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人性化管理的精妙

人性化管理的精妙

发布于:2021-02-19 13:44:51 作者:

人性化管理的精妙

  导语:很多人都会玩,什么是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

  人性化管理的精妙

  内方外圆

  人性化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倡导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大家的推崇。如果我们把“人性化管理”分开看,就会发现人性化管理其实是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性,一是对内管理,是为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服务,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前提下讲人性化管理,目前普遍强调的是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让管理不再“冷冰冰”。对于此方面,有很多的现代企业在人性化管理中做出了积极探讨和实践,特别是一些品牌企业给我们了很多成功启示。

  人性化管理方面,印度的塔塔是一个例子。他是塔塔这个企业帝国的建筑师,是他让塔塔这个名字闻名全球。有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在他巡视位于印度东部的贾姆谢德布尔的一座炼铁厂时,一位工程师要带塔塔去看看四周的熔炉。这位工程师准备了有关熔炉、温度、建筑和其他所有技术功能的详细说明,等着塔塔来问他这些问题。但是让他十分诧异的是,塔塔仅仅问了一个问题:“那个操作熔炉的工人如何抵御熔炉所产生的巨大热浪?你考虑过那个人吗?他将如何操作熔炉?”这是唯一的问题。

  在另外一个场合,一些员工举行了罢工,打着标语和旗帜在外面抗议。他看到了这些人,对人力资源经理说:“看,他们有示威的权利,但是他们不应该在烈日下示威。你为什么不给他们些冷饮,让他们站到树荫下呢?我不是要剥夺他们抗议的权利,而是想让他们更舒服些。他们应该被当做人来对待,而不仅仅是正在抗议的工人。”

  人性化管理是一门管理的艺术。企业的生命在于人力,企业的最大资产是人才。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一个领导者亲和力的大小,是判断其领导力的重要指标。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在于其自己有多大能力,而在于其确定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否号召大家一起努力。一个企业如何用好人,决非小事,它直接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效益的增减。人是企业的灵魂,是活的资本。离开人,企业只能唱“空城计”。

  人性化管理的精妙就在于“内方外圆”:“方”在“圆”中,“圆”融于“方”:“方”是原则,“圆”为通达。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人性化管理》培训讲座从“靠领导的魅力影响人,靠双赢的理念吸引人,靠忠诚的法则留住人,靠和谐的管理感化人,靠卓越的文化激励人,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六个方面记述了人性化管理的精髓部分,给所有想做强做大的企业管理者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可以称之为“管理之魂”。

  管事理人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企业管理不应忽视人的存在价值,而管理的人性化不仅凸显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是,这样的管理符合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需求,也符合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期望。

  管理要讲制度,但是不能讲制约,管理要讲人性,但是不能讲人情,在制度合理的地方,需要人性化来弥补,在人性不可控的时候,需要制度化来约束。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重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可以包含很多要素,诸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精神关怀、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等。人性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与员工的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不管”,也不能“不理”,要“管事理人”。上司看得起部属。部属就会更加用心地把工作做好。这是人性管理的要领。中国人爱面子,最怕被别人看不起。但是,要有面子,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最好的办法,在于自觉、自反和自律。

  400年前,瑞士一个钟表匠,塔・布克认为: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被迫劳动的奴隶,而是一些拥有自由身份的人。当时这个观点被所有人所排斥,因为从希罗多德的《历史》及一些残存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金字塔是掌权者以武力胁迫几十万奴隶为法老建造的墓地。而且,这种浩大辛劳,耗时几十年的工程,怎么可能有人自愿参与呢?

  但是,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六百多处墓葬的挖掘,考证结果为,金字塔的确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为什么四百年前的一个钟表匠能准确的指出金字塔不是奴隶所建造的呢?经过调查,原来,塔・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中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塔・布克原是一名法国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条,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有名的钟表制作大师,所以,囚禁期间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塔・布克发现无论监狱管理者使用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入狱前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能轻松的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为什么会这样呢?起初,塔・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他们成功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此时,他才发现制造钟表时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在塔・布克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钟表匠在不满与愤懑中要想圆满的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比登天还难。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建造的却如此精细,建造者一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与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根刀片都插不进去”,而事实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发展阶段

  现在一些企业实行股份制就是一种充分调动员工主人翁精神的方法,除资金入股外,还可以技术、劳动等方式参股,这并非是企业没钱需要人才入股,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关键性员工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极限,并不断进取,而企业的存亡与发展也都主要靠这些核心股东。其实,这种员工的动力并非只有股份合作制可以达成,也并非只需要几个核心员工这样,所有员工,至少是大部分员工拥有这样的工作动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来讲将是巨大的促进。比如,我们可以赋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由与权利,这种自由与权利给员工带来的责任感与被信任感比管理者督促的效果更好。

  以世界上最大的组织一个国家为例,强制的'手段并不能令组织更强大,也不能让组织变得更有次序。英国是一个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他们的判决依据是根据英国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国会的惯例,换句话说,英国更多的是在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来治理国家。效果如何呢?英国的犯罪率远低于号称司法最健全的美国。

  人性化管理其实是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献管理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人际权力管理阶段(规范约束阶段)由于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员工的文化意识不一样,而可能出现混乱和冲突,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促使员工服从企业管理。

  人际沟通阶段(换位思考,求同存异阶段)其实已进入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培育和调整阶段,是企业发展、成长塑造企业文化的开始。在此阶段应着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并开始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合作管理阶段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重要阶段,企业领导如不注重研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就没有文化上的创新,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一阶段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奉献管理阶段(共赢阶段)是全文化管理阶段,就是企业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全体员工也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之中,这时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自觉地在企业文化的支配之下,并能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很快地联合行动,采取对策。

  总之,在管理中,管理者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被管理者接受多少,拥护多少、执行多少。只要符合人性的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才能回归本质,极大地调动被管理者的人性,激发人性的光辉,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极佳的管理功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