱。

  五:通过完整的图谱,学习诵读儿歌。

  1:根据图谱,师幼共同诵读儿歌。

  2:请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读。

  3: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配乐读。

  4:请幼儿为儿歌配上动作完整诵读。

  六:活动结束:请幼儿来当魔术师,发挥想象,看看月亮还能变成什么,把它画下来,比比谁变得多,画得美。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肢体各部分的配合,完成简单动作。

  2.能运用已有的动作经验进行简单的动作创意,并能够大胆说出自己动作的独特之处。

  3.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能够根据音乐进行肢体表现活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物质准备:课件(结合计划设计制作);一间空间较大的活动室。

  活动重点

  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做出一些简单动作。

  活动难点

  配合游戏情景,产生独特的动作创意。

  活动过程

  1.导入阶段。

  展示课件中的魔法鞋屋。

  引导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小精灵开的魔法鞋店,里面的鞋子都和小精灵一样会魔法,穿上这些有魔法的鞋子就会拥有神奇的魔力。

  分析

  这个环节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将他们从浅层次的对课件的兴趣引申到动作表现,顺理成章地切入到主题。

  2.模仿课件中鞋子和人物的动作。

  展示课件中的鞋子,请幼儿模仿鞋子的动作。配上音乐,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看看魔法鞋屋里面的鞋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穿上它,会不会想和它一起跳舞呢?

  分析

  将日常静态的鞋子变为动态魔法鞋,而且配以音响和声效,有利于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从而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在模仿鞋子的活动中,需要教师先引导孩子对课件中的鞋子仔细观察,发现每个鞋子的独特之处,引导他们用全身各个部位相互配合完成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学会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配合音乐做出动作。比如,慢走鞋就配以舒缓的音乐,蹦蹦跳跳的鞋就配以活泼欢快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游戏情景中,并随着音乐营造的气氛大胆、自由地表现。

  3.模仿课件中人物的动作。

  展示课件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动作。

  引导语: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从魔法鞋屋里买了什么样的鞋子,他们穿上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你来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分析

  由单个鞋子的简单模仿过渡到对人物全身动作的复杂模仿,提升幼儿活动难度,体现了孩子学习的层次性。在这个环节,观察与讨论也非常重要。在集体的观察与讨论后,教师可请1~2名幼儿到前面来先做一次,这样不仅可以鼓励与肯定做示范的幼儿继续发挥其创造潜能,也激发了其他幼儿为了展现自己而更加努力。

  4.脱离课件,自由表现。

  脱离课件,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更大的创造潜能,产生动作创意。

  引导语:现在我要去魔法鞋屋买鞋了,猜猜老师买的是什么鞋?

  分析

  教师先做出动作,请幼儿根据动作猜猜老师买的是什么魔法鞋。目的是帮助幼儿扩展动作词汇,丰富幼儿的动作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一旦幼儿兴趣被调动起来,会呈现出很多精彩表演和独特的创造性。

  5.游戏活动:我们都穿魔法鞋。

  游戏口令:我们都穿魔法鞋,一二三变变变。

  分析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在小组无人关注的状态下,他们却表现出独特的能力。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活动最后设计了这个环节。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表现,随意地在教室中活动,但是听到“变变变”的时候,就要摆出一个身体造型静止不动,告诉老师自己穿了什么魔法鞋。老师要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若幼儿创造出某种动作时,特别是对平日里不爱表现的幼儿,老师更应该欣赏,并让其他幼儿一起来模仿学习。

  6.放松环节:小精灵的魔法棒。(配以舒缓的钢琴曲)

  为小精灵设计更多有奇特魔法的鞋子,结束活动。

  引导语:小精灵要施魔法了,把你们粘在地板上,一动也不动。先粘住你们的脚,再粘住你们的身体,粘住你们的嘴、眼和头。

  分析

  设计放松活动,主要是结合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和生理需要,符合动静交替的原则。教师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假装身体的某个部分被粘住了,只剩下其他的部分可以动,直到全身都被粘住。再慢慢地逐步恢复,等到全身又可以活动自如时,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更乐于投入到放松活动中。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魔法鞋屋的活动,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2.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强项,利用不同的形式设计魔法鞋,如用绘画、舞蹈等方式来表现。

