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4-06 13:12:44 作者:

【必备】大班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大班教案锦集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农村孩子认识和了解更多的鱼,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并能自己拼贴出鱼的身体。

  2、幼儿能大胆的想象鱼身体上的花纹和鱼的生活环境。

  3、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创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鱼,幼儿人手一份鱼身体部位和白纸,双面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弹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弹奏曲子《小鱼水中游》幼儿跟唱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的主人翁是谁啊?”教师说:“今天老师把小鱼请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了,我把它请出来。”请幼儿仔细观察小鱼身体有哪些部位组成。(头,身体,尾巴,鱼鳞,鱼鳍,)

  3、制作小鱼

  教师出示以分解的鱼身体部位,请一幼儿来帮小鱼组建身体。

  教师在幼儿制作的同时讲解粘贴时的注意事项。(怎样使用双面胶,粘贴时先固定身体之后来帖小的部位)

  小鱼做好之后,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教师提问“小鱼的身体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啊?”幼儿回答:眼睛和花纹。教师为小鱼画上眼睛和花纹。

  4、为鱼找家

  教师提问:“小鱼做好了,那小鱼的家在哪里啊?”幼儿回答。教师“我们为小鱼画上家怎么样啊?”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为小鱼画(水草,石头,气泡)

  5、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创造的画并请幼儿相互欣赏。

  教学反思

  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觉得还是能够圆满完成本节课的内容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少,多余鱼的认知(特别是花纹、颜色上得认知少)农村孩子的见识少、认识鱼的局限性大。

  操作过程中,原以为农村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在实际中操作显得过分的拘谨,发散不开,思维局限,因此做出的鱼样式少、花纹变化不大、很多孩子都是照着做,没有发挥想象,做出更好看得鱼。

  如果重新上本节课,我将首先让幼儿欣赏更多的鱼,了解世界上鱼的种类,从认知上改变幼儿的思维,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6的加法运算,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熟练计算6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苹果树、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美丽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们大二班来做客,我们一起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二、学习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谁来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个小朋友表现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

  1、出示幼儿用书第十二页图,幼儿根据树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儿列式:1+5=6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5+1=6)每个数字又分别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根据树的高低不同来列式的,根据树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种类)数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据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吗?(3+3=6)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3)除了这5道6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6的加法算式题?(6+0=6,0+6=6)

  (4)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6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这三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2、花婆婆要给小朋友送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呀?(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成熟。现在我们要把成熟苹果的摘下来,但是只有得数是6的苹果成熟了,得数不是6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教师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并说出算式和得数。摘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说:对对对,1+5=6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反之,就说:错错错,你的苹果没成熟,这个苹果就不能送给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带谁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吃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

  三、总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她说还想和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你们愿意吗?(幼儿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自己摆出6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歌曲图谱一张

  幼儿已了解过自己名字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入场,感知歌曲的旋律。

  1.谈话导入:说说我的名字。

  2.创设情境,感知旋律。

  "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让我们听音乐跳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吧!"

  二、结合课件,感知歌曲的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完整范唱,感知歌曲特点。

  "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他们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

  三、利用图谱,感知音阶高低。

  1.根据图谱,幼儿朗诵歌词。

  2.观察图谱,练习唱准音高。

  "为什么这些小气球有的高有的低?哪一个气球飞得最高?""怎样演唱?我们来试试。""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

  3.完整演唱,表现歌曲情绪。

  四、参与游戏,体验演唱快乐。

  1.探索仿编,唱唱自己的名字。

  2.快乐游戏,体验歌唱的乐趣。

  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3.接唱游戏,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思路:

  春天悄悄得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虽说春天的脚步静悄悄,可是也躲不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告诉我他们的发现时,我们开始了春天的主题。中班时我们也开展过春天的主题,在中班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放在帮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美上。

  于是,我们设计并开展了:

  春天的秘密启发幼儿发现春天里的变化。

  我眼中的春天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即兴创编成散文。

  春雨的色彩尝试用接色的方法表现春天的美。

  春天进行曲尝试用小乐器设计演奏春天进行曲。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生成了《我眼中的绿地》、《春天里的为什么》、《绿色和黑色》(创编小青蛙和小蝌蚪的故事)等活动。

  我们还尝试从多方位、多纬度给孩子美的感受,如:

  视觉环境创设注重色彩对孩子视觉的冲击。如绿地的翠绿、蔬菜镜框中深深浅浅的绿、草莓园的红等。

  听觉环境创设用班德瑞的《春》作为我班近期活动的背景音乐。

  活动名称:

  春天的色彩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画画、编编、讲讲,感受春天的美丽。

  2、大胆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体验合作创编散文诗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不同色系的油画棒、卡纸、PPT。

  活动指导:

  一、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请幼儿看屏幕。(PPT1)

  提问:你们看见什么?这里漆黑一片,猜猜看这是在哪里?听了散文诗,你们就知道了。

  二、感受理解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一边演示PPT一边朗诵)

  提问:散文好听吗?还想听吗?这次请你听清楚谁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2、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重点提问: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它们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小草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呢?

