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发布于:2021-08-05 08:43:43 作者:

关于《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欢迎阅读!

关于《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篇1

  《致青春》反映的是90年代的大学生活,这对于85后、90后都是陌生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大学生不可能通过宅在宿舍里融入校园,而是需要更多的行动力,于是在共有记忆方面就有了更多的现实形态,人与人的走近和疏远都是可以通过物理距离来量化的。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卖回忆的电影,比如我,一个宿舍楼公用电话的细节就可能带出我的很多记忆,这会让我想起在那些与我一起消磨鬼混过四年的哥们儿姐们儿,走出影院我就想给他们打个电话。

  当然这些东西是用来锦上添花的,它们可以构成影片的卖点和氛围而不能成为让观众走进人物的戏剧主体,《致青春》最大的价值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郑微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其实有点平凡,但她的奇妙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女性观众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作为追求者和被追求者,无论是自我审视还是意淫,郑微这一角色所体现出来的执着、勇气、活力、自嘲等等品质对女性观众来说都有着强烈的代入感,除非你生来就是个人群中的女王。《致青春》这样的灰姑娘策略是极其聪明的,实际上它是通过对观众的恭维来实现对观众的征服的。

  赵薇首次执导电影,表现令人惊喜,感觉和品味都很好,只是在剧情把握上有些失衡,韩庚所扮演的角色语焉不详,没达到预期的戏剧效果,毕业后的段落在节奏上不够贯通,但这些缺陷由于赵薇在角色和情节上所倾注的个人体验而得到了弥补,甚至一些生涩之处也可以为影片的风格所融汇,因为青春本来就是生涩的。

  青春校园电影其实在中国电影类型中是长期缺位的,《致青春》之前的同类电影我只能想到《80后》,再早就是八十年代的《女大学生宿舍》、《青春万岁》了,而《致青春》对这一类型电影的商业性开发也许比影片本身更有意义,这不同于艺术电影中所展现的残酷青春物语,这种青春缅怀是快乐而阳光的,它会带给人惆怅,而更重要的,是提醒观众,那段注定逝的岁月是多么可爱,请你为曾经拥有过这段苦乐年华而骄傲。

  关于演员,女演员普遍不错,杨子姗前途无量;男演员可发挥余地不大,只有包贝尔值得关注;最佳客串授予韩红,那一场戏,从头笑到尾。

  《致青春》青春电影影评 篇2

  实在不知道标题起什么,因为小说或者电影的标题本身就已经非常完全的涵盖了内容。虽然小说和电影其实要表达的根本是两个意思,这就是看过原著再来看电影的弊端,一如我看过《小说亦或是指南》完后再看《失恋三十三天》。最大的亮点我觉得是音乐,主要是电影原声。很爱小调性3/4拍的律动,无论是单纯的钢琴还是加上弦乐的组合都想得相得益彰,那就是祭奠青春的旋律。很爱这种东欧的调调,想象中也是阴暗的天气,或者是像剧中旧旧的彩色,漂亮的女孩子,特别搭。王菲的声音太华丽了,太好听了,其实很希望这样的曲调出自于一个朴实的声音。但是王菲是赵薇朋友,而且王菲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所以王菲来唱主题曲是应了电影的景。

  青春,这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尤其是走过了它的人,可能会越来越不明白。

  在我看来,所谓回忆里的青春,尽是假像,和由假像组成的图谱,热血燃烧过后留下一片生命的残渣,无论是当初它们燃烧时有多轰轰烈烈,被燃烧的我们也只是觉得异常焦灼,甚至窒息,但也只有我们的青春被燃烧成一堆灰烬和残渣时,才会对着那堆残渣觉出那一份青春美好来。

  2004年夏天,赵薇刚刚“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电影《情人结》刚刚在哈尔滨取景之故,男女主角就是陆毅和赵薇,导演是霍建起;那时的赵薇本身就是青春,许多中国导演也曾认定赵薇是“青春”这两个字最准确的代言人,但在这件事上,可以说,现在看来谁也没有赵薇自己对这两个字的`诠释更准确。这是我看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的最大感受。

  就是很可惜赵薇自己不能提前现在的自己10年出生,作为导演,再由年轻一些的自己出演《致青春》的那个女主角,郑薇。乱糟糟的男女大学宿舍,乱糟糟的男女同学情感,这乱糟糟的另一面是青春和自由,《致青春》很巧妙地选取了麻辣女孩郑薇做第一视角――而绝大多数的青春片我相信都会以大美女阮莞为第一视角,因为在许多人眼里,郑薇与陈孝正之间的青春故事,其实是大学校园里最为荒唐和最为不靠谱的那种,虽然它也是最典型的大学爱情,但在世人眼里,两小无猜天长地久白头到老永远是最完美。

  《致青春》最大的本事就是把这最荒唐、最为不靠谱的一对,演成了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

  郑薇(杨子珊饰),大一期间结识并爱上了已经大二的陈孝正(赵又廷饰),故事没有交待郑薇的家庭状况,不过与陈孝正比显然要富足许多,陈孝正大学期间发奋苦读的动力来自于摆脱贫困生活的愿望,对他而言,郑薇的出现只是个异数,本来,他已做好跟校长千金曾毓(王嘉佳饰)来一场大学精神恋爱的准备,是郑薇不讲路数的求爱打乱了这一切。

  用功和谈情,是《致青春》给我们呈现出的最真实的大学生活景像,发生在郑薇和陈孝正所在的两个男女生宿舍的事,也全然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表面上爱情的份量要重一些,实际上还是前途的走向决定了故事和人物最终的走向。

  所以,你才会觉得这部浪漫电影一样很接地气。

  说实话,《致青春》里的大学宿舍比我们当年曾生活过的地方要杂乱肮脏许多,或者也是为了努力营造一种更强烈现实性的荒唐和不靠谱情境,导演赵薇,成功利用诸多电影语言,让这样一段如此荒唐和不靠谱的恋情,从中拔高出来,变成一段极其浪漫美好的过往,亦与《情人结》里她曾演出过的那种纯纯的爱情童话大相径庭,因此可以说,在做演员时,赵薇对故事主角的把握,远远不如她第一次当导演对全篇故事的把握。没想到,一个长红了十几年的美女偶像,终于在执到导演指挥棒后才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赵薇导演的电影让人们忘记了赵薇演出的电影。

  原来那个赵薇就这样真正成了我们一段遥远的过往青春。

  《致青春》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类纯情的青春片相比谈情说爱的桥段毫不逊色,而其有过之处还在于,中间又有了许多《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艋舺》里的那种凶猛东西,在我看来,《致青春》的前半部分,即大学生活部分,其实就已经是成熟完整的青春电影,即使独立成章也一样可以深刻打动人心,因为它只用半程时间就让郑薇和陈孝正这对荒唐恋人变得美轮美奂――同样,在我看来,其实电影的后半段,即大学毕业,大家纷纷走上社会之后的故事,是在淡化这种完美,戳破前半段为观众营造的那个美梦。

  曾因醉酒鞭名马,深恐多情误美人,作为女人的编剧李樯和导演赵薇在安排这段故事时是怀着伤心还是只为做戏?这些都不重要,但对那些对本片里讴歌的青春深有感触的男人们来说,这轮情感之震的震中是锁定了他们的心脏部位;若无这些,可能你只会觉得青春让人无限怀念,不会觉得青春也让人无限伤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娱乐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