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发布于:2021-06-18 02:03:28 作者:

【精品】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锦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锦集5篇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幼儿最熟悉的东西之一,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玩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水的透明感、流动性、等特点使幼儿对水产生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从幼儿的身边事物着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前,我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主动学习,探索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分析,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在操作尝试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在操作过程中了解水的变化(水的三个形态)。

  3、引起阅读绘本《水会变哦》的兴趣。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定在:尝试操作,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即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流动的以及水会在温度的变化下发生变化,引起阅读绘本《水会变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达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课件《流水声》。

  2、两个金鱼缸(或透明的玻璃缸),一个装有一缸水,水里放条鱼,一个装有一缸米,里面有个红色小积木。

  3、每组一杯干净的水和一小杯醋。每组一桶水,有洞的纸杯、塑料袋、洗菜的筛子。

  4、一个平底锅,一个碟子,一杯水,事先准备好的冰。大书封面。

  四、活动过程

  围绕目标,我把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引出课题二、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秘密三、水的变化四、引出绘本第一环节,播放课件《流水声》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秘密1、猜一猜,同时出示两个鱼缸,对比观察,引起探索欲望。

  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两个鱼缸,这两个鱼缸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后说出一个鱼缸里有水,水里有鱼;另一个鱼缸里有米。开始部分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两个鱼缸,简洁明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愿望。老师提问:米里会有什么呢?请一名幼儿到米里找一找,找出一个塑料球来。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你能看到鱼在水里游,却看不到米里面有塑料球呢?(根据老师的提问,先让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随后老师小结提升:水是透明的。)通过两个物体鲜明的对比,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打破了以往教师给幼儿灌输知识的原则,而是幼儿自主观察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是作为一名引导者2、试一试,幼儿观察操作,了解水无色无味的特点。

  刚才我们发现了水是透明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两杯都是透明的东西,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用你们的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帮我找出哪杯是水,另一杯是什么?

  在这一环节,我给幼儿准备了干净的水和醋,让他们自由操作,自己想办法,用小鼻子小嘴巴小眼睛帮助老师找出水,自己去发现水是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的。孩子不但因为要帮助老师兴趣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真正了解到了水是无色无味的特点。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孩子不敢用嘴巴去尝,我就暗示提醒孩子,并适时表扬敢于尝试的幼儿,让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大胆进行尝试。

  (3)流动性实验,幼儿人手一个塑料篮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教师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来盛水,让幼儿操作,并说说看:刚才的小实验你成功了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状况)在幼儿讲述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这一环节,教师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提供的都是一些会漏水的材料,因此幼儿就更能充分的体会到水是具有流动性的。

  最后,老师加以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水是会流动的。加深了对水的特性的认识第三环节,水的变化(水的三种形态)。在这一环节,我把课前放进冰柜里的水拿出来,请幼儿观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想办法让冰也变变魔术,想出各种办法让冰也发生变化,并一一展示,再对冰进行加热,冰变成了水,再加热,水又发生了什么。直观的让幼儿观察到水变成冰,再经过加热变成水,再加热变成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然后又通过动作表演水的三个形态,加强幼儿对水的三个形态不同特点的了解。

  第四环节,最后教师给幼儿留下悬念,原来水还有更多好玩而且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呢!勾起了幼儿迫不急待想要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本次活动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以幼儿为主的操作实验。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与材料互动,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二、以教师为导的小结提升。

  在活动中,教师的小结非常重要,能帮助幼儿提炼、加深印象。在每一个观察、实验后,我都注意简明地小结,提高活动的严谨性。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2

  说教材、说幼儿:

  文学作品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提供了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

  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习飞翔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麻烦,再到后来与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交流后,小象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的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同时本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文学作品接近中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也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我对活动目标进行领域间有机的整合,制定了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我将”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三”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挂图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以及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手段来实现活动的重点。通过出示句型图谱”我不会……,可是我会……“来鼓励幼儿用此句型进行完整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

  说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黑象头饰一个、活动挂图六幅(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挂图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结构)。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各项本领。(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容。)

  说教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挂图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将习得的句型,贯穿始终。

  除了以上教法我还运用了激趣法、赏识鼓励法等。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让幼儿想说、敢说,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在活动的一开始。

  我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法,猜猜由哪些动物分别获得了森林运动会的冠军,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发了出来。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这个本领吗?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兴趣持续高涨。

  (二)小黑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带着”故事里的小象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并在故事演讲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对小象说了些什么?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挂图,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

  (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挂图二次讲述故事,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体验作品内涵,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同样运用了提问法并在幼儿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本环节。

  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并引导幼儿明白虽然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年纪小,但是千万可别小看自己。老师也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呢?能告诉大家吗?”当幼儿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时,教师还应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进行用“我不会……,可是我会……”的进行语言表述。并在幼儿取得成功时,运用赏识鼓励法,予以肯定。

  (五)活动延伸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蔬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蔬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个别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再结合主题活动《我们爱秋天》,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蔬菜的情感。我们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培养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并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

  (2)通过实物、图片及对话识别所学单词。

  (3)能在所学单词前加上适当颜色。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通过实物、图片及对话识别所学单词。通过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蔬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能在所学单词前加上适当颜色。通过教师示范和情景表演解决。