  红色是甜甜的吗?说说理由。

  颜色会跳吗?那小兔怎么说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3、讨论:小熊知道了,原来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甜甜的红色、清香的白色。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熊说得对吗?为什么?

  过渡语:原来,春天还有许许多多的色彩。

  三、春天的画笔幼儿绘画。

  1、教师提示:在后面的桌子上放了许多不同色系的油画棒,有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绿色系。你想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你就去找这种颜色做朋友。请你用接色的办法,把春天的色彩画下来。

  2、幼儿操作。

  提示语:请你一边画一边想:你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颜色呢?

  四、讨论创编。

  1、请幼儿找同一色系的小朋友一起讨论商量,准备怎样告诉小熊春天的色彩呢?

  2、鼓励幼儿讨论、商量、合作、大胆表达表现。

  五、分享交流:

  1、请幼儿一组一组的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个春天特别美

  每年的春天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而今年的春天留给孩子们的是一种美,一种无处不在,立体的美。

  在环境创设中,我刻意将草莓园的红色系与我眼中的绿地的绿色系大块面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其他小角落布置成各种色彩。如:喝豆浆区域橘黄、草绿;蔬菜探险棋的紫色垫子绿色棋盘;桌子上彩色的装饰;橱柜上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以及孩子们作品的展示。让孩子们在一个既和谐,又美丽的环境中游戏。

  在教学中也充分考虑到色彩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例如:从一片漆黑→闪出白色字幕《春天的色彩》→绿色系→红色系→白色系→孩子们的画。让孩子们无时不在感受视觉美的冲击。

  班德瑞的《春》散发着一种静静地、清新地春天的气息,静静地欣赏会让人觉得舒适、平静。它的美不易察觉,于是我把它当作我班活动的背景音乐(包括为散文配乐)。

  散文诗《春天的色彩》为孩子带来语言美。散文诗本身就通过优美的语言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幅幅色彩的画面。而教师有表情的配乐朗诵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听觉美。

  在美的环境中游戏、学习,孩子们也用各种美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春天美的理解。

  孩子们用美丽的画笔表达自己最喜欢的春天的色彩。

  孩子们用美美的声音朗诵出自己创编的散文。

  孩子们用精彩的表演表达自己创编的散文。

  春天的色彩之所以丰富多彩,因为它是有生命的,我将这点融入散文诗中,为孩子们创编散文提升了难度。因为他们要了解春天万物变化的特征,才能进行有效的创编,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重点理解。如:为什么小草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红色是甜甜的吗?白色会跳吗?为什么?为幼儿创编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编出:

  太阳告诉小熊,春天是暖暖的红色;

  毛毛虫告诉小熊,春天是扭来扭去的绿色;

  油菜花告诉小熊,春天是清香的黄色;

  浪花告诉小熊,春天是滚来滚去的蓝色;

  紫藤花告诉小熊,春天是一串串的紫色。

  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作出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

  蓝色系组的幼儿一开始三人共同创编了一个:浪花告诉小熊,春天是美丽的蓝色。我先肯定孩子们的散文,再对组中能力最强的琪琪说:浪花是怎样的?琪琪回答说:浪花是滚来滚去的。我马上接着说:那浪花还可以告诉小熊春天是怎样的蓝色呢?聪明的琪琪马上编道:浪花告诉小熊,春天是滚来滚去的蓝色。我的肯定,鼓起了单能的火花,他想了一会说:黄老师,还可以使深深浅浅的蓝色。因为在海底是深蓝色,在海滩是浅浅的蓝色。

  黄色系组孩子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共同编了:芒果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黄色。于是我又将问题抛给了看表演的幼儿:还有怎样的黄色呢?孩子们马上回应到:柠檬是酸酸的黄色;向日葵是香香的黄色每位幼儿都十分乐意将自己创编的散文表演给大家看。孩子们体验到了创编的乐趣。

  20xx年的春天又悄悄地走了,但她却给我和孩子们留下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回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2.汉字"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孩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1、幼儿介绍自己喜欢树的理由师:昨天我们去幼儿园里逛了一圈,看到幼儿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那你喜欢树吗?

