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方法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方法

发布于:2021-01-14 00:28:59 作者: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方法

  相信为数不少的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头疼事: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脾气特别大,什么事情不依着她,发起脾气就不可收拾,大哭大闹,不闹得全家赔礼道歉誓不罢休。“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雯雯今年九岁,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乖巧的时候,着实惹人喜爱,能歌善舞,表达力强,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着疼她。雯雯呢,也真争气,凡事只要大人说过一遍,就都记住,而且做得特别好。比方说倒尿盆这件事情,因为妈妈告诉过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所以每天早晨起床后,倒尿盆的整件事情都是雯雯自己完成的。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方法

  可是雯雯有一个挺大的问题——太任性。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发脾气,哭闹,谁说都不管用。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尽管他们一再告诫孩子“你下次再也不许重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发生着:这天清早,妈妈急着要上班,就匆匆忙忙把雯雯的尿盆倒掉了。这还了得?雯雯立刻不干了,大哭着说:“你为什么要倒尿盆?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眼看着妈妈上班也耽误了,那也不行!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哭得一抽一噎的雯雯,拿着尿盆走进厕所,从抽水马桶里舀回“该自己倒的”尿,重新倒一遍,才算完事!妈妈非常生气,可是又没办法,因为不这样做,雯雯会一直哭闹下去,妈妈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妈妈还担心宝贝女儿这样的脾气,将来上学怎么跟同学、老师相处?雯雯的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应该说,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是严格的,并不娇惯孩子。对着孩子的坏毛病,他们也曾管教过,把孩子关进小黑屋,而且不理睬她的哭闹。可是雯雯跟别的孩子不同,这种惩罚似乎吓不住她,她会没完没了地哭下去,直到嗓子哭干、哭得几乎昏过去。如果爷爷奶奶在场,一定会出面干预,他们绝不允许让孩子受这样的“委屈”。现在,全家凡事都得让她三分,对了能夸,错了不能罚,否则孩子的“拧脾气”一上来,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

  妈妈说,这孩子,好起来的时候特别好,闹起来的时候,我们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简直太任性了!”专家评述如果我说雯雯的家长对孩子娇惯,他们一定会感到委屈的。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观察。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在雯雯与家长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雯雯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这种关系模式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每一次,都是雯雯提出要求(常常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长最初表示反对,于是雯雯就以哭闹要挟,最后家长就作出让步了,雯雯的要求也就自然得到了满足——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每一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在重复这一过程。雯雯的这种行为就不断地因成功而获得强化,强化的结果是使得这类行为出现的频率更高。解决的办法?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雯雯的“任性”行为是家长屡屡“让步”的结果,那就应该由家长来改变“让步”这一强化物。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对于不良行为,家长的态度要旗帜鲜明,而且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改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被父母冷落。只要父母下得了决心,孩子是赢不了这场持久的“冷战”的。但前提是全家人在认识上和行动上要步调一致。雯雯的父母最怕的是孩子会哭“昏过去”,其实这种情况很少真正发生。就连雯雯的妈妈也发现,雯雯即使是在哭闹最凶的时候,也还常常在偷眼观察大人们的反应。唉,孩子就是这么精明,他们可会利用大人了。当然,如果真出现什么异常现象,例如有的孩子会哭得呕吐,还有的甚至会作出某种自残的举动,家长不能置之不理。但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干预的同时,也仍然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当孩子的这类行为始终收不到效果时,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就会降低,多次尝试后就会逐渐消退。尽管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但对于雯雯这样多年形成的行为方式,矫正起来仍需要有充分的耐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