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发布于:2021-02-19 09:56:32 作者: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导语: 随着学校的撤、扩、并,中小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校图书馆建设也得到了加强,特别是等级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的评估,都对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册数)提出了具体要求,图书馆的硬件建设越来越好。但据我们调查,图书馆的软件建设尚未跟上,特别是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对图书管理员重视不够,认为什么人均可当图书管理员;另一方面也是对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缺乏研究,不知道应挑选怎样的人员来当图书管理员,也缺乏对图书管理员应有的职业培训。为此,本文就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一、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

  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爱岗敬业、勤奋好学、服务读者、礼貌待人是图书管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 敬业爱岗

  敬业就是要充分认识图书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具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爱岗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努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能力。

  2. 勤奋好学

  有些人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简单重复,只要做到按时上班、勤快服务就好了,用不着学习、钻研,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勤奋好学不仅是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对管理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3. 服务读者

  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管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师生为荣、以服务师生为乐的精神。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我们对学生要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要礼貌待人,在与学生交往时态度上要诚恳和气,言语上要谈吐文明,行为上要举止谦恭。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服务态度体现了一个优秀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

  二、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素养

  随着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要掌握图书管理业务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逻辑推理、预测分析、信息处理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1. 常规图书管理知识

  常规图书管理知识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素养,也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每个图书管理员均应努力学习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精通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管理能力。每个图书管理员应了解读者的需求,能根据读者的需求选购、充实自己图书馆的藏书;每个图书管理员要熟悉自己图书馆藏书的分类方法,以便能快速、准确地找出读者需要的图书;每个图书管理员要能对选购的图书加工:编号、盖章、写(贴)书标、登记入册等。

  2. 综合分析能力

  信息时代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不能仅仅埋在资料堆里,也要有宏观思维,能够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图书管理人员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储存、检索,然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并能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一些有用的微观信息,为读者提供方便。

  3. 较高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用户(读者)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分析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和行为需要等能力。因此,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三、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是传承文化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并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既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能够做一些文献综述、索引等工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第二类是有关图书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一定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同时,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必须学习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础知识。中小学图书馆理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还要掌握一些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等。

  此外,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等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已成为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师生检索资料,满足师生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科学知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