  师:请你说说你喜欢树的理由幼:因为他能够帮我们挡太阳,天很热的时候;师:哦,你说的真棒!夏天,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太阳很大,我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

  幼:帮我们挡风遮雨师:是的,台风来的时候,树可以帮我们减少台风带来的伤害幼:美化环境,师:哦,你观察的真仔细,幼儿园里.公园里.马路边都因为有了树所以变得很漂亮。

  幼:能长出好吃的水果师:是呀,我们吃的苹果.桔子.香蕉都是从树上摘下来的。

  【评:说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孩子用到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那在小结的时候就应该用因为...所以...来概括孩子说到过的树的作用。这部分时间不用花太长。】

  师:原来树有这么多的作用,他能帮我们遮挡太阳,带来凉爽;能帮我们遮风挡雨;还能结出好吃的果子给我们吃;把幼儿园.公园都装扮的很漂亮。树真好!怪不得你们这么喜欢树,连小动物也很喜欢树呢!你们知道小动物为什么喜欢树吗?

  幼:不知道。

  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树呢?

  幼:能吃到树叶师:说的真棒!谁知道哪个小动物爱吃树叶?(长颈鹿)幼:可以在树上玩耍师:对呀,树林就是小动物们的乐园。

  师:冬天的时候小动物们还能在书洞里面过冬呢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小动物们喜欢树是因为可以在树上玩耍.荡秋千,还能吃到美味的树叶.小动物们还能在里面过冬。所以小动物和你们一样,都离不开树,树真好!

  【评:个别孩子说到小鸟给树捉虫子,把小鸟的作用归结到了树的身上,这时候,教师要指出这不是树的作用,是小鸟的作用,别跑题。】

  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1、教师朗诵一遍散文诗师:今天,张老师相用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歌来赞美它!。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请你仔细听,里面提到了树还有哪些作用?

  师:哦,我看好多小朋友都还没听清,我再来念一遍,你要仔细听了。

  幼:小鸟叽叽喳喳叫;不许风沙吵闹;小猫爬到树上;布娃娃...

  师: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幼儿提到哪句念哪句,并梳理散文意思)【评:朗诵的时候可以事先配上音乐朗诵一遍,录下来,效果会更好】

  2、结合PPT,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再朗诵一遍)师:... ... ... ...

  3、学习散文诗中幼儿喜欢的词汇.句子师:好听的诗歌念完了,那你最喜欢哪一句?

  幼:...

  师:好在哪里呢?你听仔细咯。

  师:树真好,小鸟可以在上面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的叫。

  4、跟读散文诗,可重复几遍师:会念的孩子可以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念一念"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二.续编散文诗师:念的真棒!原来树有这么这么多的作用,树真好!都被编进散文诗里面了,可是有些我们说到的本领还没编进去呢,现在请你们来当小小散文诗人,动起你的小脑筋,编一句优美的句子赞美树。

  幼:树真好......

  师:哪个小诗人再来编一编幼:桌子.椅子...

  师:你们都是最棒的孩子,原来树还有....的作用啊!(小结)请你带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并把它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其他小朋友欣赏欣赏。

  【评:前半部分还可以,后半部分创编引导不够,孩子创编能力没有体现。教师整体教态.语速都不错。

  活动反思:

  在第一个环节聊树时,我的PPT中没有预设到所有孩子可能说到的树,影响了孩子们的关注点,打乱了孩子们的思路,其实这里完全可以不使用PPT,而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凭空说。

  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中我还可以多让孩子欣赏几遍,把这一环节放大,并提供一些讲述性的提问,如我家屋子里为什么会清清爽爽?天热了我和我的小猫咪为什么喜欢躺在树下睡午觉?等等,帮助幼儿理解.丰富记忆散文内容。

  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我竟可能丰富了孩子们关于树的形容词,及时帮幼儿提炼语句,使幼儿的表达更有序.连贯.生动。在散文诗的处理上我们也打破了常规的学念散文诗内容,而是更尊重幼儿,提供一些图片.简笔画,提示幼儿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内容,并不要求幼儿的回答与散文诗内容一模一样。另外在创编环节我在想假如我不给孩子们提供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孩子们会更有话可说。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老师及时帮助幼儿提炼语句.丰富词汇,让幼儿的创编更有价值。

大班教案 篇6

  “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幼儿,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人物画是绘画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我将植物、动物、春雨等大自然的物体用拟人化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画人物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幼儿学习人物画打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能较好地增强幼儿的绘画技能。与此同时,我还把遮盖、连体等方法技法的传授与思维创造在教学中溶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更自如地表现人物的场面描绘。

大班教案 篇7

  课题生成:

  有一天刚上完课,珉珉边哭边喊:“老师!他打我!他打我…一”打她的莫帅小朋友向我辩解:“她是个傻瓜,老喊我‘阿姨’。”强珉是一名弱智儿童,行为异常,活动中会发出尖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伴关系差,常受到同伴的歧视,谁也不愿跟她玩,她经常会通过“抓人一下,打人一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管见到谁,她总会笑嘻嘻地喊“阿姨”。

