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28 17:11:48 作者:

关于大班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教案汇编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魔术培养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扑克、方形卡纸幼儿人数的2倍、红纸圈及黄纸圈与幼儿人数等同。

  活动过程:

  一、看魔术

  1、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先来看看~

  2、里面的人在表演的是什么?(魔术)神不神奇呀?

  二、学魔术:

  1、林老师也有一个魔术想不想看?出示卡纸。

  2、这是一张红色的卡纸,现在我要把它变成一只兔子。(边演示撕得过程边讲解)

  3、怎么弄的呀?你看到线了吗?谁猜到了?

  4、那这样吧!你们的凳子下面有个盒子,里面有纸,每人拿一张试试看~(结果没有动)

  5、想知道吗?(展示兔子背面,让孩子观察。)发现秘密了吗?发现什么秘密了?(秘密一:后面留了一点)还发现什么秘密?(演示抽动)

  6、为什么刚刚你们没有发现我的大拇指在动呢?尽然大拇指在动,那只手还要那样拉动一下呢?(秘密二:假动作)

  7、再次做小兔,请成功的幼儿表演。

  三、探索魔术纸圈

  1、出示已绕红纸圈

  ▲老师按中线剪开,结果会是怎样的?(幼儿回答)剪开成一个大圈。

  ▲原因我不告诉你,请小朋友们自己去发现。(幼儿尝试剪两种纸圈)

  ▲你们发现秘密了吗?

  ▲那为什么我第一次剪得时候,你们没有发现呢?什么要放在后面呢?

  ▲师结:你们今后在表演的是后也要注意,把秘密藏起来,不要让人发现。

  四、秘密纸圈

  出示一个两个圈套在一起的纸圈,请幼儿回去继续试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讲讲、做做、表演中,感受中国唐装与众不同的美。

  2、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了解中国过年的习俗。

  2、每人穿唐装。

  3、收集挂历、喜贴。

  4、制作道具的材料、百宝箱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介绍喜欢唐装的理由

  1、马上要过年了,今天大家都穿着堂装,喜气洋洋,真漂亮。

  2、你喜欢唐装吗?为什么?你穿的唐装在哪里买的?

  3、你穿的堂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小结:唐装很美,它与众不同,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服装。你看,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中国的,外国的,都喜欢穿我们的唐装,除了它的美外,更因为它寓意着喜气、吉祥和好运。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唐装的美展示出来呢?

  4、幼儿讨论。

  二、合作

  1、你们准备怎么样来进行唐装表演呢?

  2、幼儿自由讨论

  (1)鼓励幼儿合作表演。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三、表演唐装

  1、幼儿展示唐装的美,教师赞赏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教师参与孩子一起表演。

  四、延伸

  鼓励幼儿事后了解更多中国过年的习俗。

  活动小贴士:

  1、教师在整个主题开展中关注来自幼儿的热点,本活动便追随了孩子的发展。

  2、在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活动时,另一部分幼儿也可作为观众的角色来参与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单数、双数的知识,并能找出100以内的单数、双数。

  2、使学生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电脑课件《学习百数表》和演示用百数表一个;幼儿用记录卡1份/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我们和100以内的数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今天他们遇到了一点麻烦,没找到自己的座位,你们能帮它们吗?(出示课件:百数表)

  二、探究新知:

  1、看到这个表,你想说些什么?你会填一行吗?为什么是2~8呢?

  1) 课件闪动98处,问是填几?为什么?

  (第十行第8个)十位上是9就在第十行,个位上是8就在第8个

  98的左边和右边填几?下面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课件闪动45处,问是填几?为什么?

  (第5行第5个)十位上是4就在第5行,个位上是5就在第5个

  45的上下左右的数是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完整的百数表(实物):

  (1)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你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2)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

  (3)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横着看: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0、1、2、3、4、5、6、7、8、9。

  竖着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

  (4)55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5)第一竖行都是单数,第二竖行是双数。

  (6)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个位上是0的呢?十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

  3、(出示课件)看表填空

  三、巩固提高

  1、 翻牌游戏;

  2、 填写记录卡。(附表)

  活动结束:

  总结全课: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和数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老师也很感激你们帮他找到了座位。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导入学会相互帮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仍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张图,教师提问:“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根据他们的答案老师有提问:“你们会不会叠衣服?”。

  2、出示第二图,“你们会不会穿衣服,一般衣服你们自己穿还是爸爸妈妈给你们穿?”。

  3、请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服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去帮助他们吧!

