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发布于:2021-02-16 09:25:42 作者: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导语:建设一个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追求。在实现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每个班主任所持有的理念与采取的做法都是不尽相同的。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凝聚力,那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班主任是关键。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一、有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目标是路牌,指引前进的方向;目标是火把,能燃烧人的潜能。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就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学生的潜能。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便没有前进的动力,学生也就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高度是需要集体的配合与努力才能够达到的,这个目标是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结合而成的,这个目标是具体且可实现的,因此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带领同学们去实现,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调动与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次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努力获得的成功所带来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班级成员就会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奋发努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管与教育的精华,在于教会学生自我管理,那才是班主任的最大成功。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上,因此班干部的选举和培养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班干部在班里面应当具有榜样的力量,他们思想觉悟高,大局意识强,是班主任联系班级的纽带,也是班主任的左臂右膀。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大胆“放权”给班干部,在适当的时候对班干部的工作给予肯定与指导,对其不足进行补充,给学生做后盾,为学生担责任,解决班干部的后顾之忧,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班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当然,班主任不能将全都班级工作都推给班干部,完全放手不管,班主任本身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也应当积极参加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把握大方向,结合班级实情和班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适当要求,形成以班主任和班干部为集体核心的班集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班集体是在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相互关心、鼓励,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协作,从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活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在活动中,同学们为了具体的、集体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为活动建言献策,为了活动的顺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班级活动促进了学生间的交往和团结,巩固了班集体。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证明:“寓教育于活动”,是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用爱心教育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相信每一位教学者都会同意要教育一个人,首先应当如同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受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班主任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弟妹一样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针对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严格而不严厉,包容而不纵容。

  同时,班主任的爱应当是公平的、无私的,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感情是相互的,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了。爱是黏合剂,让学生紧紧地围绕在班主任身边,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一个具有强大班级凝聚力的班集体,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集体成员之间相互教育、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班主任无为而治。但是创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说得简单做起来难,这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点点滴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与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怎么提高班级凝聚力

  一、思想教育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基础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要体现在注重学业上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已经向综合素质方面发展了。为此,在教育教学上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思想品德的教育,从思想教育上提高学生对道德品德的更高认识。在增强班级凝聚力上也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构建一支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仅要严于律己,严格遵守班训班规,还要懂得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班级凝聚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班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为此,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动力源泉。一个班集体要想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凝聚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学生们一个个有目标激励,团结奋斗、不断进取,在实现目标后,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从一个个个人目标转变为集体目标,共同为集体目标而向前迈进,从而产生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高度的班级荣誉感。为此,设置和调整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必不可少的。

  三、班主任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号召者

  班主任是学生言行、学习培养的园丁,为此班主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尊重你、支持你。班主任首先就要严于律己,从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学生,其次班主任还要尊重他人,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不可因为成绩的好坏、经济条件的优劣,对同学有异样的眼光,而是要热情的、有耐心的教导每一位同学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四、建立强有力的班委班子是增强班级凝聚力辅助工具

  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凝聚力,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规范的左膀右臂,每学期初,班级都要对班委进行换届选举,使班委班子能够更加完善,班委成员能够各尽其责,协助班主任认真管理好班级。班委成员是一批威信高,学习好,工作能力强,在班委岗位上具有自身特长的学生,不但能够以自身的特点积极带动全班同学学习,而且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加强,班级能够集体进步。

  五、特色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班级活动是最容易体现出班级是否有凝聚力,同学们在活动中展示出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加深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还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所带来的温暖,体会到他们所在的幸福、团结的集体。比如:在参加每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上,班级同学踊跃参与比赛,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个人名次和荣誉,而是代表着班级的荣誉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参赛的同学尽可能的为班级争夺荣誉尽心尽力,赛场下的同学们高声呐喊为参赛同学加油,给参赛同学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更是让同学产生了为班级参赛的自豪感。

  结语:总之,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是需要多元素的相互支持的,从思想上要让学生懂得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班主任和班委成员要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管理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这个班集体能够充分积极向上的活力气息,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