  班上有了这样一个孩子,确实让老师很头痛。如果老师不接这这个孩子,又把她推给谁呢?家访时,她的母亲告诉我:珉珉是因药物致成的弱智,作为母亲内心非常痛苦,当时,下决心将孩子送幼儿园,是想让她也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教育。一年来,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了很大的变化,是她没料到的。如:孩子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医生曾经诊断这个孩子不会说话的)也会快乐地问:“老师好!”还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珉珉了。妈妈惟一的希望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开心一些,哪怕有一点点进步,总比闷在家里强。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很沉重。孩子已上中班了,要继续发育,首先需要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就如刚才那一幕,如果我放弃教育,对当事的双方幼儿都是有弊无利。我该怎样引导周围的孩子正确对待珉珉呢?社会上像这样有残疾的孩子还很多,从小教育孩子不歧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并愿意关心、帮助他人的心,不是很有必要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

  (2)老师领着珉珉走到孩子中间,请每个孩子在珉珉的耳朵上跟她说句悄悄话,如“我是×××,我愿意做你的好朋友”。(通过表示友好的动作及语言,可以使孩子愿意亲近珉珉,记住该怎样;也可以让珉珉感受到友爱的温暖。珉珉紧紧拉住老师的手,笑的很开心,一遍一遍重复着每个孩子的名字。)

  3、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社会上人们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

  (1)观看录像。

  (2)提问:①他们是些什么人?②他们怎么会有残疾呢?(请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或因病或受伤)③从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快乐吗?④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他们为什么很快乐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病重时收到许多礼物和钱,有人在为他们治病,有人在唱歌给他们听,跳舞给他们看,很多人献爱心。”老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总结出:因为有许多人在关心、帮助他们。)

  (3)向幼儿介绍“助残日”的意义。

  4、联系实际提问,请幼儿谈谈怎样来帮助珉珉。

  (1)如果老师、小朋友和珉珉的妈妈都不要珉珉,那么珉珉会怎么样?(有的说珉珉会饿死、冻死,有的说珉珉会迷路,有的说珉珉会被坏人抓走等等。)

  (2)你想怎样来关心、帮助像珉珉这样的人呢?(有的孩子说:做个小礼物送给珉珉。”有的孩子说:“我天天陪珉珉做游戏。”有的说:“找最好的医生来帮珉珉治病。”有的说:“我长大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

  5、在《好朋友》的音乐声中,孩子将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珉珉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以前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多,幼儿往往只停留在会说出这个道理,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这次活动是以幼儿身边非常熟悉的人为教材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有的孩子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通过这次活动,珉珉能叫出五六名小朋友的名字了,常会自言自语他说:“贺锐,你好!…‘吴汉,你好!”等等。孩子们对她的态度也有了转变,能较宽容地原谅珉珉的错误,做游戏时,也会邀请她。在充满爱的集体中,珉珉很快乐。这次教育活动,对幼儿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一次,班上有一名幼儿的脚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个别幼儿能主动帮助他倒水、拿点心。这些事例又成为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典范。

  二、专家点评

  同前面《独特的我》一样,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珉珉。虽然有些弱智,但他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帮助。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残疾人员同正常人一样,享有生活的权利,享有学习的权利。非常感谢徐丽老师,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托起全班小朋友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班小朋友的行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我们将拥有一片爱的天地。

  三、反思与讨论

  班级中,会有不同类型的孩子出现。对个别特殊儿童,(有生理的、心理的缺陷……)是劝其退学、放弃教育,还是……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培养幼儿欣赏康乃馨的能力。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制作准备:

  双面胶、一点点彩纸、手揉纸一大张、胶水、剪刀。

  制作过程:

  第一步

  先将手揉纸裁成正方形,一朵花八张小正方形纸片。

  第二步

  将正方形纸片对折,对折三次。

  第三步

  之后将它剪成小水滴得形状。

  第四步

  再将它剪成齿锯得样子,后面尖尖得尾部剪掉一点点。

  第五步

  再将每个折痕剪到离中心三分之1的地方,做八片花瓣。

  第六步

  将花瓣折回原样,在拧一下。

  第七步

  第一片花瓣用双面胶贴在花枝顶部,将第一片花瓣从底部向上,然后用手理一理。

  第八步

  后面的花瓣在花心旁边涂上胶水,依次向上,用手理一理,花朵基本完成了。

  第九步

  绿色皱纹纸剪下花叶,花叶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

  第十步

  将叶子用胶带绑在花枝上,就完成啦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2、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过程】

  1.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

  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

  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

  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