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发布于:2020-08-23 21:12:35 作者: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导语: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1.要有良好的家教。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叛逆行为、心理大多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预防青少年叛逆行为,首先就要从父母做起。首先要注重和孩子的亲子交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形成正确的依恋关系:教育孩子时不能过于严格,也不能过于溺爱。其次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夫妻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要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2.要尊重信任孩子。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不对孩子冷嘲热讽、不对他们进行心理施暴。其次还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的自尊心,也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

  3.要做好疏导工作。

  任性叛逆,即使出了错,父母或老师也不加以纠正,放任自流。侍到长大后习惯已成自然,要改也就难了。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要学会超脱自己师长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来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们叛逆的根源。

  4.学会沟通.以身作则。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家长应成为孩子的领袖而不是监工”作为父母,应该处处、事事以身作则。必须尊重青少年的'情感和人格.

  教育叛逆的孩子经验分享

  1.倾听梦想。

  孩子们的志向与父母对他们未来的设计相左时,多鼓励子女的梦想,无论在父母看来这类梦想何等奇特,因为这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何况,孩子的梦想往往是他们成功的起步。

  2.提供机会。

  能力需要靠训练来增强,需要有机会去磨练。因此,父母大多都让子女参加运动队、童子军、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社区组织,使孩子从小就获得待人处世的经验。

  3.充分鼓励。

  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父母称赞的,这不意味着用虚假的话哄骗孩子,也不是说父母永远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该跟赞扬结合在一起。

  4.多问“假如”。

  “可能性思维”是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对一个难题认真研究并向别人演示如何解决它的孩子会问:“假如我这样做了,会怎么样?”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多做这样的思考,这样孩子从小考虑问题就会想到前因后果,也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5.勇于表现。

  鼓励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多发言,在别人面前毫无羞怯地表现自己是一个最重要的技能。美国人是不提倡“谦虚”的,能干的事就要敢说我行,遇到竞争对手就要敢于拼搏!

  6.盯住成功。

  要鼓励子女多想成功而少想失败,多想如何扫清障碍的办法而少想败退,增强孩子的自信。自信会成功的人,就会紧紧盯住成功的目标去给力,这也就大大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7.允许探险。

  孩子乐于钦佩和追随那些愿意冒险和能应付挑战的人。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怕孩子磕着、碰着、摔着,如此谨慎入微,难得孩子有冒险精神。实际上,生存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没有冒险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内容延伸:

  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逆反: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

  2.平衡逆反:当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师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平衡逆反。

  3.信度逆反: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严格的监督,倘若教师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逆反。

  4.情境逆反: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孩子的情感障碍,使孩子紧闭心扉,对家长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

  5.超限逆反:这是由于教育的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态度。

  6.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能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反射,产生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

  7.归因逆反: 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为的动机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

  8.评定逆反: 这是一种因大人与孩子之间评定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向反应。大人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渲染、夸大其词等都可能诱发孩子产生这种逆反反应。

  9.投射逆反: 大人把工作成败的原因主观地集中到少数对象身上,撇开与此有关的其他因素而引起的逆反态度,这是投射逆反。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