  活动延伸:

  经常带领幼儿到小班帮他们叠衣服。

  德育教育: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教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把衣服弄脏讲究卫生的知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会推赶球。

  2、要求幼儿掌握推赶球的动作要领。

  3、培养幼儿对玩球的兴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大皮球(检查皮球有没有充好气)、录音机、磁带等。

  2、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整理队形,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2、每人从球筐里拿一个皮球。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的玩皮球,自抛自接球,双人交替滚球,双手接球。

  2、教师讲解示范推赶球的方法及要领:将球放于场地上,用手或脚在地面上推动球,让球向前滚动。手或脚不能离开球使球停下来,赶着球向前滚动要有连贯性,眼与手要协调,尽量控制球速。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3、教师讲解玩球的注意事项。

  (1)幼儿推球时要排成队,向同一个方向滚动,不能互相干扰,以免球与球互相碰撞。

  (2)注意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以误伤其他小朋友。

  4、教师和幼儿一同练习推赶球,同时教师注意指导。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

  2、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运用标记表示数(量)排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6只贴绒兔子(1只白,2只灰,3只黑),1-6的数字卡,1-6的点卡,放大的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组:材料纸若干,实物印章2盒,印泥2盒,幼儿操作材料10;第二、三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6的数字印章2盒;第四组:范样6张,1-10的数点卡6套;第五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10的数字印章2盒;第六组:范样6张及材料纸若干,1-10数字印章2盒,印泥2盒。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学习2-5的相邻数。

  (1)绒板上出示6只兔子。

  “绒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一样的兔子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多少排列?”“他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要把1只白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前面,而3只黑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后面呢?”(1只比2只少1只,排在2只的前面,3只比2只多1只,排在2只的后面)“谁来在兔子下面贴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看看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比比它们的多少,告诉大家1比2怎样?3比2怎样?”“小结:1比2少1,它是2的朋友,排在2的前面。3比2多1也是2的朋友,排在2的后面”。

  (2)出示3的长条点卡。

  “这张卡片是几?它的朋友又是谁呢?先找在它前面的朋友,应该是几点?它比3点怎样?再找它后面的朋友是几点?它又比3点怎样?说说3有几个朋友,是谁。”再比比它们的多少。

  2、小组活动。

  第一组:找朋友。

  “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多少?再在空格里盖印章。给他印两张朋友卡片并排在它的前后,前面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少1,后面的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多1。最后说说它是几?它的前面是几?它的后面是几?”

  第二、三组:填空缺。

  “请你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字又怎样,它的朋友是谁和谁。”

  第四组:看大小标记排数卡或点卡。

  第五组:按标记接着印。

  第六组:男孩和女孩的位置。

  “想想男孩和女孩的第一名在哪里,然后拿一张材料纸,用数字记下和材料纸上女孩同一排的男孩的位置,记好后讲一遍。”

  3、活动评价。

  展示几张幼儿完成的放大材料(找朋友,填空缺,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如:谁比它多1、谁比它少1。)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L.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评析:帮助幼儿回忆玩跷跷板的经验,为幼儿的思维搭建了情景化、游戏化的平台。)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A.师:数好了吗?看着记录卡告诉我,哪几个小动物称出来的石头数量少(毛毛虫、兔子、猴子)

  B.交流记录毛毛虫的称重情况,认识小于号:

  ①师:好,咱们先从跷跷板上石头最少的开始记,谁的跷跷板上石头最少?(毛毛虫)有几块石头?

  ②师:毛毛虫和这1块石头比,谁跷在上面,谁跷在下面?这说明毛毛虫和这一块石头相比,谁重谁轻?(毛毛虫的重量比一块石头轻)

  ③师:我们赶快记录下来,毛毛虫连一块石头的重量都没有,我们应该怎么记呢?

  ④师:想想看,我们学过一些什么符号。(引导幼儿回忆经验:+、-、=)今天老师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小于号——“〈”,(边记边读)毛毛虫的重量小于一块石头的重量。

  C.交流记录兔子的`称重情况:

  ①师:兔子是几块石头的重量?(3块)

  ②师:兔子和这3块石头比,谁跷在上,谁跷在下?(跷跷板是平的,兔子和3块石头一样重)

  ③师:兔子和3块石头一样重,表示相等,我们学过什么符号?

  ④引导幼儿回忆经验:运用“=”记录。

  D.交流记录猴子的称重情况:

  ①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猴子跷在下面,石头跷在上面,有4块石头。)

  ②师:那我们又应该怎么记呢?刚才我们认识了小于号,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认识一个新的符号,那就是——“〉”,(边记边读)猴子的重量大于4块石头的重量)

  E.师:刚才这三个小动物的跷跷板上石头少,我们一眼就能数出石头的数量,长颈鹿、鳄鱼、犀牛的跷跷板上的石头好多呀,你们一个个的告诉我,分别有几块石头?

  F.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记录长颈鹿、鳄鱼、犀牛的称重结果。

  (评析: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既是对动物与石头比重的科学表示,又拓展了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体现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4)比出动物的轻重。

  A.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谁排第二个?第三重呢?第四重?第五重?最轻的是谁呀?

  B.出示重量排序图:

  C.师(点击课件):看,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儿的毛毛虫大喊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

  (2)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评析:故事与提问的交互进行,看似话语相同,但实际是给幼儿思维的一个缓冲。)

  (3)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有、没有)你说没有道理,你说有道理,别急,我们一个个说说自己的道理。

  (4)引导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道理。

  A.师:你先说。为什么没道理?

  B.师:你来说,为什么有道理?(大的要让小的)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评析: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评析:“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活动评析: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品味活动,我有以下两点感想:

  1.活动过程生动有趣,自然流畅的蕴含着活动的目标。

  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2.提问设计恰到好处,推波助澜的激活着幼儿的思维。

  活动中的另一个亮点是,教师的提问有价值。教师有效地运用了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多元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