  活动点评

  创意肢体动作是我们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后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个活动给我们带来运动领域的新的启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整个活动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设计层次清楚,每个环节都在幼儿原有动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入,不断为幼儿提升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的经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富有想像力的情境设计,深深吸引着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大胆地发挥,调动了幼儿运用身体进行创造的潜能。教师的教学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收放自如,充分展现了教师活动前的周密思考和精心准备,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一次大胆实践。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小老鼠普普不同的情绪变化,丰富有关心情的词汇:孤独、失望、难过、开心。

  2、在体验普普心情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经验迁移。

  活动准备:

  《小老鼠普普》故事DVD;

  体现小老鼠心情的四幅图片和字卡以及故事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回顾故事内容。

  1、请幼儿欣赏DVD动画《小老鼠普普》。

  2、请幼儿说出观看动画后的感受及小老鼠普普放屁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都在开心的笑,故事中哪个地方让你们觉得很好笑、很开心呢?小老鼠普普放屁是怎么样的`呢?

  (二)感受和体验普普的情绪变化。

  1、教师引领幼儿观看故事幻灯片体验普普孤独的心情。

  (1)教师故事导入,引导幼儿简单复述画面内容,重点观察体现普普孤单心情的画面。教师提问:普普现在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引出词汇——孤独。

  (3)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自己孤独时候的心情。

  2、继续观看幻灯片,体验普普失望的心情。

  (1)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和全家人去找食物是普普的愿望,愿望实现不了,普普会觉得怎么样?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让自己失望的事情。

  3、结合幻灯片故事内容,体验普普难过的心情。

  (1)观看普普难过心情的画面,说说普普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让自己难过的事情。

  4、体验普普开心的心情。

  (1)教师:普普的心情变好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引导幼儿说说普普心情现在变得怎样?为什么会开心起来?

  (2)幼儿迁移经验,讲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5、教师围绕普普的四种心情,完整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适时出示表示普普心情的四副图和字卡。

  (三)幼儿阅读讲述。

  1、幼儿自己阅读体现普普心情变化的四副图片,并进行两两讲述。

  2、幼儿拿着图片跟现场的老师进行互动讲述。

  在阅读大书的过程中,除了教案上面的提问,还可以增加的提问:

  第2页:哪个是普普?为什么?

  第3页:大家都在干什么?(提示幼儿用上合适的动词)

  第8页:普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去,你们猜猜大家会同意吗?他们会说什么呢?

  爸爸为什么最后同意他一起去?你认为普普会个大家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第10页:除了有香香的食物,你还发现了什么?你会和普普一家说什么?

  第16页:这时候每个人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普普,你这时候的心情会怎么样?你希望大家对你说些什么呢?

  第20页: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老鼠一家会说什么呀?普普这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脸红乐呢?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点数,会根据物品用途的不同学会简单的分类.

  2、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用花、草等进行简单的装饰。

  3、会看标志找到自己的用品,不随意乱用、错拿,懂得讲卫生。

  活动准备:

  1、事先剪好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彩笔每人一盒。

  2、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1、复习4以内的点数,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或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开展活动)

  师:看看图上有什么?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喝水的、擦手的、睡觉用的、放衣服用的)

  数一数每种物品有多少?

  2、找找自己的用品在哪里?告诉老师你的小床、杯子、毛巾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的?请幼儿自己说说自己的标志是什么?知道标志能帮助我们会很快的找到自己的用品,不易拿错。

  同伴自由结合,讲讲看看各自用品,如:杯子或毛巾上的标志和数字。

  3、动手设计标志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总是拿错用品。这样乱用物品很不卫生,他们想让小朋友帮助他们一起设计用品上的标志,你们愿意吗?我们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呢?幼儿自由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示范几种简单的花纹画法,如圆形花瓣……

  幼儿动手在已准备好的图形卡纸上。进行大胆设计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能讲出他人作品的可取之处。

  小结:小动物收到标志牌很高兴,以后他们再也不会用错物品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