  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把幼儿围成半圆形,操作台放于侧面。

  2、物质准备:小熊毛绒玩具、创编歌曲、多媒体课件、各种蔬菜(如西红柿tomato、萝卜carrot、黄瓜cucumber、韭菜leek等)。

  3、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多种颜色,并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要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操作主要是探索各种蔬菜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中获得感知。

  2、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小熊的农场”,让幼儿对蔬菜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更有兴趣学习。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小熊形象,结合秋收,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蔬菜、买蔬菜、品尝蔬菜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幼儿又有好动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适当的游戏,使幼儿能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学习。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说一说、尝一尝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蔬菜发生了兴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蔬菜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认识、喜爱蔬菜。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提问讲解--自由探索--情景表演--品尝延伸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熊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熊的蔬菜丰收了”多媒体展示,引发幼儿观察蔬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熊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提问讲解在此环节中,教师会把故事情节再梳理一遍,采用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学习四种颜色各异的蔬菜(西红柿tomato、萝卜carrot、黄瓜cucumber、韭菜leek),通过出示实物及其图片帮助幼儿记忆单词。

  (三)自由探索教师安排适当的游戏,来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单词。再与以前所学颜色联系起来,以旧引新,温故而知新;新旧结合,创造出新的语境。老师要先作示范,如:aredtomato。幼儿再根据老师的示范,自己尝试着给每种蔬菜加上颜色,如orangecarrot;greencucumber;greenleek。

  (四)情景表演根据幼儿喜欢模仿、扮演小动物的特点,老师让幼儿扮演成小动物去小熊的农场买菜,喜欢吃哪种蔬菜就买哪种,但要用英语表达。Eg。Ilikeorangecarrot。

  (五)品尝延伸幼儿从“农场”买回蔬菜后,“到家”洗一洗品尝一下蔬菜不同的味道,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讲给伙伴听一听,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各种蔬菜的特征,从而培养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4

  设计意图:

  在中班下学期幼儿的探究、分析、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春天到处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四处都能看到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亦是一幅美景,万物都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的苏醒成长,为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了解春雨与各种作物生长的关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活动内容:诗歌《春雨》

  活动目标:

  一直以来教育活动的目标就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主导的作用,根据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喜欢朗诵诗歌,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进行朗诵。

  2、幼儿能初步了解春雨与各种作物生长的关系,感受春雨中植物生机勃勃的情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分角色朗诵植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幼儿已有过观察春天雨季特征和该季节植物生长特点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课件《春雨》;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头饰若干;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春天,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导入环节我选用了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来了,植物会起什么样的变化?

  2、春天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春天的雨我们把它称为《春雨》。

  二、教师播放ppt《春雨》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感受诗歌的美,并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提问:诗歌中说春雨落到了哪里?种子说什么?梨树说什么?麦苗说什么?小朋友说什么?

  三、播放轻音乐,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朗诵诗歌,渲染诗歌的美好意境,启发幼儿想象春雨的美丽景象。

  四、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扮演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中的角色,以游戏的形式巩固加深幼儿对诗歌的认识。

  1、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当春雨,我来问,你们来答。谁要当种子?谁想当梨树?……”

  2、师:“春雨落到种子、梨树、麦苗身上,他们心里会感觉怎样?”

  鼓励幼儿轻松地、有表情地跟着教师进行朗诵诗歌表演诗歌。

  五、活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给幼儿留下一个对春天完整的印象。

  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环节,我是想通过扩展延伸来升华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工具,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对诗歌《春雨》意境的感受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认知,还可将幼儿绘画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5

  我今天组织的活动名称是《画金鱼》,这是我们中班现在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动物真有趣》中的一个小活动,这节课涉及到艺术领域。结合教材自身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使用毛笔及认识国画的绘画工具。

  依据《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艺术的美。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征。

  2、欣赏不同姿态的金鱼作品,感受国画的独特美。

  3、对国画的工具和画法感兴趣,尝试画金鱼,发展创作力。

  为了较好地完成目标,我准备了毛毡1个,颜料1盒,正确握笔姿势图每组1个,幻灯片课件,范画1幅,一得阁墨汁1瓶,A4纸1张,笔帘1个,鱼缸1个,方巾一块,金鱼2条、调色盘每组1个,涮笔筒每组1个,毛巾每组一块,废报纸若干,毛笔若干,宣纸若干。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步:

  一、猜谜游戏,引出本课题金鱼

  活动开始时,我猜谜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二、出示金鱼,说说金鱼的特征

  在这一步中我采用了观察法,让孩子们看一看水中游的金鱼,然后和大家说说有什么感觉,对金鱼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欣赏国画,了解国画独特美

  在此步骤中我出示了幻灯片,让孩子们感受画的美感,通过欣赏的形式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国画绘画形式的不一样,在这其中我渗透着顺序观察的方法。

  四、出示工具,认识国画的工具

  在这步中我出示了国画的绘画工具,让孩子们感受工具,通过师幼谈话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国画的绘画工具与其它绘画的形式不一样,并能说出国画绘画工具的用法和其他绘画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这其中我渗透着顺序观察的方法运用了谈话法。

  五、学画金鱼,尝试练习画金鱼

  在此步骤中我利用现场操作画金鱼,让孩子看金鱼的绘画过程,从蘸色,用笔和运笔画金鱼,从而感受国画的韵味。

  整节活动,我关注了孩子已有经验的利用,关注了顺序观察法的渗透,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在此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我的组织策略与回应策略有待提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说课稿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