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师怎么管理幼儿

幼儿园教师怎么管理幼儿

发布于:2021-02-16 22:52:51 作者:

幼儿园教师怎么管理幼儿

  导语:班级是一个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学生则是其中的个体。有序的班级管理才能保证幼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适应社会行为的基础,对幼儿发展成独立个体起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积极互动。

幼儿园教师怎么管理幼儿

  幼儿园教师怎么管理幼儿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必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与管理的前提。幼儿园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内容和要求中第一点就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由此可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是以爱为基础的,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孩子。我们必须正视幼儿在其年龄阶段所固有的特点,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调皮的孩子,他们不服管教,不受约束,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苛责学生,失去对孩子的教育信心,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相反,我们要以极大的爱心包容孩子的过失,放大孩子的优点,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找到合适的教育突破口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在课上、课下要经常保持与孩子的亲密联系,多和他们做做游戏,给他们讲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参与到他们的日常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亲切。

  二、重视与家长的互动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他们熟知自己孩子的脾气秉性,家长的参与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以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也能很好地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园中的表现情况,及时地和教师沟通,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园合作势在必行。高效的幼儿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是要求家长直接参与,或是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指导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在参与过程中帮助家长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另外,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求,及时地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例如,定期开展家长会。家长会是实现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就孩子的学习表现情况和家长交流意见,找到解决方案。

  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孩子学校中的表现情况、家长合作情况,让家长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到只有自己切实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才能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达到教育共识,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进而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三、突出个性发展

  新的儿童观认为,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同时认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学习的教育潜能,且其发展具有可变性、阶段性、个别性。教师必须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开展幼儿教学管理活动以前,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理解学生,尊重他们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同时,在尊重孩子需要、兴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和发展孩子的个性,并将其渗透到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来,多为他们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尊重他们的意见,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实现高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管理者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以幼儿为本,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家园互动的帮助下,找到最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方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